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典守者难辞其咎
明永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现在终于明白了。
明家这件事,早已经被人捅到了燕京的几个老爷子那里,并且在统帅部有好一番争论。
原本,东南明家就受人猜忌,处处诟病。
有心人更是利用这件事,对明家大肆攻讦,甚至有人提出拿下整个明家。
这件事,要是交到同在龙都的武千秋手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也幸好,这件事交给了五星战帅的冷锐来处理。
虽然对明家和东南行营的处罚是重了些,但却也是菩萨心肠了。
想到这里,明永康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冲着冷锐深深地鞠了一躬。
“冷帅大恩,我明家无以为报,只有结草衔环,永记于心。”
冷锐冲着他摆了摆手,回到刚才的位置上坐下。
“对于你刚才提出的几条自惩意见,我赞同。”
“但希望你明三刀不是光说不练的主,你应该知道这其中的分量。”
“我明白。”明永康急忙点了点头:“回去以后,我马上就办。”
“明人不说暗话,响鼓不用重锤。”冷锐再次撇了一眼明永康:“你明家有天大的委屈,但憋在心里自苦,暗暗吃着哑巴亏,也没人会对你们产生半分同情和怜悯。”
说到这里,冷锐转身扫向明永康和明崇雪。
“你们认为,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忠孝节义?”
“可你们的不添麻烦,却助长了那群宵小之徒的变本加厉,养虎遗患,更祸害祖国。”
一听这话,明永康缓缓抬起头,*着脸颊,满脸愕然。
“爷爷,班长说得对。”明崇雪也看向明永康:“您常以上善若水自居,但你却没想过,大水汇聚,也会形成洪水,也有发怒的时候。”
明永康:“……”
“明老。”杭玉静也看向明永康:“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
闻言,明永康顿时一怔。
“典守者难辞其咎。”杭玉静自问自答的说道:“明家立于东南百年,一直以忠孝信悌四字为准则,又以智勇温良,恭俭让七字为待人信条,此为道德传家之君子。”
“然而,君子不但九思,还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说到这里,杭玉静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明永康。
“就说东南行营的经费问题,这本就是统帅部按照规定拨给东南行营的专款,既然缺斤少两,为何一言不发?”
“你一言不发,别人就认为你心中有鬼,做贼心虚,亦或是好欺,故而更是变本加厉。”
“久而久之,你明家的忍让,所谓大局,家风,都成了助纣为虐的理由。”
听了这话,明永康耷拉着脑袋,无奈的叹了口气。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冷锐撇了一眼明永康:“说白了吧,就是你这个当主帅的太软弱。”
明永康一听,带着错愕的神情看向冷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东南明家,以武立族。”冷锐一脸傲气地抬起头:“曾几何时,明家祖辈豪气冲天,喋血沙场,为国征战,无论是抗倭还是剿匪,均是抛头颅洒热血,一腔铁血豪情,雄风万丈。”
“如今到了你明永康这一代,倒是都成了软脚虾,成了任人欺凌的羔羊?”
闻言,明永康缓缓闭上了眼睛,苍老的脸上,满是无奈。
“且不说别的,单说这专款的问题。”冷锐掐着腰,深吸了一口气:“你可曾向统帅部透露半个字,又可曾向我透露半个字?”
“如果你明三刀不是软弱无能,那我倒真要怀疑,你明家上下是否真的如传言的那样,做贼心虚,被人抓住了把柄,才如此逆来顺受。”
“不是,不是的。”明永康猛地抬起头,直视着冷锐:“我们明家没有什么把柄,可是……”
“可是什么?”冷锐虚眯起眼睛:“今天你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你明家就得明白回话。”
“爷爷,您就说吧。”一旁的明崇雪,着急的看向明永康:“现在冷锐可是代表整个统帅部在跟我们谈话呀!”
听了明崇雪的话,明永康一咬牙,啪的一巴掌砸在大腿上,猛地站起身。
“冷帅,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那我也就不妨直言了。
“洗耳恭听!”
冷锐冲他点了点头,再次坐回到沙发上。
深吸了一口气,明永康转过身,直视着冷锐。
“近几年来,各方对东南明家的非议是越来越多,想看明家倒霉的人,也是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