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这孩子可怜
小人儿步印到了规定的时间,就想睡觉。“爸爸。我要睡觉。”
“好的。”步根立马给儿子整理铺。
种珏却不想睡觉。
“爸爸。我还要玩呢。”
步根哄着种珏,说:“丫头。听爸爸话,到了睡觉时间,是应该睡觉的。你不是想漂亮吗,只有睡觉好的孩子,才能够漂亮。”
“好吧。”种珏虽然答应了,却有些勉强。
小人儿步印和种珏在睡眠质量上,有不小的差别。
由于步根的精心照料,小人儿步印的睡眠质量,明显要高于种珏。
这可以从世界科教文卫组织给出的数据上比较出来。测量步印的数据,偏上。而种珏的数据,不理想。
就现在,出生早于步印的种珏,无论是身高,还是智力发展方面,都要次于步印。
这也难怪,种珏缺少大人的精心照顾。
杨琴虽然身为妈妈,却在照顾孩子方面,缺少应有的责任心。种良好呢,因为课题一个接一个,没有精力照顾到女儿。
种珏的睡眠,也就是由着她自己了。实在困得不行了,才睡。晚上,到了铺上,不睡,玩呢。
现在,在步根的教导下,种珏睡觉的时间,有所改观。
就理论上来说,孩子们的睡眠,与大脑的健康密切相关。
2013年9月,疾控中心发布了一个健康指南,提及婴幼儿睡眠障碍形成的疾病,接近百分之三十。
在看见这个健康指南之前,步根就特别重视儿子的睡眠质量。
看到这个健康指南后,就越发注重到这一点。
这个健康指南上说,婴幼儿睡眠好,不仅在体重方面,还有身高方面,各项指标都比较好。
这就有了关联。在睡眠指标好的婴幼儿,在认知,还有记忆力方面,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呈现。
步根对儿子的睡眠控制,以不少于12个小时为标准。现在,以不少于10个小时为标准。
接手种珏后,步根也做出相应的控制。
种珏刚刚到步根身边时,每天的睡眠,不足8小时。这几乎只是成人的睡眠时间。
成人8小时睡眠,够了。因为,各方面已经成熟。孩子,肯定不可以。
为了给种珏一个好的睡眠环境,步根在种良好家布置出一个小天地。把种珏睡觉的房间,模拟出一个夜晚的环境。
只要进了这个房间,就是晚上。
很有意思的是,种珏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她只要一进这个房间,或者看见这个房间,就打起呵欠。
神奇吧。
即便是小人儿步印,也是。他看见种珏这个房间,就打呵欠。
小人儿步印也吵着,要有这样的一个房间。
步根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也布置出一个类似于种珏睡觉的房间。
两个小人儿睡觉时,步根可不敢休息,即便打盹也不敢。他要照顾到两个小人儿的睡眠。
这个时候,步根会拿一本书,看着,耳朵却要倾听有没有声响。无论是哪边的房间有声响,他会第一时间跑到铺前。
因为,小人儿在睡觉醒来后,睁开眼睛,就要看见有看护他们的大人在身边。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
小人儿步印特别在乎这个。醒来,要是爸爸不在身边,他会哭的。
种珏在这方面,要比步印好许多。
可能是种珏这个孩子,从有点记忆起,就比较懂事吧。她怕妈妈训斥吧。
华莹听杨琴说过,种珏睡觉,可以不要妈妈陪同。
杨琴说的,只是一面之词。华莹亲眼目睹,杨琴因为烦女儿,曾经为女儿不睡觉,打过几回。
就为这个,华莹说过杨琴,不要这样对待孩子。
杨琴却有自己的理,说孩子太烦,让人讨厌。只有打了,打多了,孩子才会远离她。
什么逻辑?
世上,居然有这样当妈妈的。
这天下午,种珏在梦中哭醒来。
步根第一时间,就到了种珏身边。
“妈妈不爱我了。”小人儿种珏哭着。
步根搂着种珏,说:“有爸爸在。”
这个时候,步根弄不清楚,种珏说的妈妈,是杨琴还是华莹。
因为,种珏不再叫华莹干妈,已经改口,叫华莹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