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韩魏周积极备战,引秦王忌惮
合纵连横,从未成功过,问题就在各国不同心,各怀鬼胎。相信韩王和魏王也是这么想的。
应当有个万全之策,以牵制两国,壮大周国的声势才行。
“如今,我周国衰微,为诸侯们所蔑视和小觑,秦若出兵伐韩魏,这一战,务必要打出我周国威势,增加手里中的砝码,只是,还需想一个万全之策,毕竟,七十万大军的调度和统合,不是那么容易的。”
赵累想了想,“可遣使入韩魏,将情况言明,让韩王和魏王早做准备。”
“嗯,命徒稽赴魏,粟麻赴韩!”
“诺!”
……
徒稽,几番出使魏国,早已轻车熟路。
入的魏国境内,抵达大梁后,没有急着去见魏王,而是转身去见了魏相魏齐。
“秦盟楚,意在稳定后方,天子预测,秦国可能会在明年出兵伐魏韩,丞相大人,我们需早做准备啊。”
魏齐也是十分凝重,见状问道:
“楚国本与齐国又盟约,如今转而盟秦,齐国难道不会说什么?”
徒稽:“前段日子,齐相田文入楚,也不知楚王对他说了什么,竟打消了齐国的怀疑之心,我们认为,楚国应该不会轻易发兵,但秦国必会发兵!”
魏齐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
之前攻打越国,楚国承蒙了天子之情。
后来赠送了瓯越、闽越一块飞地给天子,两国关系目前来说其实还不错。
秦国发兵伐韩魏,楚国因为不想和齐国太早撕破脸皮,应该不会出兵助秦。
更有可能,楚国会坐岸观火。
本来秦国就很强。
以一国之力伐韩魏,本就手到擒来。
秦王深知。
就国力而言,韩魏加起来都不够秦国看的。
但现在却有所不同。
有天子背书,加上能从周国取用粮食,韩魏的后援问题也就没有了。
魏齐想了想,问道:
“敢问天子可出多少大军抗秦?”
徒稽伸出两根手指交叉,“十万大军!天子承诺,将以粮食援助韩魏抗秦的战争,消除韩王、魏王的后顾之忧。”
其实是三十万。
但徒稽又不傻,怎么可能说出真实的数字?
魏齐呵呵一笑,“天子可有条件?”
“自然,此战需天子主持,统领调度大军,战后若胜,周国利益为先,韩魏利益在后,同时,周国兵器甲胄不足,还需韩魏相助增援。”
魏齐想了想。
这是个可行的计策。
当然是谁出力大,最大的利益就归谁。
“那么,若此战输了,又如何?”魏齐继续问道。
徒稽:“一应损耗,自有周国承担,不会耗费韩魏一粒谷粟!”
“好!本相这就上禀我王,若秦王东出,韩魏周理应联合作战!”
……
打仗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粮草是第一大要素。
如今,有天子承诺招担保,联军一应粮草有周国承担。
魏王和韩王自然直接就同意了。
而周国缺乏的兵器甲胄,则由韩魏打造了十万副,运送至王畿。
如此。
姬延所缺的十万人兵器甲胄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十万大军,皆可装备齐全的上战场。
姬延深知,他的大军中,也有秦人。
有一些秦人,生活不下去才来周国讨口饭吃。
若真的打起来,这些人不一定会响应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