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楚军二十万,殿下烹越臣
这时。闫鹏迈出一步,道:
“大王,臣下愿意再度出使周国,暗中调查天子赈济明细,以及周国货物生产的具体情况!”
齐王想了想。
田文急忙道:
“此举甚好,闫鹏出使,既可缓和我大齐和周国之关系,也能长期驻留在周国,调查周国货物源头明细,两全其美。”
齐王冷哼一声,“可那天子,并未将寡人放在眼里,若再行欺我使臣之事,又如何为之?”
闫鹏:“臣下自不会做出任何有损大齐尊威之举!”
田文也道:
“如今,周国的罐头和大米如此好卖,与周国盟好,有利无弊,大王不可逞一时之气。”
齐王叹了口气,“也罢,闫鹏,寡人就让你出使周国!”
“诺!”
……
楚国使馆。
冯光正坐在屋中看书吃饭。
这几日他并未得见楚王。
全因天子有令,赠楚王,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更能让楚王铭记。
于是,他吩咐舍下。
待楚王钱粮前运后,再行筹划会面一事。
果然,有一奴仆前来禀报。
“冯大人,楚王号集钱粮,已运至前线!”
冯光放下竹简,淡定问道:
“钱几何?粮几何?楚王可有捉襟见肘之象?”
那奴仆想了想,道:
“此次运粮伐越,楚国足备了有十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并未见其捉襟见肘,因为筹粮十分迅速,各地响应,未见拖延。”
冯光笑道:“那就不急,继续等!”
“诺!”
……
越国自勾践王即位后,改革图变。
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不是说说而已的。
当然,这句话还是太夸张了。
有记载,越王发兵,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习流便是水军。
教士是步军。
君子乃王殿亲兵,禁卫军。
诸御则是车兵。
越国因为环境问题,无法培养骑兵,江南地带,崇山峻岭,到处都是山林水泽,骑兵根本无法发挥其作用。
这种军制沿用至今。
越王无疆扩充了军备。
去年伐齐时,足有六七万人。
别看人少,个个精兵。
无疆王时期,越国有人口六十万,钱粮国力,皆不及齐楚。
但越军实在太过凶悍。
几万人在琅琊以北与十数万齐军打仗,也把匡章累的够呛。
如今楚国发兵则有二十万。
熊槐欲铲除后患,动用了六成以上之国力伐越。
两军在战场上拼杀,浴血奋战,不分胜负。
其领军者,乃将军唐昧、景缺。
这都是司马上柱国昭阳的旧部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