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伐赵(七)
赵奢出征前。将马服山的三十万大军,分为五部。
也就是五军。
前、左、右、中、后。
他先令前军的骑兵,持少量辎重,先行抵达浊、露,占据先手。
毕竟,从邯郸出发。
翻越太行山的路程,就比周军更快更近。
先到,也是很正常的。
随后。
赵奢留在武安,安排辎重粮草的同时,让左、右的徒卒,抵达涉县,打通大路,并且又运了一部分辎重前往。
在得到柴沙的求援信后。
左、右两军的军将,便立刻出发。
直至今日,才翻越太行山,抵达浊县。
可谁知。
一来浊县才发现。
柴沙的十万骑士,如今却只剩下三万人了。
粮草虽然充足,但大家都是狼狈不堪的样子。
而且,由于不断的收缩防御。
浊县的外墙垣已经被攻破。
只能退守内城郭。
瞩目望去,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一块块硕大的巨石,将墙根附近的茅屋和土屋砸得稀碎。
“我已让浊、露二县的国人,退守襄垣和铜鞮,若你们还不来,我们也要退出去了。”
柴沙在军帐之中,面见了左右两军的军将。
其中一人,是赵括。
没错。
赵奢之子。
日后纸上谈兵的赵括!
他现在还非常的年轻。
但要说他的军将,倒也还没那资格。
赵括是跟着左军的军佐,前来学习,开拓见识的。
而赵奢,身为赵国公卿。
他的儿子,也有资格被称为‘君子’。
“原来是赵小君子到了。”柴沙一愣,连忙对赵括行了一礼。
赵括今年还不满十岁。
但已经是彬彬有礼。
听邯郸的大夫们说。
赵括在公室学府之中,表现上佳,而且很有才能。
他的父亲赵奢,也在利用这次的战争,让赵括前来,将知识变成实践。
见过赵括后。
柴沙又见了左右两军的军佐。
一人叫彭元。
一人叫巢盖。
都是与柴沙一般,乃是赵奢亲信。
而这两人,也是门客出身。
赵奢身为公卿。
族中自然有不少才干。
而彭元、巢盖、柴沙这三人,便是其中出类拔萃之人。
“敢问两位军佐,上将军何在?”
彭元回了一礼:“上将军已从武安出发,正在前往涉县,我们接到了你的求援信,因而先行抵达。”
巢盖也问:“柴军佐是不是得跟我们说一说目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