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常态
在对儿子发展方向的定位上,华莹相信步根。华莹曾经说过,她对教育儿子,缺乏敏锐的目光。
步根恰恰在这方面有所关注,有所琢磨。而他所做的一切,全都被华莹存储到记忆里。
华莹记得,儿子出生后,步根就说过,从儿子目前的情况看,各方面条件不错。
甚至,步根把这个不错上升到了生物学基础。
这,应该是一个事实。
小人儿步印,从可以抬头,到能够独坐,再到爬行,走路,以及后来会叫爸爸,会叫妈妈,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就是模仿妈妈说“扯淡”。全都有超前的举动。
其实,即便是常规的进步,步根和华莹都认为自己的孩子特别。
华莹认为,儿子步印每一小步的向前,都比步根设计的要早一点。
也正是看到了这些,步根才决定,牺牲老子的前途,为儿子将来的进步。
今天,又聊到了这个话题上。
对于步根的放弃自己,华莹是有过安慰的。这种安慰,会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与时俱进。
“你以为,日后有人叫你什么长的爹,是那么好叫的吗?你是要付出的,步根同志。”
华莹至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步根曾经开过玩笑,说儿子有一天,厉害了,当上了什么这个长的那个长的。当然,不是他步根曾经当过的。
在步根看来,他曾经当过的长,级别低了。他希望儿子将来有大出息。
凡是做父母的,都是这样认为的吧。
现在,被华莹这样旧话重提,步根还就没有话好回了。
华莹却继续巩固所说,“你要始终记住自己说过的,先予,后取。”
“那不是我说的。”步根赶紧申明。要不然,华莹会张冠李戴的。
华莹却固执己见,“就是你说的。我的记忆力,没有问题。你还真以为,我生了孩子,傻三年。才不是呢。”
对于女人生了孩子傻三年一说,步根也不相信。
但,有时候呢,步根还就希望华莹能够傻三年。
因为,生了儿子的华莹,现在说话,动不动就拿生了儿子说事。有时候,步根就为华莹的这个态度,很无奈。
如果,华莹真的傻上三年,起码来说,这三年,步根的耳朵根子要清静放多。不会像眼下这样,提起往事,华莹就会拿了其人之矛来戳其人之盾。
现在,华莹又记起了步根曾经说过的话。步根呢,必须回应。
步根说:“先予后取,这四个字,是古人说的。”
“哪个古人?”每到这个时候,华莹不耻下问。
总体上来说,华莹是一个好学习,未知心比较迫切的人。
步根反问:“你认识西施吗?”
“真的西施,没有遇见。假的,在电视上看见过。”华莹这样说了后,却是嬉笑了。
因为,华莹说了这话后,突然有感觉,自己在步根的培养和影响之下,说话越来越有水平。
甚至,华莹认为,她与步根在这个方面,已经旗鼓相当。
步根和华莹这样的对话,就是这个家的常态。
华莹就又问:“这四个字,与西施有什么关系?”
步根告诉,这四个字,是西施的老公范蠡说的。
“哦。这样啊。那又怎么样?”华莹就嘻嘻了,说:“范蠡再怎么样,也比不上我家老公步根厉害。”
“行,行。”步根说:“我家华莹,会说话了。”
步根言下之意,华莹贬低了范蠡,同时也就把自己抬高到西施之上了。
华莹说:“我家步根,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
“哈哈。老婆。你今天终于说真话了。之前,你有时候会说我,没大能耐,没大本事。”
“我有说吗?拿出证据,把录音放给我听。”华莹开始耍赖皮。
每每到这个时候,步根要是不做出什么动作,像是对不起自己。他的手,做成鹰爪,要去华莹身上挠痒痒。
小人儿步印不以为,这是爸爸妈妈在打闹,小逗乐子。
在小人儿步印看来,爸爸妈妈是不是要打架。他被吓着了,哭起来。
种珏也是不知道情况。有步印哭在前,她也就跟着哭起来。
听到两个小人儿的哭声,步根停止手上的动作。
两个成人,分别抱起两个小人儿。
两个人是就近处理这个事的。华莹抱起的是种珏。步根抱起的是儿子步印。
步根给了华莹一个笑容。
“老婆英明。”步根送上恭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