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香火情
全卫国让“触动”,也明确了“找破绽”的目标,但并没具体指示怎么做,而是把这个难题和及其裁量权,一并交给了小薛。虽然,他并没看出小薛身上有多少成长为“神探”的潜质,但格外看中小姑娘作为刑警的执着和敬业精神,于是就多多少少会觉得,没看出潜质,跟接触少、了解不够有关。
所以,他想看看,也可以说“测试”一下,她在侦查方面的能力。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获知张晓清自伤事件伊始,他就从柏强那儿抽调出小薛,就是因为想给小姑娘一个发挥和展现的机会。
他很想培养新生代人才,用老一辈的经验、信任,给刑侦领域留下更多更好的苗子。私下方面,也真的是希望自己三十多年摸爬滚打出的这点儿道行,后继济济,香火旺盛。
当然,从好徒弟手里秘密抽调小薛参与此事,还有另一重目的,就是“保密”。
所谓“保密”,在这事上,不是指惯常理解中的“不让别人知道”;而是想要通过他和小薛这样“跨编制”、“跨年龄段”的组合,把后面可能的调查动作“小范围化”甚至“私人化”,以避繁文缛节和风言风语。
刑事调查,大多数情况下,在系统内部,都没有“不让别人知道”那种“保密”的必要;事实上,张晓清自伤事件,想要切实“封锁消息”,也已几乎不可能——从邻省派出所、分局,到本市的医院、分局,知情或部分知情者,少说十位不止;而且,这些人,不仅分属几个不同单位,还跨了行政区划。
尽管,全卫国已在第一时间要求“不许扩散”,但就算所有被“打招呼”的知情人,都能做到守口如瓶(可能性不大),仅仅他们本身,亦即知情的“最小范围”,人数也已不少,何况其中还包括不属于纪律部队、更不隶属公安系统的医院,别说严格意义的“保密”,就连“封锁消息”,也怕很难做到。
但饶是如此,在把“触动”乔楚钱丽雯的差事交给小薛后,全卫国还是“公私齐动”地打了一圈电话,“追加防范”走漏消息,至少要切实保证“消息”被“切实有效封锁”在有关单位内部,绝对、千万,不能蔓延开去,更不能泄漏到公共领域,绝不可让媒体嗅到一丝!
在全面了解了骇人听闻状况之后,老全的这轮“追加防范”,虽有点儿“事后诸葛亮”,可也算“亡羊补牢”。
最开始,也就是十几小时前,他接到医院所属管片上级分局那位熟识的小老弟电话,对方开口就说遇到“一桩耸人听闻的怪事情”,紧接着说是一个外地年轻女游客,出现了医院法医站认为无法解释的严重自伤状况,已经冒出神鬼作祟的思想苗头了……
那位小老弟,也是刑侦好手,了解到张晓清伤情和医院方面的疑惑之后,觉得确实匪夷所思;一时间脑洞大开,掠过无数猜测,都想到“恐怖袭击”那儿去了。
老全说事情听起来虽然古怪,但决不至于“恐怖袭击”那么邪乎。
说这话时,他自己内心里,被“恐怖袭击”四个字,震得狠狠哆嗦了一下。随即,就下决心“成全”、“放纵”自己对奇案的兴趣,不顾禁忌地,只用三句话,就迈过小老弟的“请求指导”,把事情揽到自己手里。
那三句话是连着问出去的:能立案么?有明确方向么?恐怖袭击假设具体有什么依据?
小老弟一个都没答上来。至少当时没立刻做出任何有效回答,只是缺乏含义地拖着长音说:“这个……”
“放心的话,交给我吧。”老全趁热打铁。
“合适吗?不合适吧!”
“我想先独立分析分析,非正式的。等到确认可以立案,并且抓到基本线索,再回到你手里去。具体是通过你们分局往你那里走,还是从我这里直接交给你,到时候,视具体情况再定,你觉得呢?”
“那——”
“好操作么?我是说现在。”
“现在?现在……其实,还没正式……你晓得的,这个事情,它……”
“那就先这样说了。你上面问起来,推到我这儿就是。反正我也出了名爱管闲事!”
“好!那这桩闲事,我真就偷懒,推给老兄你啦!”
老全的大包大揽,自然有“好奇心”和他自称的“爱管闲事”的因素,但最多也就是一半原因;另一半、一大半,是关于“恐怖袭击”的假想。
虽然,出于老刑警的本能,他第一感觉并不认为这种游客自伤事件,会跟“恐怖袭击”扯上关系。哪怕情况再怎么惨烈,再怎么诡异。但,凡事,都有“万一”。
判定“恐怖袭击”,是个很复杂更很严肃的事。
只是含含糊糊“觉得”、假想,不经意流露了,可能引起剧烈的连锁反应。
如果到头来证实不是,“问题”会很大,波及的人会很多,总之,“后果”很严重!
但要是像现在这样,把线头一把攥在自己一人手里,“后果”就会好很多,甚至,极大可能,都没什么“后果”。
话说回来——万一,只是万一,他判断错了,小老弟假想对了,真是“恐怖袭击”;一方面,他坚信,凭自己的判断和能力,能做到最及时预警;拼了性命,也能做到先期防止;而同时或稍后,“预判失误”、“应对不当”甚至“失责渎职”的一切责任,就都只在他一人身上,不至于波及太多人,甚至都不会波及到任何别人!
这种自我冒险、自我担当的想法、理念,说是“爱护同僚”也行,说是“香火情”也行。总之,是刑警这种出生入死职业里的一种“软道德”。至少,老全是这么抱定的。
正是因为对这份“香火情”的抱定,老全第一时间就跟小薛说:“你来帮我,是非正式的,不属于任务。我要求你——从现在,一直到永远,都牢牢记住,在这件事情当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我的要求;所有可能涉及到责任的后果,都与你无关!”
让小薛“自己想办法”实现对乔楚钱丽雯的“触动”时,他在刻意传递“效果重于手段”意思的同时,很严肃地强调了三条:
一,确保自身安全,最好不要直接接触。
二,点到为止,切忌冒进。
三,任何后果,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