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变出所计【下】
张法医、李同,以及所谓“全卫国线上”所有人,都万万想不到,这个在全卫国已被“双规”期间发生的枪案的“治安责任”,居然也落在了全卫国头上!
说的是:正因为肩负“打黑”职责的全卫国一向工作不力,才最终导致这样的恶果。还有:不能排除全卫国贪赃枉法暗自扶植的黑恶势力打击报复、向正义示威的可能性。
按我们民族更习惯的“墙倒众人推”理念和“抓重点”的政治语境,这些……怎么说,就也还说“正常”吧。
可是,大查大抄一无所获过后,把查不到的责任也摞在全卫国头上,只是因为他从“非正规渠道”闻听事件,“不老实”地主动请缨去一线排查,就真的是没道理可讲了。
尤其是,他的主动请缨,被以一句相当凝练而有力的“老实点儿”硬生生驳回,因而其实仍处在“双规”状态而无任何自由行动(包括打电话)的情况下,这种“责任归属”,简直就是形同“栽赃”!
当然查不到!
枪击发生后不到一小时,“事情”就传入了庄二爷的耳朵。
紧接着,庄二爷到皇甫大佬、庄二爷到警方中高层“自己人”、皇甫大佬到市政法委和“四套班子”等多条线路,就以比张法医的呼吁和近乎“被迫”拉扯起来、几乎全部是外行领衔的大搜查快十倍不止的速度,高效运作起来。
大搜查才刚刚铺排下去、仍在“誓师”状态而尚未任何实际行动的时候,“只好让全卫国先担着”的“结论”,就已经内定了。
不是么?
眼看国庆六十周年了,节骨眼儿上出这事儿,万一到时候还没个结论,可怎么办?
找个人担着,就算再出事儿,也有的可报。
全卫国,无疑是眼下最适合“服从大局”的人选!
甚至,号称江海市黑道老大、被称“皇甫大佬”的皇甫合都想过,怎么能再弄出点儿动静,再加点儿码,让“双规”中的全卫国这就“被自杀”才好。
甚至,他都已经要打出相关的电话了。
如果不是恰在那一瞬,庄亚杰来电话说,全卫国的重要关系人、名模江艳艳,主动送上门来,哭着喊着就差下跪地恳求跟皇甫大佬“拉拉线”,问有没有兴趣尝尝名模的滋味,撩起了皇甫合的好奇心,那个电话就打出去了。
如果那个电话打出去,开弓没有回头箭,皇甫合必然全力运作!
以他皇甫大佬的“能耐”和当时的“大形势”,已然“虎落平阳”的全卫国,十有八九真的会“被自杀”。
从这个角度讲,江艳艳,可以说救了老全一命!也算是酬报了多年的呵护、关爱。
虽然,她个人主观上,并未必是出于拯救“全叔”的目的。
虽然,整个事情,包括皇甫合想彻底解决的念头,也包括江艳艳随即遭到的非人凌辱,全卫国到死都丁点儿不知道。
那场形式重于内容的大搜查中,只有“全卫国线上”的人是真正竭尽全力的。
所以,到底,在“叫停”之前,还是有三个警察,把调查视线投到已被定论为“报假案”的坠楼事件上。
这三个人是:请了事假特意避开“集体行动”的李同、已经“下放”到原单位也就是临江分局后勤保障部门坐冷板凳只拿基本工资的柏强,还有因“态度积极”、凭“性别优势”、不仅最快速度复职,更火箭式被提拔成临江分局刑警大队重案组副组长的雪晓晴。
是李同找的柏强。
柏强属于“个人行动”,之前也请了假。
雪晓晴推说“痛经”,很“策略”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把“重任”都丢给了正组长,准备“赖”上至少两天,跟着柏强一起去跟李同会合。
会合地点,就是坠楼事件事发的老饭店门前。
老饭店已经被派出所责令停业整顿。
李同说,那就是在索贿。柏强不让他说下去。
李同看见了雪晓晴,以为不让说下去是为防着她,旋即责问柏强干嘛带这“贱人”来,骂柏强“见色忘义”。
雪晓晴拼命拉扯柏强不让抢白,静静等曾经亲如一家人的李同骂够,然后平静地告诉李同:不能所有人都下线。能保住刑侦口职位,才可能给师父全卫国争取机会。就算不信她,难道还信不过柏强?柏强是见色忘义的人么?就算他是,自己跟柏强之间,也没什么,也有不了什么,因为——见色忘了姓什么的,大有人在……
尽管小薛说的很平静,当时头脑相当发热的李同,还是从柏强充满屈辱式愤恨的无声反应,悟出了小薛最后那句“见色忘了姓什么的,大有人在”的沉重意味。
半分钟后,李同最先落泪。接着是柏强。
小薛恨铁不成钢地拍打他们,说她都还没哭,两个男子汉大丈夫倒像女人似的哭鼻子,还要不要办事情啦……说着说着,终于再坚强不住,泣不成声。
大约五分钟后,三人哭罢。
小薛出面,用了不到三分钟,敲开了百余年老字号饭店封闭的大门。
他们分工合作,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一系列步骤:
从饭店方面有关责任人处要到被从窗框挖出、尚未及丢弃的那枚子弹头。
在发生枪击房间碎了玻璃的飘窗窗台上发现飘落状血点。
在同一房间现场模拟推演出射击位置、弹道,基本确信导致相邻街区花季少女死亡的那枚子弹,跟饭店这一枚高度相似;推断,致死花季少女的那一枪,也是从同一房间射出的。
出事房间实际的租主是江海市黑道第二号人物庄亚杰。
事情可能涉及若干外国人。
如果只是这些,并说不上他们有多能耐——但凡负责任的刑警,只要稍有经验和想象力,都能做到。
不容易的是,他们,具体说主要是小薛,居然能从饭店的角度,角色扮演地只用电话沟通,用了不到两小时,就找到了打电话报“坠楼”案的市民,并约定尽快面谈。
小薛很肯定地告诉柏强和李同,报案人没有报假案,但有可能,案件发生,存在异乎寻常的地方。
至于怎么异乎寻常,她没说。
柏强没问。李同问了。她只是摇头,笑对李同:“到时候听报案人讲不就知道了。”
显然,她还想再说点儿什么,可却忽然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