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九章地下水渠
一时间,吵杂声复起,闵兴亦步亦趋。眼角的视线瞥到天空浓云密布,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渐渐放慢脚步,缩在人群后面,待到大队人马离开了视线,闵兴迅速转过身,撒开大步奔下阶梯。
对于地下水渠,闵兴充满了好奇。虽然决定选择在地上战斗,他也想去探视一番,心里也好有个数。
台阶下面的地下室一片幽暗,刚刚步入其中,闵兴便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条通道很长,想来楼兰沙漠干旱缺水,真正的水源必须深入到极深的地底才能寻到。
他一个人落后于大部队,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去找,才渐渐跟上了队伍。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烈金族能士本能地聚敛能量。
快速追了几步,闵兴很快就跟踪到了璀璨的能量源。
大家有意无意地催动能量,既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又为自身做好了防护。
闵兴咚咚咚地跟上,黑暗放大了脚步声,引得队伍前面的一位长者向后看了一眼。
“你叫什么名字?”
匆匆跟上之后,闵兴朝对方笑了笑,长者上下打量,有意无意地问起了他的名字。
“晚辈闵兴,敢问前辈尊姓大名?”闵兴恭敬道。
老者稍稍收敛能量光芒,让闵兴看清了他的脸。
毫无疑问,对方自然是年龄阅历远高于他的长辈,毕竟在这座老城之中,闵兴已经适应了没有一人和他年龄相仿。大家都是前辈,于情于理,都要礼貌相待。
“路长风!”一个沙哑的声音回道。
眼前的老者慈眉善目,身形隐藏在淡淡飘荡的能量光辉中。闵兴从他的眉梢眼角中,读到了一抹恍然,看神情对自己这位年轻的修行者,路前辈已有所耳闻。
“所以,你主动选择守地下水渠?”
路长风转过身,踱步从容而行,口中淡淡问道。
“不是,晚辈只是好奇老城的地下结构,过来一探究竟。”闵兴微笑着摇了摇头。
“小心!”
眼前波光一动,路长风猛推一把闵兴,毫无防备下,闵兴踉跄后退了两步,淡淡的能量浮于表面之后,方才稳住身形。
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人都在聚敛能量,这使得他们的身形仿佛幻化成了一道道火把,将幽密的地下空间照得通明。
不知深入到地下多少米,此时,众人的脚下出现了一滩积水,水量差不多将半只脚埋没。更关键的是,闵兴发现这条浅浅的水流中,有东西在穿梭。
不知名的东西在水中走出了流线型,所过之处,蜿蜒滑动的背影如入无人之境。
水中发出滋滋尖锐声响,这东西的滑动速度越来越快,眼看着一道白芒划过,水中之物即将冲出水面。
“唰!唰!唰!”
闵兴下意识闪躲的同时,路长风已出掌相击。水中的背影飞溅而出,掀起一道道涟漪。从路长风手中传出的能量,让水中之物发出尖锐的嘶鸣。
一道道震惊的视线从四面八方投来,在灼热的能量消散之后,水中之物方才无力地坠落。整个过程,让闵兴触目惊心,可他却从头到尾没有见到水中之物的真容。
路长风的动作太快,留给闵兴的清晰定格,只有肆意飞溅的水花。
“什么东西?”走在前面的人纷纷向这里聚拢。
路长风左右看了看,伸手示意众人淡定。慌忙之中,终于有人发现了大家的手忙脚乱,互相提醒之后,絮絮叨叨的不安声响渐渐平复下去。
路长风蹲下腰,从水中捡起被他降服的水兽。
闵兴凝神一看,这水兽头部神似巨蟒,通体滑溜,雪白光滑的身体上闪电交错。即便被路长风攻击后气息奄奄,周身上下的余波仍旧在黑暗中不停激荡。
“水电白鳝!”路长风瞅了瞅,给出了结论。
“原来是水电白鳝,虚惊一场,大家不用惊慌。”
众人围在陆长风周围,认清他手中的东西之后,一个个如释重负,嗟叹连连。闵兴看他们的神情,想这水电百鳝应该不是什么危险的凶兽。
闵兴凑到路长风身边,看着他将手中的水电白鳝往水中一扔,随意地搓了搓手。
“这东西没有毒,攻击性不强,只是速度奇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看了
一眼茫然的闵兴,路长风语气轻松地解释道。
闵兴点了点头,淡淡地松了一口气。对于洪荒中的生物,他的认知非常有限,远不如路长风前辈这样经验丰富。
“其实,水电白鳝非常狡猾,一旦有人出现在附近,绝不会冒险现身。像这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现身,不管不顾疯狂逃窜。可见这地下的环境,出现了多么大的变动。”
和闵兴并肩而行,路长风感慨地叹息了一声。对于环境地变化,兽往往比人类更加敏感。
就像灾难爆发之前,能兽山脉的能兽往往最先感知到环境的变化一样,老城地底下的妖兽,也比他们这些能士提前感知到危险。
栖息地即将不适合居住,水电白鳝才会如此这般一反常态。
接下来,闵兴跟着路长风前辈探寻了几处地下水渠。风波尚未开始,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只有像水电白鳝一样的地下生物地不平静,展现了环境地微妙变化。
诺元苍前辈时而向众人叮嘱一番,大多是陈述他的预判,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危急情况。
众人听得很认真,诺元苍前辈展现出的才华和领导能力,让人心悦诚服。
他考虑到的方方面面,闵兴听来同样巧妙并且周到。
闵兴不禁在心中惊叹,难怪在场的能士们资历甚高,依然对他言听计从。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东西,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焦点。
“还请诸位恪尽职守,尽全力守住几个重要据点。另外,我认为压力不大的几个区域也布置了少数人看守。”
“到时候,若是重点区域压力过大,大家可以机动灵活,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增援压力较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