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查找原因
一个自然形象。所有的婴儿,全是攥着拳头出生的。从生物学角度讲,新生命需要爸爸妈妈以及大人们的爱。
或许,步根的猜测是对的。小人儿攥着拳头,就是攥着爱的需求。
步根做过这方面的试验。
对小人儿的哭闹,只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抱一抱,哄一哄,他真的就不哭了。
步根能够感觉到,小人儿在他怀抱里的那种满足。
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果在最初的几周,小人儿得不到应有的关心,长大后可能会内向、孤僻。
这个不是步根的个人感觉,是专门家的研究成果。
对小人儿的哭闹做出反应,不难。
“对症下药”。
帮小人儿把大小便排泄掉。
给小人儿乃水吃。
还有,给小人儿一个抚摸,就能使那种哭闹平静下来。
步根还注意到,小人儿喜欢与人交流,喜欢看人的五官,喜欢爸爸妈妈亲热切的怀抱和抚摸。
有研究证明,经常与爸妈面对面交流的小人儿,其认知水平要明显高于缺乏交流与关爱的小人儿。
步根留意到,小人儿与外界的沟通方式比较好玩。
小人儿会用眼睛不停寻找,会发出声音,会有讨好式的微笑,会不停的挥舞胖嘟嘟的手和脚。
随着日子的推移,小人儿给了步根和华莹越来越多的惊喜。
这天上午,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来到家中,做产后家庭访问。
医生给小人儿做了系列的检查后,称了重量,4400克。
看清楚小人儿现在的体重,想起出生时3970克的重量,发现了问题。出生一个多月,增加的体重才不到500克。这不对啊。
体重是反映小人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人儿营养状况、以及计算药量的重要依据。
从理论讲,小人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
步根儿子出生时量的体重是3970克。当时属于正常范围。
一个多月过去了,体重几乎就没有增加。
儿子的生长是不是出了问题?
步根说出自己的疑惑,问了医生,是不是喂养上有问题。
问话时,步根一反常态,语速比较的快。
女医生笑着回答了步根的问题。
步根这才知道,在常理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时段。
新生儿出生后的两到三天里,会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
这是因为,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并丧失较多水分。还有,初生时吸吮能力弱、吃乃少。
原来如此。
医生说:“这小家伙,还算好的了。有的比出生时的体重还低。这在临床上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医生离开后,步根上网去查了。
这才明白,新生儿到出生第三或第四天,体重会在出生的基础上减轻百分之六以上,甚至到十。
这种体重不增反减的情况,随着孩子吃乃量的增加,还有就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再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如果小人儿的体重下降明显,超过出生体重的百分之十以上,甚至,出生后第十天了,还没有回升到出生时的体重,那就是不正常。
一旦出现这种不正常情况,就应该找找原因。是喂养不当呢?还是乃量不足?或者是小孩生病了。
夜里,小人儿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哭闹。
在小人儿出生之初,步根还以为他不会哭。
那时,步根希望小人儿能够拼命地哭。
在步根想来,哭声或许可以证明小人儿的一切都健康。
步根企望儿子能够以最大的力量发声。
现在回忆起来,步根记得,小人儿随着他的妈妈从手术室回到房间里,一直没有声音。
这让步根暗暗地着急。
因为,华莹是高龄产妇。
之前,床位医生也打了这种“预防针”,并有各种预测。
步根虽然知道,这种预测是把丑话说在先,步根和华莹不会成为那个十万分之一的倒霉蛋。
祈祷是对另一种可能的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