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年级考核 - 大秦:我是始皇私生子 - 雁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86章年级考核

“感谢振国君盛情招待!”  泾阳大学内,赵玄刚在大学食堂设宴,招待了一番诸子百家传人。

这些人其中有真心想到泾阳大学开门授徒的人,同样也有迫于嬴政压力,才不得不来的。

赵玄现在要做的,就是收拢这些人的心,让他们安安稳稳呆在泾阳大学教书。

因此,在吃饭的时候,赵玄也不少和他们探讨。

对于各家各派的思想,赵玄自然没有他们研究的深,但是依靠着自己后世的见识,总是能提出一些意见。

因此,这顿饭下来,有不少人已经对赵玄十分崇敬了。

吃饭的时候自然少不了美酒相伴。

赵玄酿造出来的二锅头已经是闻名天下,欢迎盛宴上赵玄也没小气,不仅有二锅头,冰镇啤酒,还有他酿造的各种果酒随意饮用。

此时在场的人,几乎个个都是微醺状态。

“振国君,吾等来到泾阳也有一段日子了,不过对于大学的章程,有些地方也是难以理解,正好今日大家都在,不如君上详细讲解一番,也好让大家有个了解。”

说话的这人名叫叔孙通,和淳于越一样,同样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前算是大秦的待诏博士。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储备干部,随时等待诏命的意思。

之前博士之位是淳于越担任的,后来他跟了赵玄,来到泾阳之后,嬴政便下旨让叔孙通上位了。

不过叔孙通刚刚上位,赵玄这边又要建立泾阳大学。

同样作为儒家代表人物,淳于越的学识确实在叔孙通之上,但他作为赵玄的私人秘书,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腾不开手。

因此,叔孙通就又被赵玄给拉了过来,当做泾阳大学儒家学院的院长。

其实一开始这个职位是给孙子后代孔甲准备的,论名声威望,便是淳于越也比不过他。

毕竟是圣人后代,自然有一份傲气。

也正是因为他高傲的态度,导致赵玄对他有些不爽,干脆直接踢出局了。

叔孙通的话音落下,其他人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赵玄,这个问题他们也的确疑惑很久了。

之前好像听人说过,赵玄建立的泾阳大学,是效仿稷下学宫的。

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二者之前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赵玄对此自然早有准备,当即清了清嗓子说了起来。

“昔日周王宫讲究君子六艺,稷下学宫栽培弟子,所讲究的是集百家之所长,学百家之思想,而泾阳大学也是一样,百家不分高低贵贱,共同执教。”

“那这不就是稷下学宫吗?我记得振国君曾言,泾阳大学和稷下学宫完全不同,不知振国君可否解惑?”

赵玄的话刚说完,立马有人跳出来指出他话里的错误。

这也算是嬴政这个时代的特色了,别看嬴政在朝廷中威望十足,但只要他犯错了,同样会被人逮住猛喷。

嬴政偏偏还就喜欢这样,尤其讨厌那种只会一味阿谀奉承的人。

谁要是真敢这么做,说不准讨不得好处,还得被收拾一顿。

赵玄自然更加不在乎这些,闻言也是笑了一声。

“这位先生说的很对,实则泾阳大学和稷下学宫的确有共同之处,这些本君可以慢慢解释。”

“本次召入泾阳大学稚生近千人,这些人其中,有从小接受名师教导的权贵子弟,同样也有大字不识几个的黔首后代。”

“因此,对本批稚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打基础,分班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可以提前选择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然后精研更高深的学识,我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赵玄的话讲完,台下众人均是深思起来。

仔细琢磨一番之后发现,赵玄提出的制度确实有很大不同,而且十分有效。

黔首后代和权贵子弟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若是强行让二者共同接受教导,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算是十分勉强。

因此,提出分班学习,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尤其是大部分的黔首后代,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得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

其实本来赵玄是打算开设私塾,专门负责教导新生孩子读书识字的。

不过就目前来说,私塾还有些难以普及。

再加上泾阳大学首批招生,若是只招收权贵子弟,难免会落人话柄。

毕竟赵玄在建立大学之初,所推崇的就是讲究有教无类,人人平等。

这一点大家倒是都想得通,也没什么意见。

“振国君,这分班制度,又该如何具体划分呢?”

“鉴于首批招生,因此在稚生入学之时,会有一次考核,满分百分,六十分算是及格,分数高者,可进入高年级学习,低着皆分为一年级进行基础学习。”

“大学共分四个年级,新生基础不足者,皆在一年级打基础,二年级可选择自己想学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

“每年会有两次期末测验,通过考核,才可晋升到更高年级学习,四年级学习完毕之后,就算是毕业了,可颁发毕业证书,然后学校会安排实习,若是觉得自己学识不够,还可以继续在学校研究学习,考取学位。”

赵玄讲的已经很清楚了,但难免还有些人难以理解,不过基本上算是明白了各年级学生的职责。

“不知这考核内容又是什么?”

“一年级的入学考试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分辨稚生是否识字,或者懂得算数之类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