第二十六章送别
第二十六章送别
父亲七祭结束,第二日他就要带着一家人离开青州前往水城。当日傍晚,时昭拜访了禹木匠,与之告别;复又前往姐姐家道别。明早这住了将近二十年的房子就要易主。
第二日一大早,时昭和艾叶就开始把收拾好的行囊搬到院子里,只待冯二和何大到来,再搬往屋外的马车上。
他们才起了个头,冯二和何大就赶着马车来了。与他们同来的还有一个汉子。
“这位是?”时昭望着多出来的那人道。
冯二赶忙上前答话:“少爷,上次过来取钱,您说家里还有一辆车,却没有车夫,打算自己赶车。我大哥现在虽不以赶车为生,但他以前也是赶车的,赶车的技术也不比我差。我就自作主张把我大哥喊来了。他可以帮少爷赶另外一辆车,少爷就不用亲自赶车了。”
好像怕时昭误会,他又赶忙道:“少爷的银子给得有多,不用再给钱了。我的那份均点给大哥就是,还望少爷不要嫌弃。”
赶车是个辛苦活,不要车,只雇人,车夫不好返回,故而时昭才想着自己赶车。如今冯二却不要酬劳将自己哥哥喊来,时昭心里非常感动,哪里又会嫌弃。
“那便有劳了。”时昭道。
见时昭同意哥哥一起,冯二开心地撸起袖子去搬行李:“好呐,干活。”
何大和冯大也开始将宅子里备好的行李一一搬上马车。
行李快搬到一半时,买家也过来了。买家今日来的不止是致仕的官员,还有他的儿孙辈人。
时昭见人前来,上前招呼。买家笑道:“不着急,时公子先行忙着。希望我们没有打扰才好。”
时昭谦道:“哪里哪里。这房子今日就是交接日,岂会打扰。那我先忙着,先生请自便。”
时昭说着又忙着指挥大家搬运行李,而买家就在一旁看着他们讲行李一点点的搬出。搬完行李,时昭交出了象征房屋易主的意义的钥匙。
交出钥匙后,时昭久久凝望着眼前的宅院,好像要将这父亲的心血望自心底。致仕的官员道:“时公子气度非凡,今日不过龙困浅滩,不必伤感。他日若回青州,尽可前来。我们一家都会欢迎。”
时昭拱手朝对方道:“前辈过誉了,多谢。”
“小弟,娘。”在时昭就要转身上车时,一道急切的女声由远及近。
时昭转过身,看到他姐姐从一顶轿子上下来,步伐匆匆的向他走来。
“姐姐,你怎么来了?”时昭赶忙迎了上去。昨日他到姐姐家拜访,一来是知会姐姐;二来姐姐有孕在身,也是不想她今日奔波。
“你和娘要走,姐姐怎么可能不来送行。”时昭的姐姐时月掩面哭道。
时月过来,时母也从车上下来。母女见面,又免不了一阵痛哭。
时昭往后看了看,并没看到姐夫的身影。他将哭了好一会才与母亲分开的姐姐扶住,取出手巾替姐姐擦去眼泪:“昨日不是已经见过了吗,你又何必辛苦这一遭。姐姐放心,我会照顾好咱娘,以后定不再混账,不叫姐姐担心。”
时月硬咽着微微摇头:“此去千山万水,以后相见可就难了。”
时昭道:“以后我混出了人样,定来青州看望姐姐。”
时月很想对弟弟说,没有混出样子也要来。可她心里又知道弟弟所承受的苦,这话便难以再出口。只是不住点头:“那小弟可要记着。”
说着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木制小盒,将盒子再转递给时昭:“家中出了如此大的变故,父亲也离我们而去。我一个女子,什么也做不了……此去路途遥远,去了也要安家置业。这盒子里我攒下来的一些银钱,小弟,你且拿着……”
时昭将盒子推了回去:“小弟无能,守不住家业。宅子卖了,付了下人的月钱,我还余下一些,路上的盘缠和安家的费用还是够的…….”
嫁了人,财务就没有那么自由。如今父亲去世,再不能给姐姐撑腰;自己现在又要离开,以后姐姐的生活也不会有以前那么宽裕,这些钱他不能要。
时月哀声道:“你且拿着吧,姐姐什么也帮不了,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这了……”
时昭还想推辞,一旁被艾叶掺着的时母道:“这是你姐姐的心意,收下吧。”
侧目见到母亲眼中坚定的神色,时昭迟疑了一下,接过了姐姐递过来的钱盒子。
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在眼前。时昭先把姐姐送走,才蹬车与母亲踏上遥远的旅途。
望着汇入大街车水马龙中,消失在巷子尽头的时家车辆,从头至尾目睹这场道别的致仕官员的儿子才不解地问:“不过是一个守不住家业的纨绔,父亲何必对他这么客气?”
“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人,特别是面对一个经受生活的重击,却未被击倒还存有志向的人。”致仕官员教训儿子道,“这也是你今后在仕途中要注意的。”
“儿子明白。”致仕官员的儿子惭愧地道。
时昭雇的两辆车,一辆装的是物品钱财;一辆装的是父亲留给他的木工相关书籍、木工工具和父亲自己心血的著作;另外一辆则是载他们一家三口。
冯二考虑的很周到,以前一直都是他给时昭驾车,此次远行也是他驾时昭一家坐的马车,自己的马车让哥哥驾驭。
马车晃晃悠悠的驶在路上,时昭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姐夫家不是很富裕,姐姐攒点钱也不容易。如今我们走了,以后她要再想攒钱就更难了。”
时母正襟危坐:“咱们家里出了事,你姐姐夫家想跟咱们保持距离也没错。你姐姐心里一直愧疚夫家没能给家里帮上忙,你把钱收了,她心里也能好受点。”
时昭一时无言。
时母又道:“你姐姐嫁去柯府已经三年,膝下就只有一个小双儿,柯沐至少到现在还没有流露出纳妾的想法。”
时昭没有出声,艾叶当然更不敢讲话,车厢里静谧着。
马车走着走着慢了下来,时昭觉察到,借着由头问:“冯二,车怎么慢下来了?”
说话间撩开门帘。
冯二回道:“少爷,出城的人比较多,得排队。”
原来是到城门口了。
守城的士兵效率还是很快的,不过是耽搁一刻钟的时间,就查完放行。
出了这座城门,时昭就要离开自己生活了十九年的地方。出城时,他还是忍不住撩起窗帘,多看了几眼城门上的刻字。
马车吱嘎吱嘎地走在城外的官道上,很快青州城就被抛在了身后。在离开青州后的第一个三岔路口,有小贩在路口搭了草棚,支了个卖茶水吃食的小摊,做来往客人的买卖。他们刚出城不久,还不打算歇脚,真准备直接走过,初夏的微风送来一声呼喊:“时公子,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