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金玉堂
听到冯志远这么说,杜江也搓着手有些等不及的说道:‘是啊,我就等着那一天呢。’听到这里,张扬顿时感觉怪怪的,怎么感觉这两个人,好像在盼着人家老头嗝屁一样?
虽然他们两个都有点仇视赵建国,但是张扬毕竟现在要去追查这鼻烟壶的下落,而且又不能得罪眼前的两位,于是就直接绕过了这个话题,看着他们两个说道:“既然这样的haunted,那不知道两位能不能替我引荐一下,去见一下赵建国老先生。”
听到这里,杜江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张先生,这件事情你就放心吧,包在我们两个身上了。”
而冯志远也是看着张扬说道:“张扬先生,您在海州的古玩界可谓是久负盛名,就算那赵建国肯定也是听说过的,现在再加上我们两个人的担保,想来在他那里探听点消息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听到这里,张扬就激动的看着两个人说道:“这样的话,就麻烦两位了,如果二位现在有时间的话,能否陪着张扬走一趟?”
杜江本来还想在家设宴请张扬吃顿饭呢,但是看着张扬那副着急的样子,他也只好作罢,看着张扬说道:“好,既然张先生这么着急的话,那我们就陪着张先生去见一下那老头。”
三人说定之后,就来到了楼下,张扬开上车子,载上冯志远和杜江两个人,向着帝都国际小区外面驶去。
驶出小区之后,张扬就在杜江的指示下向着海州市的西南方向开去,这个方向正好是海州市南沙区的所在。
南沙区作为海州市最大,也是最老的城区,向来都是鱼龙混杂,虽然现在整个海州市的经济重心正在逐渐的向新兴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转移。但是因为南沙区也牵扯着大量的老企业,所以现在南沙区依然是整个海州市最为繁华的城区。
除了一些新老企业之外,这里的古董交易也算是海州市最为多的,而且尤其是在南沙区的老城区之中,有着一条长长的古董街,叫做金玉堂。
这里是南沙区最古老的古董交易集散地,一整条街长达一千多米全部都是古董店,没有一家任何别的店铺。
而且每家古董店的前面,都还有一个小小的古董摊点,这些古董摊点都是一些没有店铺的小商贩在其他古董店门前租赁的地界,虽然看起来简陋一点,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奇珍异宝,有些人就专门喜欢在这种小地摊之中简陋。
所以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金玉堂只有一千多米,但是如果将这些小商贩的铺子也算上的话,整个金玉堂至少还要往外延展一倍的距离。
当然,作为海州市最大的古董店铺的瑰宝阁是不在这些店铺之中的,但是可能是因为冯家祖上的原因,所以瑰宝阁虽然不在这金玉堂街道之中,但是却依然成为了海州市最大的古董店铺。
他们来都金玉堂街头,就将车子停了下来,因为现在虽然是午饭时间,但是整个金玉堂街却依然是人满为患,在街上淘宝的人络绎不绝。
看着金玉堂街繁荣的样子,杜江看着冯志远调侃道:“老冯啊,你干脆把你那瑰宝阁也搬到这街上来算了,搬到这里来,你那店铺肯定能火爆起来的。”
听到杜江这么说,冯志远笑了笑说道:“我看还是算了吧,这条街的风格啊,不是我的菜。”
冯志远说的没错,他那瑰宝阁是真正的瑰宝阁啊,里面全部都是值大钱的东西,但是这里的东西,不管是外面小商贩摆的地摊,还是那些真正开店的古董商,他们手中的东西,看上一眼就知道真假参半,全部都是鱼龙混杂。
在瑰宝阁中做买卖,你只需要判断这古董的年代基本上就可以得出这古董的大体价值,就算和市价有差别,也绝对不会超过十万。而在金玉堂这种地方,就算你是火眼金睛,只要是看走眼一次,也有可能会赔的你倾家荡产。
所以一般有钱人都是喜欢去瑰宝阁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那里没有假货,买回去不会被人笑话。而一些没钱又想一夜暴富的屌丝,都喜欢来金玉堂这种地方,总想着用几百或者几千块钱捡一个几万几十万的漏。
所以虽然这金玉堂外面看起来的确是人流如鲫,熙熙攘攘的,但是整条街的交易额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他们三人走在这金玉堂的街道上,看到人群中有不少的混混都在各个地摊上挑东西。
冯志远算是海州市古董界的掌门人,而杜江又是一个喜欢玩古玩的上市公司大老板,因此在古董界,这两个人的人气很高,基本上搞古董的都知道他们两个。
因此看到两个人亲自下驾到金玉堂来逛街,那些摆地毯的小商贩都有些激动,纷纷的和他们打着招呼,但是当看到两人中间夹着的张扬的时候,众人都有些意外。
因为他们实在是想不起这个年轻人是谁,好像在他们古玩界并不太出名,但是三人行走在街道上,冯志远和杜江两个人走在两边,张扬走在他们两个人的中间,这尊卑差别很明显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众人都觉得张扬绝对是某家公司的小开,要不然让冯志远和杜江都要尊敬的人,整个海州市应该也很难找到几个。
就在他们三个人经过一个名叫做“玉石堂”的古董店的门口的时候,杜江和冯志远两个人看了看张扬,冯志远就看着张扬说道:“张扬先生,您现在门外稍后,我们两个进去打听一下赵建国今日的行程。”
这玉石堂不是别人的店铺,正是赵建国的店铺,赵建国在整个金玉堂有着十多家的古董店,而且不管刮风下雨,基本上赵建国每天都会将他的古董店巡视一遍,然后将今天刚收到的称心合意的新品收入自己囊中回家把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