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逃难的人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坏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九十八章逃难的人

骑兵比步兵的行军速度快得多,李寿不担心被苩则于抢先到达益山城。但刘仁轨说的有可能,要是那边先派人去,说不定扶余义慈的信也不好使。

为了方便行军,李寿带领的一万二千骑,全穿着百济军服。

这方法不错,第二天一早,他们碰到一群人。

这群人有好几百人,士兵、衙役。更多的是没穿官兵服的平民。

掉在后面的一些人看到他们到来,兴奋大喊:

“我们的兵马来了。”

李寿这些人也搞得不好意思,这群人十分热情。停下来,有些人还从包裹中拿出干粮。

一个长相不错,结着两条辫子的少女,递给李寿两个烧饼:

“将军多吃些,吃饱了好杀唐贼。”

这下大家更不好意思了,谁都没接,李寿没管这些,将烧饼接过来:

“姑娘,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少女看了前方马车一眼:“我们要去益山城,听说唐军就要攻来,我们去益山城避避。到时将唐军赶走,我们再回来。”

李寿感觉吃的烧饼很苦,难以下咽。

“大家不用逃,唐军并不是坏人,他们只会保护百姓,不会乱来。”

“他们哪会保护百姓?”这个少女很单纯,旁边人的目光都开始怀疑,她一点也没察觉:

“听说他们可凶了,贫民没什么抢的,他们专抢殷实人家。不但抢,还要分人家的田地,简直坏透油。”

李寿呆住,一时竟没语言反驳。从少女嘴里说出来,好像是这理?

还好,正在这时,从前方走来一队官兵。

一个八字胡须的中年文官,看着他们呆呆问:

“你们是哪里的骑兵?”

太多了,并且不像是败军。

一路的城池,已听说落日城战败的消息,难怪人家会怀疑。

李寿决定不装了:“我们是唐军,正在为和平解放百济而奔走。”

“啊!”一阵惊呼声传出。正在和唐军亲密互动的百济人,如看到洪水猛兽,全退开。

少女的胆子不小,一把将李寿还未吃完的烧饼抢过来,再退开。

被扶余义慈收复许多城池,这一闹也有好处。

他们已规范打土豪、分田地的方针,口号也改为分田地,将打土豪去掉,免得大家又误会。

“大家不要误会,我们现在已不打土豪,只分田地。任何人的私人财产,绝不动分毫,更不允许任何人抢劫。分田地也很文明,虽是按人头,让主家先占。我叫李寿,大唐越王。要是与所说不符合,大家只管来找我。”

一时没人接话,中年文官转身就准备逃,被李寿叫住:

“不用逃,逃到哪里都没用。大家回去吧!你们这样背井离乡,还不如回去好好过生活。虽会被分田地,总比你们逃出去什么都没有强吧?愿意继续为官的,我们欢迎,并且还能多分些田地。”

可能被李寿的话说动,大家的惊慌少了许多。少女壮着胆问:

“你真是越王?你说的话真没骗人?”

“绝对无假,我可以发誓。”李寿虽说发誓,没指天开骂:

“大家请相信我,以后百济的百姓,也是我大唐百姓,这里以后也会和大唐一样。这里所有城池,都会建太医所,安放投诉箱。有什么不满,大家甚至可去京城告状。少些土地,大家仍能生活。以后所有人都富裕了,大家的生活只会更美好。”

这番话,配合李寿越王的身份,很有说服力,一些官兵也在微微点头。

李寿正在满意,少女问出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这里和大唐一样,大唐打土豪、分田地了吗?”

李寿怀疑自己遇到武媚娘那样搞人了,复了少女一眼:

“姑娘这个问题问得好,还未请教怎么称呼?”

“我叫木婉清,”木婉清现在已不畏惧了: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木婉清?”李寿感觉这名字在哪里听过,一时想不起,以为真是个名人,打起精神忽悠:

“大唐才建国,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百姓能解决温饱,还未到分田地的时候。百济不一样,建国数百年,就算我们不这样做,要不了多久,这个王朝同样会被人推翻。到时推翻它的人,绝对不会像我们这样温和。”

李寿费了不少劲,终于将这帮人说服。一个老头说:

“我相信殿下,你没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和耐心,来骗我们。”

前方的人陆续返回来,中年文官也表态:

“要是能再为百姓做些事,不妨再操劳几年。”

不管中年文官的话是真是假,李寿大赞几句。

见木婉清和家人要离开,比较珍惜这份缘:

“姑娘以后如果需要帮助,只管去找我。要是我不在这里。可以告诉这里的官员,让他们送你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