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漂亮的礼花
他们在郭亮家坐了一会就走了,因为郭亮家也要包饺子了,他们不能在这耽误太长的时间,免得误了文静妈包饺子看晚会。临走的时候,郭亮妈给田雨装了很多糖果和花生,将她的衣服兜塞得满满的。
陶文静又撇着嘴说自己的大姑偏心,郭亮妈笑着说不让她吃了,她已经太胖了。
陶文静心里一惊,难道怀孕的事被大姑看出来了?她也不好意思问,拉着黄龙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回到家后,文静妈已经将饺子馅儿都和好了,面团儿也揉完放在炕上醒着呢。
“回来了,快上炕里坐,一会儿咱们包完饺子,看电视晚会了。”
她将几人拉到炕上坐着,又拿出了大枣柿子饼等零嘴儿给他们吃。他家的条件比较好,能拿出各种小零嘴儿吃,其他人家一般都没有这些东西。
几人少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包饺子,今年因为人多,陶家英没有伸手,而是出去找地方玩儿牌了。
黄龙疑惑的问道:“吴瞎子不是不开牌桌儿了吗,还有地方能打麻将呢?”
文静妈答道:“过年了,这几天不少人都玩。你大叔可能是去孙天家了,他家小乔回来后就张罗了几张桌子,叫大家都去她家玩,一天也能收个几十块钱。”
黄龙点点头,他知道小乔早就回来了,但却不知道她竟然接过了吴瞎子的事业,在家开起了牌桌儿。
可能也就是过年这几天,平时要是天天玩儿的话,会有人过来查她的,现在对这事儿管得非常严。
饺子一共包的是两种馅儿,今晚上吃的是牛肉萝卜馅儿的,另外还要包一样猪肉酸菜馅的,是留着明天初一早上煮的。
陶大婶儿揉面团儿,黄龙主动的抢过了擀面杖,他要负责擀皮儿,让文静和田雨包饺子。
人多就是快,很快牛肉萝卜馅儿的就要包完了,陶大婶儿连忙说道:“文静,快去找几块糖,再将钢蹦儿洗几枚,咱们包几个钱的和糖的。”
陶文静最喜欢干这事儿了,她麻利的去找了一把糖,还有十多个钢蹦儿,洗干净后拿了回来。
“拿这么多干什么?钢镚儿有两三个就够了。”陶大婶疑问着说道。
“原来就咱们三人,放两三个就行,今年不是人多了吗?就多放几个,让人人都能吃到钱,来年都有一个好光景。”陶文静笑着说道。
文静妈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这孩子呀,怎么不把每一个饺子放一个钢蹦儿?要的就是一个好彩头,多了那还能灵了?”
陶文静不听妈妈的话,和田雨一起,给牛肉萝卜馅儿里面分别放了5颗糖和5枚钢蹦儿。另外在明早的那猪肉酸菜馅里,也放了5颗糖和5枚钢蹦。
陶文静笑哈哈的说道:“我包的有记号儿,我指定能吃到有钱的。你们也想要的话,就记得要多吃啊。”
黄龙也是小孩儿心性,不服气的说道:“我才不信呢,咱俩比一比看谁吃到的彩头多,输的要受罚。”
“一言为定,输的罚点什么呢?”陶文静愉快地接受了挑战。
黄龙看了看陶文静,眨着眼睛说道:“输的就罚要听赢的人三件事儿,不许抵赖。”
两个人为了保证赌约成立,不仅找了田雨做公证,甚至还拉钩上吊盖了戳,说谁都不许反悔。
陶大婶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为他们有这么好的感情而开心。
几人刚将面板收拾利索,电视里的晚会儿就开始了,他们连忙坐在电视跟前,兴高采烈的看起了春节晚会儿。
歌声唱的动听,舞蹈让人陶醉,相声小品惹的人哈哈大笑。高兴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外面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偶尔还夹杂着礼花,非常的漂亮。
黄龙看了看表,已经9点多了,去年他和爷爷这个点儿已经开始煮饺子了。但是今年爷爷去省城和大叔他们共享天伦之乐,自己也找到了文静,有了新的生活。
没一会儿时间,陶家英就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
“陶大叔,收获怎么样?”田雨笑呵呵的问道。
陶家英高兴地说道:“赢了30块,为来年开了个好头儿。”
“她爹呀,我也烧火煮饺子了,你领他们去放炮吧。”文静妈说道。
陶家英却说道:“往年都是我放炮,今年不是黄龙在这吗,哪还用得着我?我帮你烧火,让他们年轻人去放吧。”
陶文静一听,高高兴兴地拉着黄龙去了西屋,竟然找到了四盒儿大礼花,还有五六盘鞭炮,都是正宗的啄木鸟和大地红。
“我要看礼花,我们出去放礼花。”陶文静叫黄龙把鞭炮箱子抱出去,她要都给报销了。
陶家英连忙喊道:“等一等,给我留点儿初五和正月十五放的,可别一下都给我放光了。”
陶文静吐了吐舌头,叫黄龙留下了两盘鞭炮和一盒礼花,其余的都给搬了出去。
“田雨,咱们站在房檐下,免得让炮屑给崩到。”陶文静提醒着田雨,她们躲在黄龙的身后十来米的距离。
黄龙先是放了两挂鞭炮,在轰轰的噼啪声中小院里非常的热闹,红色的炮屑飞的四面都是,呛人的烟味熏得人直咳嗦。
“行了,还是放礼花吧。”陶文静觉得嗓子不舒服,喊着黄龙。
黄龙答应了一声,拿出来一盒礼花,摆好之后就点着了,然后迅速的跑到了她俩身边。
陶文静兴奋的拉着黄龙的胳膊,等待着漂亮的礼花在空中闪亮,满脸的期盼。
黄龙看着她的笑脸,心里美滋滋的,紧紧的抱着她。
“嗖!”第一个礼花球飞上了天空,嘭的一声炸开了,红色的亮光闪耀在了桃花村的上空。
随后就是黄的,绿的,紫色的礼花在空中炸开,色彩绚丽,点缀着黑夜的天空格外的漂亮。
全村里舍得花钱买礼花的人家非常少,像陶家英这样漂亮的礼花就更少了,看到他家放了礼花,很多的小孩子都向着他家跑来。
“放礼花了,快去看呀,一会没有了。”
“二蛋,陶大伯家又放礼花了,快点跑!”
呼朋引伴的小孩子们在村里叫喊着,飞奔着,向着陶家英家集合。而更多的村民则是都站到了屋外,看着黄龙放的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