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时2
金榜题名时2
书院的人都相信钟逾会中进士,因为她在灵均书院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没人敢瞧不起她!
若是她都不中,书院旁人都不用中了。
只是谁都没想到,她居然是进士榜榜首!
书院的夫子笑得合不拢嘴,进士榜榜首啊!天大的荣耀,属于钟逾,同样属于灵均书院,明年不知多少优秀学子又将慕名前来。
书院其他学子纷纷恭喜钟逾拿下榜首,不过很快,他们的注意力就分散开了——
那礼部官员报完各科三甲,也贴完了黄榜,快速的闪到了一边,似乎一刻也不想在南墙下过多停留。
他这样的行为是明智的,那官员一走,众多学子蜂拥而上,只为挤到榜前查看自己的名字。
灵均书院也不例外。
钟逾作为三甲之一,好处是不用挤这个“热闹”。
她从礼仪部的大门逃出去,来到外面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春闱是完了,可是后面还有许多流程……
自从春闱结束,钟逾我没体会过“忙”的滋味,这下,她是真的忙起来了。
她要拜谢同行的恩师、去礼部拜谢考官。
不仅她拜访别人,别人也来拜访她,因为她是进士榜榜首,想结交她的人很多。
钟逾不得不调动自己的情商应付了一批又一批拜访者。
接下来,有最后一场考试,殿试。
进士榜前五十人会再一次齐聚一堂,由皇帝亲自出题。
若是得了殿试前三名,那便是状元、榜眼、探花,此为一甲,皇帝将为这三人当场授官。
其余进士若是想为官需再考出名次,择优入翰林院,此为二甲。
再剩下的进士则与没有进殿试的同为三甲,送入礼部,分派官职。
三月十五,殿试的日子到了。
进士一同入宫。
钟逾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跟其他同院且考上进士的学子去赴考。
一路上,许多同行学子都在悄悄观察着皇城的建筑,除了部分朝京的高官子弟,剩下都是第一次来。
皇宫真担得起雕梁画栋、琼楼玉宇这些词……这并不能惊艳到钟逾,她上辈子一直待在各种影视城,有时取景名胜古迹,各种地方没少去,她看这里的心情和以前买门票进景区的心情没多少差别。
唯一的差别是规矩,皇宫规矩是真的多!
钟逾不能乱走、不能乱动、不能乱瞟,跟着人潮老老实实来到金銮殿,这是专门举行各种典礼的宫殿,比如登基、册封、大婚、殿试……
大殿上,几十人无一人发言,安静得不得了。
所有进士都低着头,不可以主动往上看。
“皇上驾到——”一道尖细的男声响起。
进士们纷纷行礼:“参加皇上!”
沈祁然发话道:“众卿免礼!坐下吧!”
站了半天的进士们终于可以坐在一开始就准备好的桌案上,趁此机会,钟逾扫了一眼皇帝,凭着自己极好的眼神看清了皇帝的模样——
对方头戴彩珠十二旒冕冠,身穿黑红色的日月龙衮服、手持玉镇圭,相貌端正儒雅有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头发半白,年纪得有五六十了吧?
只是一眼,钟逾收回视线。
殿试并不像春闱那样将题目写下来,让学子随时看题,这里就是听皇帝念……
而皇帝的题目是他早跟其他亲近臣子商量过的。
这就考验学子们的记忆了,一人一套笔墨纸砚,全神贯注听完皇帝的提问,伏案答题。
第一题,晋国多个州府流氓久蔓、匪寇肆掠,可有安国平乱之道?
第二题,晋国商人富甲天下,百姓赤贫、国库也没多少积蓄。国家现在不能太过抑制商人,因为抑制商人少了这份收入就不能给北方胡桑上供……如何平衡国库、百姓、商贾的收益?
……
得亏钟逾记忆不错,皇帝几道题都被她记住。
她一边思索一边颅内吐槽,一边还在纸上写策论。
比如第一题,流氓为什么久蔓?
其中一点自然是朝中政策放纵土地兼并,导致农户无田无房。
为什么匪寇肆掠?无田无房的人不能考吃空气活,总要找一条活路,人为了活下去能做很多事,其中一条就是当土匪。
其实这也跟第二题息息相关,政策之所以这般放纵土地兼并和商人也有关系,晋国最值钱的农作物是茶叶、生丝,商人一家家收农人的茶叶生丝是很费事的,还不如让大户兼并土地集中种植,再倒卖给商人加工,或者有些商人直接自己并田雇农种植。
现在晋国不仅养自己,每年花大量钱粮上供给北方胡桑,今天若说要晋国商人还地于民,那是不可能的。
话说回来,不是所有农户都是被迫将土地交给别人兼并,还有大批农户是自己主动弃田跑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