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不说了吧 - 为孩子婚姻痒痒 - 参天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9章不说了吧

这餐酒,让步根找回了曾经当工人的感觉。大家端上酒杯后,就进到了这个约定俗成的状态,就是拼酒。

工人们喝酒,可没有那么多的斯文。怎么喝得爽快,怎么喝。

“感情深,一口吞。”

这样的喝酒方式,步根不怵。他有酒量。他也当过工人。他的骨子里,就有工人的豪爽。

大家连端三杯后,话语也就多起来。即便平时话不多的工人,有了酒这个东西做媒介,憋了许久的话匣子,也就在这个时候打开。

不要看有些工人,平时话不多。不是他们不喜欢说话,实在是手上的活计,不让他们有过多的说话时间。

有工人问步根,好好的部长不做,在家带孩子,图个什么。

步根的回答,“儿子已经是我的全部。为了儿子的将来,我必须失去一些,才能给他全部。”

这话,谁信啊。

尤其一个叫刘强的工人,压根儿就是不信。

刘强是留守儿童的第一批奠基者。他的父母,也就成了第一批外出打工的成员。

在刘强的意识中,没有家的概念。要是有的话,也只是春节过大年的那一个月,爸爸妈妈陪在他身边。

时间长了,给刘强的印象,爸爸妈妈和他在一块,也只是一个形式。

刘强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小山村中走出来。虽然,他只是考了一个中技学校,但已经是不错了。当时的村子里,他的学历算是最高的。

后来,刘强的村子里,有比他小的考上了大学。

现在听步根说要把自己的全部给儿子。刘强先是睁大眼睛。毕竟,步根曾经是领导,他佩服。

可是,刘强在佩服之后,还是有疑问。他真的想知道,步根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所想到的一些问题,是其他的父母不曾想到。

为什么步根想的与自己的父母不一样?刘强会想这个问题。

或许,步根与自己的父母年龄上相差不少岁。

再或许,是步根学历高的缘故,想法上与自己的父母不一样。

步根的想法,确实与刘强的父母不一样。

有一则资料,对步根的影响很大。

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社会上更容易立足。

欧洲临海的一个国家,曾经的所谓帝国,工业辉煌过的。在这个国度里,79%接受调查的男士表示,他们十分愿意自己在家照看孩子,让妻子出去工作。

在拉美的一个国家,它的货币世界流行。就这这样一个国度,有一个年度的调查中,至少有170万个失业已婚男子,靠妻子来支付家庭生活账单。

这些所谓失业的男人,并不是真正的失业,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段里,在家陪孩子,教育孩子。

这种“家庭妇男”增长势头,在世界各地有增无减。

专家认为,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男人回归家庭,是平衡男人和女人社会地位的必然结果,这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种福音。

这种趋势、势必造成对传统观念的颠覆。这就有了相应的问题。解决爸爸妈妈角色互换的关键,在于男性在作出这种角色调整时,要夫妻双方都要调整好各自的心态

步根也认为,对于一个男孩的成长,他的生命历程中,爸爸这个角色给他的影响可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妈妈不可能取代的。

男孩一旦缺失爸爸的影响,可能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遗憾。

步根有一个观点,不要孩子以后拼爹妈,做父母的就要提前拼孩子。

孩子的功课拖拉了没有做,这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这可以补上。

孩子在成长期,尤其在小人儿时期,当爸爸的如果缺位,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即便以后发现了这个问题,想补,不可能有机会了。

张自清问:“根部长。有一句老古语,是不是没道理了?”

“.”步根看着张自清。因为,张自清没把话说全。

张自清在犹豫,要不要纠结这个事。因为,步根刚才陈述的观点,与他想提出的一个老观点,是不是相悖。

这种矛盾的说法,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合适。

张自清是一个做事说话很谨慎的男人。他怕眼前有愣头青,如果与步根较真,抬杠,就不好了。

见张自清把话说了一半,步根只好问了。

“什么一句话?”

“我在《增广贤文》上看见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

步根点头,明白了。张自清所说及的,这是一个流传下来很古老的观点。

张自清提及的这个问题,要是讨论起来,步根有许多的话要说。

因为,步根也曾经在这句话面前犹豫,徘徊过。

但就眼前的这些人来说,讨论这样的问题,显然不合适。

没有结过婚的人,没法正确思考这个问题。

甚至,就是刘强这样的人,虽然经历过与大家不一样的人生,根本就不可能理解步根的观点。

还是不说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