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47章谁来主持大局?
厍狄娜扎瞧着局面开始越发混乱,凭着蓝田县的衙卒和卫兵难以支撑。她当机立断,喝令随从来的武官:“看住现场所有人等,不得有人离开离开现场!若有闪失,依渎职罪严惩!”
武官喊道:“得令!”
厍狄娜扎将自己肩上的黑色流苏解下,递给身边的女官,冷静说道:“此流苏是信物,立即派快马去长安城南十六卫熊渠营报知右武卫将军,与夏州都督、丰州都督、右鹰扬将军、河源军经略大使等,告知他们,厍狄才人火急求援。请右武卫将军主持大局,速速领兵前来。”
女官:“得令!”
女官连忙接过黑色流苏去了。
厍狄娜扎看看这危急的局面。
事关重大,不得不报告义父。
眼下能主持大局的,放眼大唐朝廷恐怕只有二人。
一个是裴行俭,军方领袖。
一个是裴炎,文官领袖。
只有当朝文武两大重臣有能力对付这个局面。
希望义父出手,能够控制这个乱局。
厍狄娜扎只能祈祷着。
~
不到半个时辰,女官在武官护送下骑着快马赶到十六卫熊渠营。
今日是丰州都督程务挺轮值,负责处置营内事务。
程务挺听见营外女官大喊,他赶出来,看见厍狄娜扎的黑色流苏,简略听女官说了事由。
程务挺素来有“智将”之名,以思路清晰、处事机敏著称。
程务挺心如明镜,立马认识到此事事关重大。
不祥之日,不祥的天色,在蓝田县挖出不祥之物。
这种事情闹大了可能摇撼社稷根基。
此事必须裴公亲自出马才能主持大局。
眼下裴行俭正在大明宫门下省的政事堂参加会议。
王方翼也在政事堂。
程务挺立即派人进长安城,赶往大明宫通知裴行俭。
他则迅速组织精兵到启夏门外迎候裴行俭。
同时,他派人通知右鹰扬将军李多祚、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
此事危急,安西军熊渠营、或者说大唐军方必须精锐尽出!
程务挺当机立断。
他领着精锐奔出熊渠营,抬眼看看天色,只见午后的天色越发惨白得乏力,带着奄奄一息的不祥意味。
~
大明宫。
宣政殿东侧,门下省,政事堂。
一间圆形排布座次的大堂内,五名上年纪的长者正在议事。
这里是政事堂,大唐辅助皇帝决策的最高议事机构。
政事堂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最高负责人组成。
也就是由朝廷中枢各核心部门的最高决策者组成举行常设例行会议的议事和决策班子,以此组成朝廷大脑,决定朝廷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
每一届政事堂的人选、人数不同。
这届政事堂人数是六人,属于正常人数配置。
这说明当下朝廷权力中枢的权力分配比较均衡,没有出现一位重臣独大的状况。
或者说,当下朝廷重臣之间的权力制衡分配较为均衡,至少形成两大派系相互制约。
日后开元时代,李林甫、杨国忠当权时,政事堂几乎变成一言堂,可不需要六名参会者。
眼下政事堂虽是圆桌,五位重臣依然有三位座位稍微靠近一些,对应的是另外两位重臣座位稍微靠近一些。
三位成派系的重臣中坐中间的是裴炎。
裴炎正对面是裴行俭。
裴行俭身边只有王方翼一人。
王方翼出身并州王氏,出身高贵,在军中资历深,军功卓著,正当壮年。
眼下他任“夏州都督”,夏州在长安的正北方,顶在对抗北方突厥的最前线,所以王方翼担任着当下大唐一大边防战略要地的军事统帅之职。
此外,王方翼得以列席政事堂还有另一重要原因。
他是李治上一任皇后王皇后的亲弟弟,是李治的小舅子,是天皇的嫡系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