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90章活字印刷术
薛绍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是相当的好。把纸张印成书,这样纸就卖出去了,还能赚点订阅费。
而且《三国演义》这种通俗小说是文化启蒙、语文普及的最佳读物,连载《三国演义》还能教化一下岭南人民,促使他们读书识字,这也间接拉动纸张的市场需求。
善莫大焉。
李令月想到一个问题,又说道:“夫君,可是这小说怎么‘印’在纸张上?要是抄写的话,每天得抄多少份啊……”
这个时代印刷术还没有普及,文字复制工作主要还是靠人工抄写。
雕版印刷术刚刚发明,还没有广泛运用。
目前雕版印刷术主要是用于印刷佛像、经咒等宗教物品。
印刷小说?不存在的。
至于活字印刷术,得到11世纪的北宋时期才发明。
印刷《三国演义》这种大批量的印刷工作,用雕版印刷术得累死。
只有用活字印刷术才能解决这个印刷问题。
薛绍淡定地说道:“放心,有活字印刷术。”
李令月:“活字印刷术?”
薛绍:“交给夫君吧。”
李令月小脸红扑扑的,小脚丫调皮地抖啊抖地:“嗯!夫君最厉害了!”
薛绍无奈地看看小娘子,这小妖精可真撩人啊。
要不是看在你还没来初潮,看夫君怎么收拾你。
话说怎么小娘子还没来初潮?
应该快了吧。
关于日后与小娘子在床榻上的幸福时光,薛绍是不担心的。
历史上他和娘子生了好几个儿女。
娘子出得厅堂进得厨房上得胡床,无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是杠杠的。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啊。
耐心才叫养成嘛。
李令月又说道:“夫君你还得忙活印刷术,还得连载《三国演义》,忙得过来吗?要不这种甘蔗制石蜜,还有造纸的事情,就都交给我吧,我能办好的。”
小娘子说得真诚。
薛绍看着小娘子娇美可人的小脸,他有点欣慰。
小娘子是真心想为夫君分忧啊。
但还是有点不放心……
毕竟给小娘子坑过好几回了。
但目前好像也只能这样了,不然自己真顾不了那么多的事情。
薛绍:“那就这样。我得弄好活字印刷术,还得写书,还得练兵,其他事务就交给你了。可得好生办好,别出什么岔子。”
李令月:“夫君放心吧!这些事情能出什么岔子!……夫君你继续讲《三国演义》嘛,快嘛!”
李令月撒着娇,俩人调笑着。
夜渐深。
~
第二天,薛绍召集一批工匠,开始忙活制作活字印刷术的器具。
薛绍先找来粘合度合适的胶泥,将这些胶泥制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正方体毛坯,然后在毛坯上刻反体单字。
这工作叫做“制作胶泥活字”,是活字印刷术的核心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花了半个月,薛绍才完成胶泥活字的刻制工作,总共刻制3000个常用的汉字。
他将胶泥活字按声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以便取用。
然后薛绍制作多片带边框的铁板,这是排字印刷的底托。
他在铁板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混合而成的药剂。
他写好《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按照第一回的内容,他将胶泥活字拣出来,在底托铁板上进行排版。
排版完成之后,他将排成的四片铁板底托放在火上烘烤,使铁板底部的药剂融化,然后用平整的木板将字面压平,使字面绝对平整。
药剂凝固后,《三国演义》第一回的四片印刷版型就完成了。
印刷的工序比较简单,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然后覆在纸上,稍微用力一压就行。
完成印刷之后,只要将铁板底托放在火上再烤一回,底部的药剂融化,胶泥活字就会松动掉下来,将胶泥活字收集放回木格子里,就可以供下次排版印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