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户部尚书杨安广次子杨危启顶撞季野,在二皇子府的花园被斩断一根小指。这件事情没用几天就在朝野上下传的沸沸扬扬。都说那季野阴险毒辣、毫无人道,但话也都烂在了心里,没几个敢搬上明面的。
姜帝因身体原因已经许久未上早朝了,封季野为九千岁代为把持朝政。
可今日的早朝却有不同,朝上多了姜池的身影。
“真是奇也,两位皇子加冠多年,陛下都未允其参与朝政,怎么这三公主”
“就是,三公主怎么来的资格上朝?”
耳边这些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姜池全当没听见。
小姑娘一身赤罗朝服,腰间束着银色的腰带,勾勒出苗条轻盈的身姿,及腰长发拢起盖在梁冠之下,看着格外英飒。
姜池已经许多天没见到季野了,他最近似乎很忙,姜池怎么着也捕不到他的影子。
“千岁到———”
姜池闻风望去,进来的的确实是自己的心上人。
男人面无表情的路过姜池身边,一个眼神都没留下,对于姜池的到来似乎并不惊讶。
随后两个小太监抬着把玉椅落在上方。
季野高坐在上,眸中深沉看不出什么情绪。
“各位大人今日有何事要奏啊”
半晌每日答复。
“千岁大人,下、下官有事要奏。”说话的人,听声音也就二十几岁的样子,姜池向左后方看去,那官员生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在一众白发苍苍的老臣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官员显然是怕季野的,说话时手指都在微微颤唞。
姜池微微挑眉,感觉这人有点意思。
“洛大人既然有事,那便说吧。”
洛清淮点点头,内心似乎做了极大的建设,十指都攥的发白。
“下官认为,户部侍郎李清一案,仍有疑团未解。”
洛清淮虽然惧怕季野,但是如今所言确是底气十足,铿锵有力,眼中的坚毅赤诚在官场之上实在少有。
“本宫虽归京不久,但是李清一案多多少少也了解几分,户部侍郎李清贪污价值五万两白银的救灾粮,证据确凿,洛大人何来此言”
姜池随即接上了洛清淮的话语,慢悠悠的说着。
其实她的话全在白扯,她哪知道什么证据确不确凿,姜池只是想激一激这洛清淮。
洛清淮,前年殿试的状元,如今任刑部尚书,年纪不过二十有五,便身居如此高位。此人的容貌在长安城是出了名的招风,可更出名的是他那刚正不阿、廉洁奉公。
“一派胡言!李大人一生清廉正直、铁面无私,怎么可能贪那国难财?!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李大人!”
说着,这洛尚书竟红了眼,朝野之上居然会如此失态,姜池心觉两人关系应该不浅。
“李大人为国为民、奉公守己,却惨遭设计谋杀,公理不该如此对待他。”
季野凉凉的白了姜池一眼,这三殿下又开始多管闲事。
“洛大人莫激动,你与李清交情深厚,本督理解,但是凡事要讲证据,你身为刑部尚书,这个道理应该比本督更明白。”季野右手搭在腿上有节奏的轻敲着,半个身子都倚在椅背上,看着略有傲慢之意。
季野话音刚落下,就听见一个老者的声音响起。
“李清是否贪污暂且不提,单论李清在羁押归京途中死亡一事,最有问题的便是东厂了吧。”
别说,这人姜池还挺眼熟。这是姜池进京当日,在长安楼里冲撞季野的那老人。
户部尚书杨安广。
杨安广看起来格外憔悴,不知是否因为爱子断指一事。
“李清之死,与东厂无关,东厂也一直在调查此事,用不了多久便会有结果。”
季野此话听着不像作假,杨安广眼内血丝遍布,冷哼一声,咬牙切齿的开口:“季大人身为九千岁,且同时把持东厂锦衣卫两大机构,您的一面之词,恕老臣无法相信。”
“啧啧啧。”
姜池抬抬头看向季野,男人微眯着双眼,已有些不耐烦的架势,她转转眼珠,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心中有了对策。
“我北姜国律法为民所制,本就该公平公正,有过之人必严惩,无过之人也不该受冤。不若这样,本宫同东厂一同重审此案,以我三殿下之名担保,若李大人确实是无辜的,定会还李大人一个公道,若各位大臣信不过本宫,刑部也可以派人随同监督,杨大人认为呢”
姜池话语一波三折,笑的高深莫测,反问着杨安广。
杨安广沉默着注视姜池,一时之间没有回答。
洛清淮打量着姜池,深思着。
如今京城都传言三公主与季野是一条船上的人,她这话谁出来谁信?但是信与不信都无可奈何,若三公主主动请命,以陛下对于她的宠爱定会同意,但让刑部的人同时介入确实可行。
“可、可是这些事情本就该由三司处理,东厂已经——”
东厂已经有过一次失误,到不如何换三司来处理,这京城大小事务全由他季野操手,难道北姜要改名北季了?
杨安广看似悲痛,说话也慢吞吞的,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中气十足的怒喝打断。
“够了!”
曲兴修怒吼着,而后发觉自己失态,慌忙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