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以证天道
夜凉如水,月白如霜。凉风呼啸,吹起京都一片片屋檐下的烛火。
崇灵观的烛火在黑夜之中,格外的明亮。
这座已经建观数百年的道观,忽然在二十年前受到了皇帝的格外重视。
原因无他,自从当今圣上改为修道,少理政事之后,这座崇灵观便成了他隔三差五必到之地。
一驾简单朴素的马车穿过黑夜,轻叩在宽敞的官道上,不就之后便转道进入道观前的岔路,最后缓缓停在观外。
一个黑影从车夫位置跳下,熟练的抽出马车下的下马凳,很快李相如披着灰色大氅从车厢钻出,踩着马凳下了车。
道观门口的其中一个唇红齿白的道童眼睛一亮,连奔几步,态度恭谨的将两人迎进门。
另一位道童则谨慎的多,一路小跑先于几人进入通禀去了。
穿过一座座宫殿,一座座香堂,两人寂静无声的跟着道童继续向里走去。
又穿过寻常百姓到达的最深香院之后,道童打开后殿之门,将两人迎进一座庭院。
穿过庭院,又走了许多长廊,路过栽满宫廷玉花的花园,最终来到一间质朴的静室小院。
跟着李相如前来的黑影默默停在静室外的院门口就不再前进,由道童领着李相如到了静室门前。
道童离开之后,李相如平静的扣响房门。
第三声之后,房门自动开启,屋中传出一个清冷的声音,“李公大驾光临,小道惶恐!”
李相如脸上古井不波,对话语之中的讥讽和冷淡浑不在意,只是照旧迈过门槛,走进清冷的屋舍之中。
屋内陈设简单朴素,正中的香案之上,燃着一只烧了一半的紫檀。
香烟寥寥,直上悬空。
几步开外,设有一道屏风,将屋内分为了功能可见的两个区域。
屏风之后,依稀可见一道姿态婀娜的身影正在盘膝打坐。
李相如依旧语气冷淡,神色桀骜,淡淡道:“告诉我,敦煌城究竟在谋划什么事情?”
忽然传出的人声,让人根本听不出年纪,既有成熟女子的柔媚姣作,又有二八少女的莞尔清脆,“李公,这世上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李公如此神通广大,还需要向贫道请教问题?”
李相如不为所动,只是轻微的摇摇头,看向当中正燃着的熏香,眉头微微皱起,“你的身份,我早就查清楚了!不过是当年我多了一句嘴,你便要将我逐出京都二十年吗?”
屏风后的人忽而轻笑一声,唤道:“李公可说笑了,贫道一心向道,从不问世事,你在京都也好,逐出京都也罢,与我又何干?”
李相如眯着眼,咬着银牙,提气道:“你是镜离?还是她是镜离?”
屏风之后,沉默许久。
“即使李公现在知道我是镜离,那又如何,三天时间李公还来得及吗?”女子软糯的嗓音传出,似有动人心魂的魔力,让人忍不住深陷其中。
李相如眼中迸出精光,微微握了握拳头,转身就走。
出了崇灵观,一直紧紧跟在李相如身后的黑影终于迎了上来,“大人,如何?她说了吗?”
李相如停住脚步,回望了一眼檐影深深的崇灵观建筑,露出沉重的表情,缓缓摇头:“观主不肯说,但我敢肯定,敦煌城在谋划的事情,绝不会那么简单!”
黑影点点头,迎着李相如上了马车。
这会儿没人在车厢之中,少了许多人气,刚进入其中的李相如呵着冷气,搓着手,命令黑影将炭炉点燃。
他坐了一会儿,不停的搓着手,等着身体稍微暖和了一些,才忧心的看了一眼崇灵观的方向,挥挥手示意黑影快走,“延煦,快走!”
外头的黑衣人握住马鞭,呼哧呼哧的催起马匹来。
等到马车终于离了崇灵观的地界,他感觉到马车四周那位女子观主的灵识消失之后,才开口道:“这些年大赫王朝看似一派欣欣向荣,可是天灾频发、人祸四起,明的暗的出了好多灾祸!这是大赫王朝的气运出了问题……”
李相如闭上眼睛,“江湖里有许多高手神秘失踪,单这一件事来说,我就已经感觉到,有大事要发生,可是这一切,又有什么联系?”
延煦皱了皱眉,“大人,是不是咱们太过忧虑了?”
即使过去二十年,延煦仍然习惯叫做李相如大人。
他想到一个可能,立即道:“大人,钦天监的术士那天不是告诉我们,大赫王朝一切正常,不曾发生过气运翻改的异事吗?”
李相如无奈的摇摇头,“这群窥探天机的人,出于某种特别的目的,可能说的话正好是相反的!这便是我最担心的,这群人的话,最不可信!”
停顿之后,他忽然脸色严肃,不假思索道:“回去之后,不惜一切代价将消息传到敦煌城!”
延煦:“大人,仅有三日,咱们来得及吗?”
李相如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方才女子观主的态度非常暧昧,这不是好事!”
回京之后的李相如一直是淡然的,轻松的,延煦忽然瞧见如此紧张的李相如,不禁回道:“是大人,我回去就安排!”
李相如点点头,缩进车厢深处,眸若星辰。
……
深夜的皇宫之中。
鸾唐帝忽然惊醒,瞧着无比空旷的帝殿空虚寂寥。
寝殿内除了床和一些简单的起居用品之外,多余物件都被他遣了太监们搬出了宫。
此时伴睡的大太监正在一旁的伏案上小心的打着瞌睡。
鸾唐帝的寝宫内并没有多余的人,当然是没有多余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