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懒得管
神仙懒得管
走上山路,钟逾下马,同时放慢了脚步。
已经过了午时,她在外面跑了这么久,正好饿了,于是拿出馒头边走边啃着。
等钟逾慢慢啃完两个馒头,她离青云寺已经不远了。
最终,她还是赶在未时以前回到青云寺。
钟逾先是将马还了回去,然后回房喝了些水。
秋日的阳光温和,寮房外丫鬟婆子难得赋闲,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嗑瓜子。
钟逾搬了一把凳子在屋檐底下,拿出自己先前买的《梁武帝书》翻看着。
这本书的语句不似《礼经》那般晦涩,但也不是古代白话小说,所以她看得有些慢。
不过,钟逾已经对前朝的梁武帝已经有了些了解。
梁武帝原先是皇帝的第三位公主,前朝并没有公主继位的先例,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历史上本就没有公主继承过大统,因此,梁武帝的上位之路可谓血腥——她的兄弟全死了,每个人的死或多或少都与她有些关系。
上位之后,梁武帝为了改变王朝内部严重的门阀兼并开始了更加血腥的改革,为此她重用酷吏,无数门阀贵族成了梁武帝执政时期的亡魂。
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杀完人梁武帝进行了税制改革、土地再分配,她在位十年,竟然做到了耕者有其田——钟逾看见“耕者有其田”几个字,心里却明白,这是无数王侯将相、圣人先贤在小农经济的古代所追寻的目标。
除了以上改革,梁武帝还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便是让女子上学、予以女子参加科举的以及做官的资格。
在此之前,女子做官只能在宫内做女官,但梁武帝在位期间无论男女,能者居之,所以梁武帝时期出了不少女官,甚至有过一位女子官至丞相。
这条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女子做官,尽管比起当年梁武帝在位期间女官数量可以忽略不计,能做到高官的女子更是几乎没有……历史总是如此,女子为官对于这个时代显然太超前,但现实的分工从未改变、思想更没变,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所以梁武帝一死,即使制度不变,做官的女子越来越少,经历了一轮朝代更替,听说朝堂已经在考虑取消女子读书科举的资格,历史的车轮快要倒回去了……
前十年虽然梁武帝和官宦与贵族发生了许多冲突,但总体来说她的地位是稳固的,一方面是兵权被她掌控,另一方面则是改革的成功使得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贵族门阀就算想找茬也只能骂皇上“行事残暴”。
若只是改革,梁武帝恐怕就不会被冠以一个“武”字,她被后世称为“武帝”的原因当然是——开疆扩土。
在天下太平、物产富饶、国库充裕的时机,梁武帝开始扩张疆土。
她先是出兵西域,收复了骚扰大梁几十年的西域六国,然后南下剿灭海寇、收复海湾岛,西域丝绸路、海上丝绸路前后打通,大梁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
钟逾一看就是一个下午,完全没注意到天色。
直到翠花过来问钟逾:“九姑娘,天都要暗了,你想这时候吃还是晚点吃?我去拿。”
钟逾放下书,擡头道:“可以,要是有豆腐,帮我弄些豆腐来。”
她要多补充蛋白质,保证自己长高!
翠花答应:“好!”
“等一下!”钟逾又叫住她,“江恒烟还没回来?”
她早上就看见江恒烟去观音殿跪着了,难不成真跪一天?这未免太无聊了?
翠花道:“七姑娘酉时三刻才会回来。”
钟逾“哦”了一声,说:“那麻烦你帮我拿些吃的吧。”
翠花走得快,回来的也快。
没多久,翠花就端着一个托盘过来。
寺庙的晚饭很简单,盘子里一个红薯、一碗青菜豆腐汤、一碗米饭。
钟逾端起碗一番风卷残云,食物颗粒不剩。
翠花看钟逾吃这么快还小小惊了一下,本来在江府她都觉得最近这位九姑娘吃饭食量变大速度变快,想不到,来了寺庙后更快了。
翠花也就心里有想法,嘴上什么都没说,默默将盘子端走了。
钟逾后面的时间依旧是自由活动,她吃多了就想出去散散步,于是就在寺庙内部开放的地方慢悠悠走着。
不知不觉间,钟逾路过了观音殿。
钟逾擡头看天,她估计已经是酉时过后,甚至可能已经过了三刻,也不知道江恒烟还在不在观音殿。
她走到观音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门后很安静,像是没人似的。
“江恒烟?你还在里面吗?”
里面终于发出一道微弱的女声:“我在。”
“你怎么了?”钟逾觉得有些不对劲。
“我就是没力气……”江恒烟在里面虚弱的说。
钟逾尝试着推了推门,而门一推就开了。
她一眼就看见江恒烟没坐在观音前的蒲团上,反而坐在地上。
钟逾走上前问:“你怎么了?”
江恒烟:“跪久了,一起来就摔了,腿没有知觉。”
“能起来吗?”钟逾对她伸出手。
江恒烟握住钟逾的手,试着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