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风云再起以逸待劳 - 楚 - 庄不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

第183章风云再起以逸待劳

第183章风云再起以逸待劳豆子新书《搬山》上传,这厮信心满满的要冲首页新书榜,敬请诸位支持。直通车里就有。

ps:存稿我看了不少^_^,感觉嘛,很不一般,值得一看。

——————————

随着激昂的鼓声,正在原地休息的秦军立刻行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防守阵势,盾手在外,戟手在后,弓箭手在最中间,抽弓搭箭,指向两侧的山坡。李由甩掉了大氅,登上了匆忙之间用运粮车搭起来的指挥车,按剑四顾,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

连续急行军四天,在眼看着就要走出山谷的时候,却被敌军包围在山谷之中,无论怎么乐观的想,这都是一个必败之局。不知道楚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如果他们也是急冲冲的赶来设伏,体力和自己一样消耗过大,那还有点机会,如果他们是以逸待劳,那自己就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李由眯着眼睛,打量着西面的山坡。将士们严阵以待,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屏住了呼吸,准备迎接惨烈的厮杀。

山坡上的骑士一动不动,手扶着大纛,静静的站在那里,不为秦军冲天的鼓声所动,仿若一块石雕,如果不是那杆大纛在随风飘扬,李由真有点怀疑是自己看错了,那根本就是一块石头。

“大人,要不要攻一下试试?”赵贲哑着嗓子问道。

“不,我们就地坚守。”李由缓缓的摇了摇头,指着山坡说:“这个山坡虽然不陡,但是很平坦,没有可资隐蔽的地方,要顶着对方的箭阵爬上去,不是件易事。”

两侧的山坡坡势平缓,从谷底能看清坡顶,从坡顶也能将整个谷中看得一览无余,想耍什么奸猾都是不可能的,只有硬碰硬的强攻。以赵贲的经验当然不会看不出这一点,就是因为他看出了这一点,才觉得份外的紧张,想说两句话缓解一下绷得太紧的神经。

“斥候营的人怎么没有发现他们?”李由怒气勃发,恶狠狠的瞪着赵贲。

赵贲苦笑不语。斥候营的人这些天来回探查,跑的路是正常行军的几倍,因为担心遇到楚军斥候的截杀,他们十个人一组,这样可分派的组就更少了,每个人都要跑更多的路才能完成任务,连着四天下来,纵使斥候营的人都是强壮的士卒也撑不住了,不少人掉了队,有人开始偷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一路无事,几个最有可能打埋伏的地方都过去了,剩下的这三十里路相对来说都不是特别的险要,他也没有太苛刻,睁一只闭一眼也就过去了,万万没想到,就在临阳城不到三十里的时候被楚军打了个埋伏。

赵贲很佩服这个楚将,他舍弃了那么多的好地形,偏偏挑这一个地方来伏击,可谓是将敌我双方的体力、思想都计算到了极点。连续急行军四天,眼看着就要到达阳城的秦军这个时候遇袭,其中的滋味难以言明,只能用绝望来形容。

李由见赵贲不说话,也明白了其中的原由,他顾不得去处罚斥候营的将士,紧张的查看着自己的阵势。将士们虽然疲乏,可是严格的训练和残酷的军法,以及那种渗入骨子里的战斗本能,还是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布阵,严谨的阵势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破绽。李由暗自了一口气,搓了搓有些僵硬的面皮,让自己的表情变得自然一些。

“以守代攻,用箭阵大量杀伤对方。”李由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平缓,“他们要防守鲁山,能调出的兵力也有限,只要打掉他们的锐气,我们还有机会。”

“喏。”赵贲大声应道,转身飞快的赶到弓弩营,亲自检查部署,能不能顶住对方的攻击,箭阵是最关键的因素。

可惜,因为这个山坡,我军的射程要比对方少二十步。李由打量着山坡,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山坡上的骑士一直没有动,除了他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人出现。天色渐渐的暗了下去,他的身影慢慢的融在了黑夜之中。四周静得可怕,三万余秦军列阵于山谷之中,除了粗重的呼吸声,偶尔兵器的碰撞声,竟然没有旁边哗哗的流水声响。山风越刮越紧,谷中的枯枝败叶在被拉扯得发出呜呜的啸声,悠长刺耳。

李由有些不解了,对方迟迟没有动静,难道只是一个一小股斥候队伍,根本没有什么伏兵,自己神经过于紧张了?李由绝望的心情中忽然又冒出了一丝侥幸。

“赵贲,派五十人上去看一看。”

五十名秦军手持戟盾,排成一个严密的龟形小阵,缓缓的向山坡上爬去。李由的眼光跟着他们的身影一步步的上移,心也跟着一点点的提了起来,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呯呯”的心跳声越来越快,强有力的冲击着他的耳膜,脑门的血管脉动,也清晰可闻。握着剑柄的手因为过于用力,指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掐进了掌心,他却丝毫不觉。

不知过了多久,五十名秦军终于逼近了山顶,他们离大阵已经一百五十步,身影变得模糊起来,在黑夜里看得不是十分清楚。李由运足了目力,才能勉强看出移动的阵形。

还有二十步,再有二十步,他们就能知道山坡的那一面有什么。李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临近山顶,坡势变得陡了起来,那些秦军的步履越发的变得艰难,他们的队形有些松散,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黑团。就在他们快要接近坡顶的时候,忽然之间,正对着他们的坡顶出现了一排模糊的身影,紧接着,一阵阵急促的惨叫声顺风传来,很快就被吹散。

李由眼睁睁的看着五十名秦军一个接一个的倒在地上,他们虽然立即聚在一起,发力向山顶猛冲,可是对方的守势十分坚实,他们的努力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不大功夫,五十名秦军的身影就永远的倒在那里,离坡顶只有一点点距离。

坡顶,重新恢复了平静,剩下的,只有强劲的北风。

李由心悸不已,抑或是太远,抑或是天黑,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对方的身影,他只看到自己的手下一个接一个的倒地,象是被无形的妖魔夺去了生命。

紧张的情绪在秦军中渐渐的弥漫开来,他们打过无数的仗,却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诡异的景像。那些人不象是战斗至死,倒象是遇到了什么不可抵挡的怪物一样,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死去。

“再攻!”李由大怒,对方包围了他,却不急于进攻,反而用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来戏弄他,就象是猫抓到了老鼠,不急着一口吞下,只是玩弄一般。这种耻辱让他无法忍受。不管山坡那面有多少敌军,他都要攻上去,用剑戟撕开他们装神弄鬼的面纱。

两个千人队很快站了出来,李由正要下令出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山谷的南部传来。李由举起的手臂停在了半空中,转过头向南面看去。不大一会儿,一支打着火把的骑兵急速驰进,李昶奔到李由面前,翻身下马,急行两步赶到李由面前,还没说话,满脸的汗水就让李由紧张起来。

“伯父,楚军已经占据阳城,守军至少在三千以上,我军无法攻克。”

李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小小的阳城,居然有三千守军,楚军果然是早就挖好了坑在等他,怪不得这一路走得这么安静,这时他才恍然大悟。

李由心悸不已,甚至忘了让李昶起来。李昶见他出神,也不等招唤,自己起身站到了李由的身后,一个亲卫递过来一只水囊,他感激的接过水囊,一口气灌下半囊水,这才舒服了些。

李由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把头扭向了北面的山谷。李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骑从湛水中飞奔而来,马蹄声搅得湛水哗哗作响。不大一会儿,一个双腿被绑在马背上的斥候赶到了李由的指挥车面前,大声说道:“大人,楚军占据了百尺沟,截断了我军退路。”

李由的脑子嗡的一声响,顿时傻在那里。百尺沟是从叶县到阳城之间几个险要地带的最后一个,他一直担心共尉会在百尺沟伏击他,安然通过百尺沟的时候,他还特别轻松,顺带鄙视了一下共尉,万万没想到,共尉不是不在百尺沟,却是等他过了百尺沟再截他后路。

反其道而行之,一击而中,他这三万多人算是被共尉包围了。

胃口不小啊,想一口吞下我这三万人?李由暗自冷笑一声。既然被逼入了死地,李由的心反而定了下来,他看看两侧的山坡,心头的紧张奇迹般的散去。

来吧,看你有什么本事,能不能吞下我这三万精锐。

“命令,原地休息。”李由淡淡的挥了挥手,自己也坐在指挥车上,重新拿起没啃完的干粮咬下一口,灌了一口清水,慢慢的咀嚼起来。

秦军见生路已绝,也冷静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的拿出干粮,慢慢的吃着,有的人则拿着临阵前才喝的酒,一口一口的品着。敌人挖好了坑,等着他们往里跳,大战一触即发,现在不喝,过会儿打起来,谁还知道有没有机会喝?

“大人,我们还有机会突围吗?”赵贲在阵中转了一圈,踢踢搭搭的又回到李由的身边。

李由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却用怜悯的眼神看着面色沉重的李昶,他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虽然没有达到年轻时的目标,可是担任三川郡守这么多年,又带着数万大军血战数月,虽然说没有象自己期望的那样所向的披靡,但是对他来说,经历了,也就满足了。而李昶则不同,他年青,一脑子的梦想还没有实现的机会,就要跟着自己死在这里了。

“昶儿,过一会儿打起来,你带着亲卫营突围。”

“伯父。”李昶刚叫了一声,李由就打断了他的话:“昶儿,听伯父的。不要恋战,有机会冲出去,就立刻冲出去。我李家……”

李由忽然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他仰起头,看着黑漆漆的天空,心情黯淡。咸阳的情况他是知道的,就算他打赢了,也只能暂时缓解一下父亲的危机。赵高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清楚得很。父亲擅长的法令,赵高同样精通,赵高精通的权谋,却是父亲的弱势。父亲原也不是这么安份守已的人,只是跟着始皇帝那样的精明之主久了,他已经习惯了那种做事方式,一下子换成二世胡亥这样的少年,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应付。几个回合的较量,他们之间的高下已经很清楚了,如果父亲能舍弃权势,让出这个左丞相的位置,他也许能有一条活路,可是他又如何放得下?

李家完了,自己战死在这里,李家也逃不脱赵高的手心,举家灭门的下场已经不远了,只是可惜了这个年轻人,他原本是可以放出他应有光芒的。

“冲出去,不要回咸阳。”李由见山坡上一点火光缓缓向下移动,便站起身来,用力捏了捏李昶的肩膀。李昶不解的看着李由,不回咸阳,那我去哪儿?他本想问,可是沿着李由的眼光看向那点火光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

来的是一个长相清瘦的中年人,穿着楚人的短服,站在剑拔弩张的秦军阵前,气定神闲的举着一只火把,朗声说道:“大楚广陵侯共尉帐下都尉陈恢,求见乡党李由李大人。”

秦军中起了一阵骚动,嗡嗡的议论声虽然刚刚起来就被军官们压制住了,但是士卒的议论还是清晰的传入了李由的耳朵。这个陈恢够损的,当着这么多秦军的面,点穿他的楚人身份,虽然未必能起多大作用,可是其用心也够歹毒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