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变出所计【中】
拨打110报警,肯定会被问及案情。案情不仅包括案件情形本身,也关乎案发地点。案情不同,出警速度和警力配备,也不同。
比如:报警说在城乡结合部犄角旮旯发现无名尸,会让就近派出所先去人保护现场,再通知分局一级刑侦部门。派出所出警速度会很快,但警力配备一般。随即而来的分局一级刑侦部门出动的警力,素质上讲,会比较高。
又比如:报警说某农贸市场出现欺行霸市,有摊主或平民顾客遭殴打,一般也就是辖区派出所随便派俩半人慢悠悠逛街似的去看看,哪怕报警声称殴打严重。
再比如:报警说有不明身份的人在市政府门口聚集、投掷臭鸡蛋,出警会一等一迅速,且所出警力至少在级别上绝对“顶配”。
在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老街区里的百多年老字号饭店有不明身份的人破窗坠楼,就案情论,出警速度会比较快,但警力配备却通常会比较一般——坠楼,非死即伤,说起来人命关天,可相比在哪哪哪发现无名尸体,案情想当然会比较简单。在“稳定压倒一切”大前提下,这样事儿,一般都循着能判定意外就不往自杀方向导引,能判定自杀就不往谋杀方向导引的原则;只要相关派出所没人得罪110及里面的谁谁谁,110只会通知派出所,至于要不要通知分局一级刑侦部门,归派出所判定。
所以,对于所谓“坠楼”事件的出警,就只是辖区派出所来了几个有技术的警员。其中有一位懂刑侦的,名叫李同,是已经“倒台”的全卫国“线上”的人,原本在临江分局刑侦大队,顶头上司是全卫国的徒弟柏强。
按我们民族普遍认同的“树倒猢狲散”原理,老全倒台,线上的人下所当民警,挺正常。像李同这样自恃有点儿三脚猫功夫、都沦落到下所了还不知道“争取新生”的“拎不清”的,被要求出警时多跑腿多干活儿,也挺正常。
就这么正常着,唯一上到出事房间勘查的李同,发现了嵌入窗框的子弹头。
陪着的饭店工作人员顿时血凉。
再一听李同警官说这枚子弹头应该是制式手枪配套的而非仿制更不是土制,饭店方面就更直接震惊到发木。
幸好,在楼下出事地点“了解情况”的副所长完全没理会李同的报告,只顾责骂饭店方面大惊小怪,说什么坠楼,人哪?简直胡闹!浪费警力!
饭店方面没敢再说不是他们报的案,只顾点头哈腰认错检讨——说什么都行,只要不提子弹头的事儿,怎么都好……
李同坚持说发现了子弹头。所里坚持指责他发神经病。
要不是当天接到有人被枪击致死的通报,李同的事业前途,恐怕就很堪忧了。
无厘头的坠楼事件发生大约一小时后,前来出警的辖区派出所副所长冲饭店方面发够官威,留下“停业整顿、以观后效”的“判决”扬长而去。
几乎同时,辖区紧邻的另一派出所,接到自家辖域内一家“二甲”医院报案,说有一名十三岁女童头部遭不明洞穿伤,送到医院时已死亡。
意外受伤致人死亡,虽说人命关天,可在常住人口数千万的江海市,也说不得是什么惊涛骇浪。哪怕谁都没招惹、只是在自家门前的弄堂里练习骑自行车,就突然头顶喷血、倒地身亡。哪怕这个要多倒霉有多倒霉的死者是花季少女。
如果,那个被不知什么从天而降的厄运夺去掌上明珠的普通人家,不那么执着,不那么较劲,事情可能也不会闹大。
由于死者家属的强烈要求,医院对死因做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不是解剖,只是很浅层的剖析。
饶是如此,还是谓为及时地猜测死去女孩儿头顶“囟门”那个圆润到古怪、手指粗细的伤口,可能是枪击所致。
幸好,这么猜测的,是医院里唯一的专家。
又幸好,这位专家认识张法医。
更幸好,无论多希望“低案发率”,枪击致死,还是在“稳定压倒一切”的那个“一切”所指范围之外。
所以,女孩儿死亡大约三小时后,她已经僵冷的尸身,得以呈现在闻讯最快到位的张法医面前。
因为第一时间确定死亡,女孩儿未经任何医治,连头发都没剃。
因为医院方面第一时间确定唯一致死伤在头顶,上了解剖台的女孩,还如生前那样衣着整齐。
但张法医还是拿个白被单给她盖上。
本来,因为全卫国遭审查、全线吃挂落的事,张法医近来很有情绪、消极怠工。可一听枪击,法医的“本能”,还是让他倏而振作起来。
振作起来的他,马上产生“活思想”:看看看看,全卫国和他的团队一停摆,马上就出枪击案。你们上上下下的,想整人也拎拎清啊,不是任谁都好胡乱整哒!
带着这份“活思想”,张法医施展毕生绝学,在连尸体头发都没剃的情况下,居然“无创”地取出了那枚深入脑组织约三公分、致受害人立即脑死亡的“点三八”口径(约核9.65mm)镀银钢质制式子弹头。并根据受伤部位很权威地判断是“流弹”致伤;还不那么权威却很高调地猜测:“决不是一般枪支!”
那个不幸的女孩,的确如张法医判断,是被流弹击中。
她罹难的位置,是“坠楼”那个窗口二百多米之外的地面高度。
虽然距离不远,但因为隔了一个街区,属另一派出所管辖。
托马斯的手下,在乔楚翻出窗外瞬间,一共开了三枪。
三枪几乎同时击发。一枪击中乔楚左小腿。一枪击中窗框,被饭店所属辖区派出所民警李同发现。第三枪打空,子弹从破碎的窗户飞出。
枪是新款军用制式手枪,有效射程二百米,有效杀伤射程一百五十米,较准确杀伤射程不低于五十米,平射出膛即时弹速高达接近音速的每秒三百米(音速大约340m/秒),计入消音器的速度损耗,也至少有每秒二百米。
如此高速的一枚子弹,在风平浪静的大都市“自由飞翔”,加上至少十六的落差,即便飞到有效射程以外,自由落体击打在毫无防备的人的头顶,也会造成致命伤害,就像实际发生的那样。
一枚不同寻常的流弹,一条花季少女的性命。
张法医火力全开,力主马上全市彻查。
当然,会遇到阻力。
可张法医一句话就让阻力哑火!
电话里,他一反常态地用要吵架的气势硬怼对方“会不会有点儿危言耸听”的调调:“如果死者是你……噢不,是你们局长家里人,怎么讲?!“不等对方回应,他紧接着怒道:“那把枪里要是还有子弹,谁也不敢讲,下一枪会落在谁头上!”
对方哑火。
一小时后,整个江海市警方,进入“改开”以来最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