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0.第2306章
第2306章
阿斯加德也是有电影的,只不过并不发达而已。
没办法,人口太少。整个阿斯加德加起来也只有几百万人口……这点人口,想要发展娱乐业确实有点够呛。在娱乐产业的广阔版图中,部分产业展现出显著的人口规模效益,其产业效益与人口数量呈现出紧密的正向关联。电影、电视、歌曲以及娱乐书籍等产业便是典型代表,它们的收益、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通常与社会人口数量成正比。即社会人口数量越多,这些产业所获取的收益往往越大,自身价值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为可观。
以一部电视剧为例,其投资总额在前期基本确定。在此情况下,电视剧的收益与观众规模呈现出直接的正向关系。观众规模越大,意味着广告投放量可能增加、版权售卖价格可能提高等,进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时,电视剧所承载的文化传播、价值观引导等社会价值,也与人口数量成正比。更多的观众观看电视剧,使得这些价值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一首流行歌曲的收益与歌曲的流行人群规模大小息息相关,流行人群规模越大,歌曲的下载量、播放量、演唱会门票销售等收益渠道所带来的收入就越高。而一首优秀歌曲对社会的贡献,无论是在情感慰藉、文化传承还是激发社会共鸣等方面,都与接触歌曲的人群规模呈正向关系。接触歌曲的人群规模又与社会人口规模紧密相连,人口规模越大,理论上接触到歌曲的人数就可能越多,歌曲的社会价值也就越能得到充分体现。
本好书的价值,无论是文学价值、思想价值还是娱乐价值,都与阅读人群规模成正比。阅读人群规模越大,书籍所蕴含的价值就越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可。同样,好书的收益,如销售收入、版权衍生收益等,也与阅读人群规模正向相关。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如社会文化氛围、教育普及程度等相对稳定时,阅读好书的人群规模与社会人口规模成正比。这意味着,人口规模越大,潜在的阅读人群就越多,好书的价值和收益也就越有提升的空间。
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在拍摄前期基本确定,而其盈利情况则与观众规模紧密相关。观众规模越大,电影票房收入就越高,同时还可能带动周边产品开发、版权售卖等其他收益渠道的增长。此外,一部优秀电影在传递文化、引发社会思考、推动艺术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或贡献,也与观众规模成正向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如电影市场发展相对稳定、宣传推广力度相似等,观众规模与社会人口规模成正比,即人口规模越大,电影的潜在观众群体也就越大,其实现商业成功和社会价值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娱乐产业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标志。部分娱乐产业所具备的显著人口规模效益,成为人口规模效益的重要体现领域。而且,社会发展程度越高,这类具有人口规模效益的娱乐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进一步凸显了人口规模效益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其地位在逐渐提升。
说白了,娱乐产业需要人口作为支撑。
也许有人抬杠,说香江的人口绝对比阿斯加德少,为什么别人的娱乐业那么发达?
这种就是强行抬杠了,首先,香江本地的人口的确很少。但香江的娱乐业并不是只局限在当地啊!
香江娱乐业可是面向全世界华人的。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海外华人的祖籍大多数都是粤语区的,香港又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海外华人想看乡音都是通过香港媒体,tvb制作的电视剧会播放到东南亚、澳洲、美国、加拿大、欧洲的中文频道(央视的外语频道才几年)。
为什么说香江出了很多巨星?因为影响力的确遍布全球华人。以黎明为例,1992年第一次举办个人大型巡回演唱会,首站并不是香港的红磡体育馆,而是20场美(国)加(拿大),然后才是红馆,东南亚,欧洲,1992年底巡回到了北京。
阿斯加德人口少就算了,关键是覆盖范围也很小。
阿斯加德麾下九大世界,除了地球人口爆棚之外,其他的人口都不咋地。
华纳海姆人口倒是比阿斯加德强得多,但他们更加分散。
光明精灵人口也远超阿斯加德……但别人都是极端环保分子,光看看山啊水啊之类的,就足够兴奋了。压根不怎么看电影之类的东西。
至于其他世界,不是死亡世界,就是蛮子遍地,压根没有娱乐产业需要。
所以啊,阿斯加德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条件。
但阿斯加德还是有电影。
不过,希芙觉得,再精彩的电影,都没办法和眼前的这些相比。
全沉浸式观影。
听说地球有什么4d电影。
4d电影(或四维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和周围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但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四维空间。4d电影通常是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拟引入3d电影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剧情紧密结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装备,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让观众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电影带来的全新娱乐效果,身临其境,惊险、紧张刺激。
甚至于,连5d电影都没办法和这个相比。
简单的说5d电影就是让观众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动感电影的背景和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达到最强大的逼真感,能够放大周围环境的真实感:观众能置身“闪电、烟雾、雪花”中,在“火焰”前有灼热感,海浪扑身时会“湿”了衣裳。体验下坠、震动、刮风、下雨、扫腿等全新的真切感觉。通过独具特色的景观装饰、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三维图形图像动画技术,实现现场观众与银幕虚拟角色的实时互动的电影。作为在4d影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影艺术表现形式,5d电影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仅可以“触摸”到电影中的物体,还能“遇到”刮风、下雨、雷电等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妙趣横生。5d电影集多种高新技术大成,让观众最大限度模拟体验现实场景。5d电影是极好的科普设施,让观众身历其境体验太空漫游的乐趣,到白垩纪与恐龙亲密接触,到海底世界畅游……比如,在观看5d电影时,如果影片内在播放下雨的场面,我们所做的环境特效便能让观众感到有雨淋在身上,电影中刮起了风,观众便同步感觉到有风吹来,电影中起了雾,观众也感觉到有雾在身边弥漫……
希芙现在观看的就是格尔本身的经历。
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
甚至连两人的心理活动都能被希芙察觉。
太特么厉害了。
同时,希芙也确定,格尔之所以那么疯狂,一方面的确是因为身世悲惨,被现实压迫的扭曲变态,另外一方面,就是那把黑死剑!
那玩意有问题!
实际上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觉得那把剑有什么特别的。
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格尔这个人身上,从而忽视了黑死剑。
以前大家都觉得格尔是狗屎运,随随便便碰到一把神器……之前希芙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回过味来了……神器哪那么好碰到?
整个阿斯加德,神器听起来很多,可实际上真正会被拿出来用的神器真的很少。
一方面神器的确很稀有,阿斯加德万年来的积累,也只在奥丁的宝库之中有一些。至于其他地方,压根没有!
其次,神器都是有脾气的。
比如托尔雷神之锤,在奥丁下咒之前,雷神之锤也不是谁都能使用的。不是不让,而是压根用不了。
再比如奥丁的永恒之枪,这把神器要求更是严苛,只有王室才能使用。(洛基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他的确是王室,至于永恒之枪为什么能区分……那谁知道呢?神器,就是牛逼!)
总之,神器稀少,脾气还不好……至少在格尔之前,希芙还真没听过谁特么会随随便便就能捡到一个神器。
要知道,神器这玩意的诞生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不是材料好,手艺好,就能制造出神器的,那玩意完全看脸,运气好了,一个学徒都能制造一把神器,要是运气不好,就算是大师也没办法制造出神器。
矮人是全宇宙手艺最好的锻造大师,可即便如此,他们这么多年了,制造的神器都是有数的。
压根没多少。
现在希芙明白了,压根不是格尔捡到了神器,而是神器选择了格尔!
这东西一直在蛊惑格尔!
难怪,希芙在遇到格尔之前,得到相关的情报都是格尔是个十恶不赦的疯子,可在接触之后,发现格尔不仅不疯,相反还非常的淳朴,甚至还有点弱……这个弱不是指战斗力之类的东西,而是性格。
他在和希芙混熟了之后,非常自然的就把自己放在下位,什么事都习惯性的寻求希芙的建议。
希芙本质上并不算一个强势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托尔那个小团体里地位那么可有可无了。
可即便如此,她依然能够轻松的拿捏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