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买树(下) - 木匠逆袭尚书郎 - 清秋烟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章买树(下)

第五十章买树(下)时昭见这山民穿着如此寒碜,说话却是知书识礼,不像是这样穷苦人家能有的教养。他问道:“听你所言,观你其行,倒是个知书识礼之人,怎的把日子过成如此光景?”

山民身旁的小孩紧紧地靠着那个山民,有些紧张地看了身材高大的时昭一眼,喊道:“娘父……”

娘父?时昭脑子一懵,这山民是个双儿?难怪比正常男子小了一圈,身板也那么弱。方才没留意,如今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人的确眉目比寻常男子清秀许多。

此前没留意到他是双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穿着。

男子和双儿虽然外表长相相近,但因为实质在社会中分工不同等因素,衣物穿着还是略有不同。

双儿的衣衫一般会比男子颜色鲜艳一些。可这双儿全身上下皆是一般粗使汉子的衣物穿着。也不怪他一开始没认出。

再加上长期的劳累,岁月在他的脸上过早地留下风霜,两鬓都开始斑白了。的确少了双儿应有的柔美。

只是他眉心怎的没有红痣?勿怪自己第一眼没有看出这人属性。还有,他的当家人呢,怎好让一个双儿做这样的重活!

“你是双儿?”时昭望向他,“可……”

红痣当属双儿闺事,尽管这山民年纪比他大许多,算来是长辈,时昭还是不太好过问。话出口一半硬生生地转到:“你夫君呢,为何让你一个双儿干这重活。”

山民苦笑道:“夫君去世了。家里没什么地,也没有什么手艺,所以挣不到钱…….我一个人拉扯孩子,日子就难了点。只是可怜孩子跟我受苦。”

山民说着伸手摸了摸身旁瘦小的小孩头顶,没回答红痣的事。

倒是一旁的小双儿插了句嘴:“爹爹去世了,总有人想欺负我们。几个伯伯占了爹爹留给我们的地,别人也老找我们家的茬。娘父不想让不认识的人知道他是双儿更加欺负我们,每天用锅灰涂在眉心,把红痣藏了起来。”

这孩子大概是看出时昭不像是坏人,口齿到伶俐起来。

“小荷,别跟人家说这些糟心事。”

那年长的双儿对孩子轻声责备了一下,歉意地对时昭道:“时家小哥,抱歉啊,小孩子不懂事,扰你清净了。”

想不到这山民背后还有这样的辛酸事,时昭光听着就觉得难受。他想起从自己回到水城拿回自家的财产的一路艰辛,就知道这样的事不会是个例。

有时候,人类对待同类,对待亲人,比对待动物,对待仇敌更狠毒。

身旁的艾叶早就听得泪眼婆娑,是怕被人看见掉眼泪,才一直强忍着。时昭对那双儿道:“你这木头这么好,五十文太便宜了,我给六十文。”

他怕这双儿不敢接受,又补充道:“我收别人的也是这个价。”

说着还指了指一旁墙上靠着的木头:“这根木头是生的,还不及你的好,都是五十五文收的。”

本来他想再多给些这双儿,但以对方的性子,很可能不会要,时昭就只是紧着木头的价格说。

末了又道:“我长期都需要木头,以后你家要是还有木头要卖,来跟我说一声就是。我家有马车,可以去家里拉,免得你跑一趟。”

那年长的双儿听了愣了,许久才感激道:“谢谢时家小哥,谢谢你。你这是,真的帮了我大忙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人大概也是太久没有遇到人间善意了吧。时昭见他这样子,不免又想到自己父亲被构陷入狱后,自己求助无门时的心境。

时昭数了六十文钱给那年长双儿,又另外给了两文钱给他叫小荷的孩子:“拿去买糖吃。”

这孩子看起来跟艾叶差不多大,他记得小孩子都是爱吃糖的,艾叶就很喜欢。当然,他除了知道小孩爱吃糖,也不知小孩子还有别的什么爱好。

“这使不得,使不得。”年长的双儿赶紧把另外的两文钱往回推,“你给了我这么好的价格,哪里还能再额外要您的钱。”

小双儿倒是眼巴巴地看着被自家娘父推回去的铜钱,眼里写满了渴望,却又不敢拿。

艾叶上前将铜钱拿住,塞在小荷手里:“拿着,我家少爷给你买糖吃的。我家少爷可好了,他是天下最好最好的少爷了。你不要怕。”

小荷把艾叶放在自己手中的铜钱摸了又摸,还是把钱又还回了艾叶手中:“我娘父说了,钱要自己挣的才能花得踏实。”

艾叶拿着被还回来的两文钱铜板,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自家少爷。

时昭实在没想到一个无依无靠的贫穷双儿竟然还能把孩子教得这么好。心中顿时对眼前的父子俩高看了不少。

他也没有强求小荷拿着自己给的铜钱,而是对小荷道:“你娘父很有教导之方。”

说罢又对年长的双儿道:“日后你有树木或者别的物什要卖,都可以来我家问问。我们刚回来不久,吃穿用度什么都是要买的。”

这也算是隐性给对方一点帮助。

双儿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口里连声说着“谢谢”,拉着孩子给他们鞠了个躬:“小荷,给时家哥哥鞠个躬。”

小双儿听话地跟着娘父给时昭鞠了个躬。

走的时候,双儿把孩子身后装满柴火的背篓拿过来自己背上,然后对孩子道:“小荷,走吧。”

时昭这才想起小孩身后那一篓柴火。他喊住正要离开的双儿:“你们这柴火也是要背出去卖的?”

双儿点点头:“是。前些时日砍了树,现在树枝也干了,家里用不完,就背上街换点油盐。”

时昭道:“你这柴火我也买了,你出个价?”

看到双儿背起孩子的大背篓,时昭才算明白为什么刚才双儿会把木头便宜一点卖给他,大概也是不想孩子这么辛苦。

双儿背着背篓,犹豫道:“时家哥哥,你真需要这柴火吗?”

毕竟时昭家也就住在这山脚下,山里人家一般都不会买柴火的。这柴火都是镇上、县城没山林、不用做农活的贵人才会买。刚才时昭已经给了他卖的木头一个好价钱,他不能让别人因为同情他就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时昭道:“真的需要。你也知道,我刚回来不久,很多农活都还没上手,这上山打柴,还真不太会。”

其实现在时家柴房里,堆了满满一屋子柴火,够他们家烧几年的了。那些柴火,都是此前家中修葺房屋砍的树木的枝桠和剩下的边脚料。

时昭爷爷辈起,时家就开始发达,但那也只是凭手艺赚钱发家;父亲时鸿一飞冲天,直接从从山村里飞出去吃了皇粮的事,这条山路进去的人家都知道。

虽说现在时昭因家境败落回乡,但想着他一个少爷回家,不会打柴好像也很合理。

双儿这才比较放心,但说到价钱又开始局促:“给五文钱吧,不知道多不多。要不您看着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