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局面不同
“但是不管怎么说。”信花红撇了一眼冷锐和杭玉静:“他们还是在大夏帝国的编制序列之内,在大夏帝国的国旗下和政体下治理西南三省和几十万军队。”信花红说到这里,抱着双臂,带着诡异的笑容看向冷锐。
“不知道我这样的回答,你们是否满意?”
闻言,冷锐俊朗的脸上闪过一抹意味深长。
信花红分析得不错。
西南行营的楚家的确是这么一个复杂的结合体,这与他们所治理下的西南行营一样复杂,敏感多变,让人根本无法定位。
但根据历史的演变和经验来看。
凡一个势力霸占一方,将军队,地盘,治理人口,财政赋税和人事任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允许其他任何势力插手和干预,久而久之,就能够有实力和筹码与最高权力机构分庭抗礼。
甚至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还能列土封疆,自立为王。
对于这样的势力,没有任何一个强有力的全局核心机构能够容忍,也绝对不可能容忍。
就在这时,杭玉静忽然冲着信花红开口。
“你知不知道,西南行营镇守使楚鸿升,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进京了。”
“他不进京的目的是什么?”
听了这话,信花红不由得眉毛一挑。
“你听谁说的楚鸿升没有进京?”
额了一声,杭玉静顿时一下子愣住了。
“妹妹。”信花红笑着来到杭玉静的面前:“道听可以,途说可千万别当真啊。”
“有些事情,还是要先调查了,才有发言权。”
“你的意思……”杭玉静紧锁着黛眉:“楚鸿升进京了?”
“尽人皆知嘛。”信花红冲着杭玉静摊了摊手:“天佑十八年北境大战时,楚鸿升作为西南行营镇守使,就以一方诸侯的身份,被帝国最高统帅部召去了燕京,在燕京足足待了三个多月呀。”
这话一出,杭玉静倒是神色如常,可冷锐的眼神里却闪过一抹诧异。
这件事,就连他都不是十分清楚。
当初,北境k帝国在边境挑起战端,他是临危受命,连神龙阁都没去,便直奔了汤山疗养院。
在几位老帅的嘱咐和授意下,令了一份东线总指挥的任命,便直接带着龙骑虎威两师奔赴了前线。
至于燕京方面发生了什么,神龙阁最高统帅部约见了哪些人,他还真不是太清楚。
现在,听信花红说,西南行营镇守使楚鸿升在北境大战开始时,竟然被滞留燕京三个多月,这显然是可信的。
毕竟,北境战端一开,以大夏帝国的实力,必然倾举国之力。
这个时候,稳定后方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这个后方的稳定中,其最重要的便是必须稳住身在南方的几大行营诸侯。
如果不对他们加以牵制,要是让他们勾结了k帝国,对大夏帝国来个内外夹击,那整个帝国将彻底天下大乱。
鉴于此,帝国最高统帅部和汤山疗养院急招西南行营镇守使进京,并以种种理由滞留,显然也是带着明确的目的。
只是,光滞留西南行营镇守使,够吗?
想到这里,冷锐再次看向信花红。
“北境大战时,西南镇守使楚鸿升滞留燕京三个月,一同的还有谁?”
这话一出,信花红眉毛一挑。
“你们是燕京的万亿豪族,难道连这件事都不知道?”
闻言,冷锐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尖。
如果没有杭玉静在,他能怼死这个娘们。
只可惜……
做男人难呀,做一个合格的未婚夫,更是难上加难。
谁让自己的未婚妻,现在记忆力只停留在二十岁之前呢。
而且,还必须隐瞒下去。
看了一眼冷锐,信花红咯咯笑着说道:“南方四大诸侯一同进京,这可是震撼整个帝国的大事。”
“只是当时所有舆论和目光都聚焦于北境的k帝国,这件事也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听完这话,冷锐露出意味深长的神情。
也就是说,南方四大诸侯都进京了,并且都在燕京滞留了三个月。
如此看来,即便是在天佑十八年,帝国最高统帅部和汤山疗养院,对南方四大诸侯行营的质控还是有权威的。
问题的关键,就是发生在天佑十八年以后。
想到这里,冷锐再次看向信花红。
“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