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江城告急,东征敲定
此时,蓝白星,山城。
山城的各项地区都在进行工业化。
先前虽然将3万湘军全部歼灭,但湘城整体军队实力并未伤筋动骨,其目前还有10余可战之兵。
既然接下来没有战事了,那么搁置已久的工业化项目就重新被提上了日程。
工业化的基础教育和农业。
先是教育,在这一点上山城还算是有点底子。
山城大学作为英雄豪杰云集的大学,进入其中颇有一种龙场悟道的感觉。
这座大学曾兢兢业业的为山城前政府教育学生,但教育出的学生大多都投了共。
这主要是因为但凡能睁开眼看世界的人,都会绝望的发现现政府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利益团体罢了。
当他们真的想要为国家做点事情时,才悲催的发现自己只有反对国家才算是为这个国家添砖加瓦。
投共一时起,顿觉天地宽。
这让人民军暂时不缺人才。
然后就是农业。
山城的农业情况一直都是属于可能可以自给自足,但自给自足又不太可能的情况。
毕竟山城之所以叫山城就是因为山多。
山多,平原就少,能种的地就少。
不过这一点红河文明派来的科研人员给山城指出了一个方向。
梯田加化肥。
梯田很好理解,山城大部分的田地都是这样的。
而化肥方面,目前山城还没有化肥产业。
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心,山城暂时可以从红河文明那里免费拿化肥,直到山城自己建立化肥生产线。
现在,前置问题都被解决,山城终于拥有了一张工业化的门票。
一座座工厂从山林间拔地而起,先是零部件生产线,再是扳机,枪管,最后组装,一把纯自产的枪械就诞生了。
虽然这把枪相对于红河文明援助的武器来说还是太过稚嫩。
但这代表人民军的领导的工业化取得了质的飞跃,拥有了自研武器的能力,光是这点就足够人民军欣喜的了。
随后便是照着这个方向,把这个势头继续下去。
因此,一项项战争时期的生产计划应运而生。
就在山城大提工厂产能时,一个衣衫破损仿佛乞丐一般的人来到了山城。
他出示了江城的城主令,将一封信交到了山城高层的会议桌上。
山城众人都面露严肃,只因这是一封来自江城的求援信。
湘城和滨城达成了协议,共同对江城进行夹击,他们合兵一处兵锋直指江城。
江城坐落于平原之上,基本上无险可守。
一路上湘滨联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一系列的失败迫使李皓将剩余的部队调集回城中。
此战,湘滨联军总计15万人,而李皓目前手中的部队只有4万城防军2万地方军还有1万的学生军,总计7万。
还不到敌人的一半。
但他们是守城方,7万的部队,足够在20万人手下守住城池,就别说湘滨联军的15万人了。
但江城并不是产粮大城,重要的产粮区现在已经被攻占,城内的粮食只够7万人吃3个月。
更别提还有大量逃难而来的平民,这为本就不多的粮食储量雪上加霜。
江城必须另寻他路。
于是就有了这一封求援信。
芸汐晨打断了众人的沉默,说道:
“各位,都说说吧。”
几个将军面露苦涩,他们交头接耳,但讨论来讨论去都是这件事情没法办。
并非他们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而是山城目前的兵力只有5万人。
自家人明白自家事,人民军从北边入主山城时就带了1万人,短短几个月就扫灭山城上下,扩军到5万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如果敌人的15万人全部都像是先前山南的3万人一样,他们凭借着机械化部队和江城的精锐学生军完全有机会能打赢。
但问题是,湘城和滨城也有精锐啊。
湘城的精锐是近卫师,数量约为5000人全军3阶,全员配备突击步枪和防弹装备,这在末日之后拿莫辛纳甘互a的战场上绝对算是一股精锐。
滨城的精锐是白色死神佣兵团,数量1000人全军3阶后期,全员配备战术步枪和防弹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