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互诉衷肠
夏京微微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才还冰凉透顶的心脏重新滚烫起来,忽上忽下地跳动着,就跟做梦似的,只有腰间那条紧紧拥着他的臂膀,和颈间熟悉而温热的气息,提醒他这是事实。
“你……听我讲一段旧事可好?”
周仪轻轻将下巴搁在夏京肩头,与闻声侧过头来的人目光相触,这一次他没有再回避,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一一说来,也将自己最深的伤痕,完完全全在夏京面前剖开。
他想,这已经是他能想到,最有诚意的做法了。
“你可好奇我为何在亡妻去后,这许多年来一直未再续弦么?”
夏京闻言瞳孔紧缩,喉结上下一滚,隐隐感觉某些他从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终于要真相大白了,这一次,他顺利发出了声音来,却只是一声无意义的“嗯”。
只这一个音节,已经是在最克制的情况下,将他的态度展现出来。
周仪心领神会,轻轻调整了一下位置,让他在自己怀里坐得更舒服些,随后才在他耳边娓娓道来。
“当年啊,婉蓉与我结缡时正是二九年华,虽是两家长辈定的亲事,可我们成亲前也曾见过,互相都是满意的。我考中三元后不久就与她成亲了,大小登科接连而来,人生四喜全了一半,一时间只觉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眼前一片坦途。”
“婚后我仕途得意,婉蓉又是个极温柔贤淑、知书达礼的女子,与我性情相投,那段日子,当真应了那句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周仪说到这里,明显感觉怀中人的呼吸粗重起来,身子也变得有些僵硬,一副很是不自在的样子。
他手臂轻轻用力将那腰肢搂得更紧些,让对方的后背完完全全贴合在自己胸膛上。从他胸口传出一下一下结实有力的心跳声,成功让夏京的情绪和缓下来。
他轻轻笑了笑,从后脖子里传来的温热气息让夏京的身子一阵阵发软,不受控制似的,耳根弥漫开诱人的粉意。
“后来啊……”周仪的声音低沉下来,全没了方才那种愉悦欢喜之意,“后来,婉蓉就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我们满心欢喜期待着孩子的到来。”
听到这里,夏京的心再次揪紧,当时的情况与现下何其相似,按照后来的情形推测,那时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周仪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可惜天不遂人愿,分娩当夜,婉蓉和孩子,我一个也没能保住。”这个时候,他感觉手背上覆上来一只手掌,轻轻贴合着,仿佛是在安慰他。
他再次笑了笑,这次的笑意里,带着满满的自嘲:“所以你看,我也不是完全像你想象的那么好。我懦弱又无用,不孝又可笑,为人夫为人父,我救不了妻子、救不了孩子;为人子,我甚至不敢再续娶,不敢让任何一个女子再因我而出现此种不测,为此我宁愿做周家的不孝子孙;作为男子……作为男子,我违背阴阳调和天道,反去那花街柳巷行分桃断袖之事。”
说完他沉默良久,才续道:“这样的我,子高你可曾后悔?”
夏京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后不后悔,不过往日萦绕于心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在听了周仪这一番剖析后就全明白了。
对方为何这十数年来不再续弦,为何对男子之间的私密事这样娴熟,为何在得知他因那一夜怀上身子后,口头上没有任何表示,却一改往日态度、对他悉心照料,为何方才,口口声声将他当成责任。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周仪这根本就不是推脱抗拒,而是实实在在、身体力行的担当!
他心口发苦,哑声问道:“我和孩子……是不是让你为难了?”
“傻话。”周仪柔声驳斥了他的自责,“是我让你陷入这样的危险境地,要说也该是我对不住你!”
“与你无关!当日分明是我算计了你,如今这样,也是我自己愿意的。”为了安抚周仪,他还小小地撒了一个谎,“当日柳大夫初初替我诊出喜脉时,我也不敢相信这种天方夜谭,他那时便拿了一碗落胎药放在我面前,让我喝下去,言道若是误诊,这药喝下去并无太大影响,若是真有其事,一碗落胎药下去正好一了百了。是我自己选择了不喝,当时便想着,若我腹中当真有了骨肉,那便该是你我的血脉,就这么落了去,我如何舍得。”
头一回在周仪面前用这种方式剖白自己的心意,夏京原本停留在耳根的羞意迅速蔓延到脖颈脸颊,撩起身上一片燥热。
他已经说得这样明白,周仪若是再听不懂,那就实在是大大的不该了,可是……
“仔细回想起来,你我这些年在朝堂上争锋相对,私底下也并无往来,较真起来关系着实说不上好,你怎会……?”
周仪这样直白露骨的问题让夏京一时间难以启齿,不过他也知道,有些话现下若是不说,往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说出口,周仪既然给他抛出了橄榄枝,他奋力接住便是。
“这些年确实无甚往来,可前些年有啊,我从未忘记过在我最孤苦无助、孑然寥落之际,是你帮了我。”
周仪沉吟片刻:“那该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吧,你还记着?”
“从未有一日忘怀!这世上除了我父母之外,再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不计回报地对我好,从前没有,往后也再没有遇见过。你说,你这样的人,叫我怎么忘得了?”
“就因为那点事?”周仪有些难以置信,当时不过是顺手帮了一把而已,又已时隔二十年,时移世易,多少人事变迁,大家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人了,又是处在这样对峙的立场上,互相下的黑手早已数也数不清了,只为那点事,值得他这样算计、“赔上”自己吗?
“那点事情对你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对我而言,却足够了。”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周仪又这样坦诚,夏京也不打算再藏着掖着,“这些年,我跟了陛下,也做了许多违背圣贤礼教、令人不齿的事情。我知道,我这样的人是你最厌恶的。”
周仪没有说话,夏京所说也是事实,而这,也正是他此前最大的顾虑,哪怕抛弃性别、不看立场,他们这样两个截然不同人,怎么能放下芥蒂、携手相伴呢?
许是猜到了周仪的心思,夏京沉默了一会儿。不过他还是决定继续说下去,声音里充满了苦涩与无奈:“若非无可奈何,谁又愿意活成这样,老师,没有人愿意日日提心吊胆、成日被天下人指着脊梁骨骂的。”
自从两人渐行渐远以后,眼下是他第一次如此郑重其事地再唤出“老师”这个称呼。
这两个字却让周仪精神一凛,甚至觉得自己箍在夏京腰间的臂膀也带了几分罪恶,他强行压下这种感觉,代入到“师生”的情境中,再说出口的话就不自觉地带上了说教意味:“路是人走出来的,想怎么走,都是自己的选择。”
夏京苦笑:“是啊,人人都能有选择,可惜我没有。我一步一步走下去,虽然达成了目的,可蓦然回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如斯境地。老师,你说我还能回头么?”
被周仪拥在怀里,夏京的勇气前所未有的高涨,那些深埋在心里压得他无法喘息的往事,也终于有了一个得以倾泻的机会。
“我家里原也是官宦之家,父亲曾任山东青州府知府,母亲柳氏温婉贤淑、秀外慧中,我们一家三口曾经也过过一段其乐融融的日子。说句不怕羞的话,我知道自己模样长得好,而我这模样,大半承袭自母亲,母亲未出阁时便是整个青州府数一数二的美人。”
相识二十年来,周仪从未听他说起过往事,他如今愿意讲,周仪便一言不发地听着,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可是从来都说红颜薄命,我母亲便因为过于出众的相貌,被一个微服出行的贵人看中了。可那时候母亲已经嫁给父亲,还有了我,贵人万般遗憾,只能黯然离开。”
“可贵人之所以是贵人,便是他自己不主动要求,也有那起子小人想方设法把他心中想要的送上去。母亲有一次外出礼佛,路遇劫匪,就再也没有回来,父亲作为知府在青州还有些势力,他派人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在旁人看来不过丢了个人,可对我们呢,一个家里少了一个人,这个家还能叫家吗?”
“父亲与母亲少年结缡,伉俪情深,自从母亲失踪,父亲每日闷闷不乐,身体每况愈下。两年后,父亲有一个同年离京赴任途经青州,暂在府上借宿一宿,见到我竟万分惊讶,那时我已十岁有余,模样长开了些,也更像母亲了,他拉着我左看右看,非说我与他在京城时见过的一位妇人极像。父亲当时就问是在哪里见的,年纪几何,模样与我相似,那人极有可能就是母亲。”
听到这里,周仪已然有了些眉目,夏京一家的遭遇,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口中那位所谓的“贵人”,结合这些年来发生的一切,那位“贵人”十之八|九便是……
“没错,那人说,便是在当朝二皇子府上见过我母亲!当年,也就是这位二皇子路过青州府的时候偶然一见看中了母亲,却因为母亲已经嫁人生子,不得不放弃。”
“父亲又旁敲侧击打听了一番,得知那妇人出现在二皇子府上的时间与母亲失踪的时间吻合,年纪也与母亲相仿,送别那同年后,他交代我乖乖待在家里,自己匆忙打点了行囊就上京去了。”
“那时的我原以为父亲去了一趟京城,就能把母亲带回来,我们一家三口终于能团圆了,谁知那竟是家破人亡的预兆!父亲回是回来了,却是带着母亲的棺木回来的,回来后不过两日,判决书就来了,说父亲是不经传召擅离职守,不配为官,判革职查办。”
“母亲去了,父亲自己也被削了官,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没了,家里剩下的钱全部拿来延医施药都不够,不过半年便郁郁而终。从此以后,我便只剩了一个人,走到哪里,家就跟到哪里。后来流浪到京城,有幸被老师救助。”
“可是面对当时的二皇子、后来的二王爷,弱小的我根本毫无办法,他一个看中就要我家破人亡,原来的世界就此颠覆,我当时就发誓,定要让那人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你那时虽待我极好,我还是走了,当时只想着一定要想办法出人头地,再与那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