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12章射雕手的攻击与回击
大食帝国的大军一时还无法得知究竟是哪里袭来的弓箭阻止了他们那两架长梯的攻势。薛绍抓住了这个机会,拦阻了大食帝国那两架长梯的攻势。
随着他不断地发箭,那些刚刚攀上城墙的兵士被射倒。
此时随着薛绍对着位于他左侧的那架长梯连发两箭,他射倒了爬上来的两个大食帝国的军人。
这两个军人已经预着会有利箭袭来,他们举着盾牌试图格挡。
但是薛绍看到了他们带着盾牌上来,他立时将鹰角弓拉至满月,全力地射出两箭。
两箭精准地袭向这两名举着盾牌的大食帝国的军人。
他们立即举起盾牌格挡,但是这两支利箭划出风声呼啸而来,他们将盾牌举高在胸前,利箭精准地刺入盾牌,直接穿透盾牌,乃至刺入他们的胸膛。
这两名勇猛的大食帝国军人被薛绍的弓箭射杀,他们翻身跌倒,两人连带着盾牌往长梯上摔落。
他们从城墙上翻倒而下,甚至砸翻了攀在长梯下方的人马,引发整条长梯上的兵士连锁式的下跌。
顿时攀在这条长梯上面的兵士连串地下跌。
因为这些大食帝国的兵士在长梯上挤得太过密集,一旦下跌就是雪崩一般难以遏止的。
整支大食帝国的十万大军都在关注这道长梯上的战况,他们看着整条长梯的兵士在崩溃式的下跌,正支大食帝国的大军都发出轰然的叫嚷声。
薛绍看着目标那支长梯在崩溃地下跌,他笑笑。
造成这般巨大的杀伤,对于安西军来说这当然是非常乐观的场面。
他等于是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大食帝国军队攀上了疏勒城城墙上的一支利爪。
薛绍转头看向右侧的那架长梯,他继续搭弓射去。
他现在只需要集中力量对付这一架长梯,只见随着他的搭弓射击,这架长梯爬上来的大食帝国兵士被逐一射落。
大食帝国十万大军全部陷于愤怒和震惊之中。
全部大食帝国的精锐军人都在观察着,试图找出到底是哪里发出的利箭不断地射杀他们历经千险才爬上城墙的将士。
薛绍继续全力地射击,朝着右侧的那架长梯不断射出利箭。
只见随着他一支又一支的利箭的突袭,爬上城墙的大食帝国军人不断跌落。
在薛绍的阻击之下,大食帝国伸上城墙的两只“利爪”一只被砍断,一只被阻住了攻势。
于是,城墙上的大食帝国的军人失去了援兵,他们的人数停留在四百人。
薛绍继续射击着,但是就在这时,他看见下方城墙上正在与安西军厮杀的大食帝国的兵士抬手指向他,对他发出怒喝。
薛绍所在的方位在碉楼内侧,在城墙外的大食帝国的军队看不清他的方位,就算他们知道是那座碉楼不断地射下利箭来,他们也奈何这碉楼里的箭手不得,因为他们的弓箭无法拐弯,无法从城墙外围射击处于城墙内侧的薛绍。
但是那些已经攻上城墙的大食帝国的军人就不同了,他们身在城墙上面,能够清楚地看见碉楼上面的状况,他们虽然身在乱战之中,但是他们仍然能够看见,是上面的碉楼不断地射下弓箭,精准地射杀着他们爬上长梯的战友。
而这些身在城墙上的大食帝国的军人是能够向碉楼发动射击。
眼下,他们看清楚是雕楼上面不断射下来利箭,他们立即发出呼喝,随即拉动短弓就朝雕楼上射击。
薛绍一边继续射杀右侧的长梯上爬上来的敌兵,他一边用余光扫着城墙上对他发出呼喝声的方向。
他听见破风声袭向他,他立即侧身一闪,一支弓箭射上来,箭头击打在薛绍原先站立位置的头顶上,发出一声脆响。
薛绍一闪回身形,立即弯弓搭箭,然后回身而出,将利箭射向方才射击他的方位。
只见那里是一名大食帝国的军人举着短弓,他正在抽出箭壶中的第二支箭,准备做出第二次射击。
但是他的箭还没抽出来,就看到雕楼上那个箭手闪电般回身而出,一箭射向他。
利箭从这名大食帝国军人的肩头穿入,力道正好穿入他的半个身子,他应声而倒。
他倒下时,眼睛还盯着那雕楼上。
这样的弓箭技艺,让他深为惊诧。
因为这位箭手面对着下方的袭击,回身闪躲之后立即再回身搭箭回射,而且射击极为精准。
除了射击精准之外,这名箭手的射击力道也把握得恰到好处,这箭正好足够射杀这名敌军,没有多花半分的气力。
这样的射击技艺,只能说是出神入化。
用北方突厥人的话说,就是这是“射雕手”的技艺。
王海宾一直看着战局,他看着薛绍出手用长弓射杀敌兵,他早已捏了把汗。
大都护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如果大都护发生任何意外,那么安西军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这个损失,可以说没有大都护,就没有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军。
如果大都护有闪失,不但他们这一战非败不可,甚至大唐在西域的经营都将毁于一旦。
所以王海宾自然担负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薛绍的安全。
眼下王海宾看着薛绍亲自用弓箭参战,他自是非常紧张。
眼下情况瞬息万变,谁知道战场会发生什么。
王海宾想要劝薛绍不要犯险作战,但是薛绍没有理会他。
然后王海宾看着薛绍以一己之力击破了敌军的一架长梯,然后又压制另一架长梯无法攀上兵士来。
王海宾深知薛绍这样的成果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薛绍挽救了他们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