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第499章也算是帮衬一下他们
商铺老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又道:“苏老板,在一个国家里面,贫穷的人总是占多数,尤其是很多偏远的山区,常年都没有吃饱过,每年的冬天对他们来说都是一道生死关,熬过去了算命大,熬不过去了也很正常,毕竟寒冷也是一种致命因素。”苏阳眉头微皱,问:“国库里面的粮食也不够支援那些灾民吗?”
商铺老板缓缓摇摇头,叹息道:“国库里面的粮食总是有限的,再加上景城的战乱才刚刚平息十余年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不够国库充盈起来,再加上国家要休养生息,最初的时候减免了税收,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土地上面种植的粮食产量十分低下,很多辛劳一年的百姓,交了税收以后,一家人都要勒紧裤腰过日子,就连生病也没钱看病,所以每年的冬天没有生产,寒冷又无时无刻不在,在这种情况下,死去的人那是相当多的。”
苏阳闻言有些沉默,他从一开始来到这个地方时就从来没被温饱所困,平日所见也都是一些富商,再加上在地球上人人基本上都能吃饱饭,所以从未想到还有这么多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嗨,苏老板,这么大冷天的谈这些伤感的事更冷了,那一千份纤体丸就在柜台上的木箱子里面,我让小二把箱子放进你的马车里吧。”商铺老板大大咧咧道。
苏阳笑了笑,但是眉间的皱痕却一直没散去,直到前面的小二打开门时,一股冷风吹了迎面吹了进来,就算是在温暖的室内,他的脖子还是不由自主的往下缩了缩,由此可见,景城的冬天有多寒冷。
他拦住面前的小二,接过了他手上的木箱,双手抱着箱子,脚在地上轻轻使力,身子就轻轻地上了马车,车夫眼疾手快地为他拉开了帘子。
苏阳正欲进去时,眼角的余光却瞥到了车夫冻得发紫的双手,眉头紧锁,神情不愉:“怎么不进房间里待着,外面这么冷。”
面对苏阳的关心,车夫有些受惊若惊,他一开口就吸进了一口冷风,牙齿打颤道:“回姑爷,这样已经很好了,俺以前在村里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就一层布,照样在外面跑,就为了找点柴火回家烧成木炭保暖。”
听到此话,在看着车夫脸上的笑容,苏阳心里有些触动,车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对于以前他们来说,吃饱穿暖就算的上奢侈的事,所以即使在外面冻了大半天,他也丝毫没有怨言。
苏阳没有再多说,他抱着箱子进了马车,马车里面有一个小巧精致的银质暖手炉,脚边也有脸大的密封的取暖的容器,这些都是出门前,任管家给他准备的,就是为了尽可能让他不受到寒冷。
外面的车夫脸上扬起灿烂的笑容,双手一抖缰绳,面前的马匹就开始往前面走去,此时空中还在不停地飘雪,渐渐地堆满了他的肩头,他也只是用手随意一挥,皲裂开口,满是冻伤的手触碰到冰冷刺骨的雪时,他连表情都没变。
撩开帘子看到这一幕的苏阳,深刻体会到了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被生活压着重担的人比比皆是。
到了任府以后,面对迎上来的管家,他语气淡淡吩咐:“今天送我的车夫让他休息一天。”
“是,姑爷。”管家行礼道。
在即将踏进房间时,他又道:“这几天不要打扰我,到时间的时候,我自己会出来的。”
“是。”
进了房间,苏阳就把木箱放进了空间,然后来到了自家后院。
地球这一边的天气跟他离开时相差不了多少,无非就是空气湿冷了好几度,现在温度在十几度左右,和神州大陆那边的天气简直截然相反,苏阳大约估计神州大陆的天气已经达到了零下几度的样子,或者更低。
这时,一阵寒风呼啸着吹过来,苏阳穿着深秋时候卫衣和牛仔裤,身体不由自主地抖了抖,然后大步流星地凑近了房间。
一打开门就感受到屋里一股热气传来,苏阳眼睛在房间里面转了一圈,不出他所料,里面的窗子都关的严严实实的不留一丝缝隙,苏父苏母还有小七穿着大棉袄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上的画面,连苏阳开门的声音都没注意到,显然完全沉迷在里面。
“爸,妈!”苏阳边关上门边扬声喊道。
苏父苏母听到声音转过了头,接着又很快就转了过去,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嘴里回应了一声“哎”,电视里面播放画面情节感人处,苏母还抽出纸巾擦拭眼角沁出来的泪滴。
苏阳无奈地笑了笑,然后来到沙发面前,坐了下去,无聊地看向电视屏幕。
上面的电视情节苏阳从高中时就不看了,那个时候他更喜欢打游戏,更别说现在了,看两眼就移开了目光,转向一边,没过一会儿,电视剧当前的集数就放完了,转而打起了广告。
“买大米就买东北大米……”本来兴致缺缺的苏阳一下子转过头来,定定地看着电视屏幕。
“小阳?”苏母苏父看完了电视转过头招呼苏阳时,见他看电视屏幕看的比自己还要认真仔细,不由怀疑地转过头,看着上面的大米广告,一时有些茫然,不明白苏阳怎么对广告这么感兴趣了。
不过两人也没有打扰他,直到广告完毕以后,苏阳才回过神,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他转首看向苏父苏母,开口说:“爸,妈,我们白江村家家户户的粮食多吗?我想买一些脱了壳的大米,想着先买村里人的粮食,也算是给他们添个进项吧。”
苏父慈爱的看向苏阳,“小阳,你现在越来越懂事了,知道能带动一下村里的生活了,说实话,自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后,不少人看的眼红,如今收购一些他们的大米,也算是帮衬一下他们。”
苏阳早就预料到自己家越来越富裕,村里的人会不舒服,为了避免麻烦,所以他才提出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