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劝服封老
黄龙已经成功的凝聚了一次体内的全部灵气,并且释放出来,虽然没有达到激出体外的效果,但是也算是一个成功的开始。于是,他按照混沌诀上面的介绍,又一次的集中全部灵气。释放的时候,控制明确的行进路线,只让它们从右手的食指中间激出。
这样非常困难,因为他的经脉并不是很宽,所以灵气并不能迅速的向指尖冲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有微量的灵气达到指尖就停住了。
而更多的灵气却依然在几个穴道中凝结,时间拖长后涨的他非常难受。
黄龙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千百次的尝试,才能够有一点点进步,于是他就一次次的凝结灵气,并且让它们向手指尖冲去。
当天黄龙就练习了上百次,只不过收效甚微,除了在凝结全身灵气的速度上快一些外,并没有得到其他的收获。
黄龙也不气馁,知道已是半夜,就念动口诀离开了混沌园,休息睡觉。
第二天,他没有着急为孟大娘熬药,而是又仔细的研究了爷爷的那张药方,对里面的药材进行了微调,这才开始熬制汤药。
等着熬好后,他又去为孟大娘送药,针灸。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天,孟大娘觉得自己的双腿越来越热,黄龙非常欣慰,看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有明显的效果了。
可惜的是,她的双腿还是没有其他知觉,敲打或是针刺都感觉不到,看来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治愈。
另外黄龙的修行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他凝结灵气释放后,手指竟然有了一点点的反应。
他的右手食指尖,竟然有了一点点流动的气息,虽然用肉眼看不到,但是黄龙知道已经通了。
现在他激射出的这点灵气什么都干不了,但是黄龙知道只要继续的修炼下去,早晚有一天他能够用手上的灵气炼药,甚至是当做武器攻击别人。
而且就在昨天,黄龙服下了第三滴灵液。也就是说他已经得到了混沌园足足两个月,这两个月中他经历了很多。
先是送走了爷爷,然后考上了村医,又从潘大爷手中借钱买下了这所房子,还在珍姐的店铺里出售自己的药材。
特别是与陶文静偷偷确立了关系,这是最让他高兴的。文静是他小时候就喜欢的女生,没想到长大了居然真有机会与她在一起,也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吧。
黄龙已经10多天没有与陶文静联系了。因为现在那个小商店已经转给了陶文明,黄龙不喜欢他,上次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呢,所以不愿意去他的店里打电话。
别说打电话了,就连买东西黄龙都不愿意去,宁可让二林拿钱帮自己去买回来。
现在已是下午,黄龙正在院中清理着昨天从混沌园里挖出的药材,没想到陶文明的对象美美竟然来找他。
“黄龙,有电话找你。”美美站在大门口喊道。
黄龙一听就起来了,问道:“谁来的电话呀?”
“陶文静,说找你有急事,让你给她回个电话。”美美说完就走了。
黄龙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连忙锁上大门,快步走到了小商店。
陶文明正在店门口与大强子吹着牛皮,看到黄龙过来对他点了一下头就算打招呼。黄龙也没有说话,用手比划了一下就进了屋内。
美美拿过来一张纸,上面有一个号码,黄龙一眼就认出是阿珍店里的电话,说了声谢谢,就拨通了这个号码。
“喂,我找陶文静,请问她在吗?”黄龙问道。
“黄龙,是我,陶文静。”电话里答道。
“你说潘大爷出事了,他怎么样了,用不用我现在赶过去?”黄龙着急的问道。
陶文静说道:“没事了,刚才他很难过的样子,你明天过来一趟吧,他找你有点事情。”
说完,陶文静就挂了电话,黄龙想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看来潘大爷一定是没什么事,要不然也不会让他明天才去。
他刚想走,想起来已经不是文静的店了,打电话要给钱的,问美美多少钱。
美美说道:“打电话两块,接电话一块,一共是三块。”
“接电话不是不要钱吗?”黄龙顺嘴问了一句。
“我叫你一趟还不值一块钱啊?”
美美说完还指着电话机旁贴的一张纸条,只见上面确实写着通知村民接电话一元。
黄龙乖乖的掏出来三块钱递给美美,离开了这里。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和陶文明起冲突。
不是打不过他,实在是怕他给自己添乱。
回到了家,黄龙还在思索着到底有什么事情让自己去呢,就不能在电话里说明白一些?就算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你让潘大爷或是阿珍给自己打电话也行啊。
第二天一早,黄龙先是为孟大娘送了药药,又进行过针灸之后,然后就直接去的公路旁等车。
现在就是再急的事情,他也不想耽误为孟大娘治病。
到了县城后,黄龙首先去了潘大爷家中,结果发现潘大爷什么事情都没有,正在院门口与其他的老人下棋呢。
黄龙与潘大爷打了招呼,知道他没有事情后就离开了,他知道那就是陶文静要找自己,怕在电话里说话不方便,才推脱到潘大爷身上的。
他又去了奇珍药店,果然是陶文静正在等他。
“你怎么才来呢?”陶文静问道。
黄龙告诉她自己早上要先给孟大娘治病,她现在已经能感觉到一点温度的变化了,相信不久之后就能走路了。
陶文静特别开心,如果是真的话,不光是孟大娘与桂花高兴,所有黄龙的朋友也会高兴的。因为那样黄龙的名气就会传出去让很多人知道,桃花村除了黄郎中,又出了一个名医。
黄龙问文静叫他来有什么事情,文静悄悄的对他说上次说的找两个宣传的人物,她已经有人选了。
黄龙忙问她是什么人,陶文静就给他介绍起来。
第一个是一位姓封的退休老干部,在县城里名声极好,都知道他是一位仗义执言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