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中秋佳节,诗会无诗?
李二悻悻的笑了笑没敢搭话,去青楼见苏宇?还是皇后提议~
呵呵……
赶紧转移话题道。
“观音婢,不知煤炭之事进展如何,工匠可打造出了炉子?烧之是否如苏宇所说并没有毒烟?若是售卖给百姓,百姓是否买的起?”
长孙皇后神色郑重。
“回陛下,工匠已经打造出了炉子,而且也经过了几次尝试使用,毒烟都顺着长长的铁筒流于室外,确与苏宇所说一般无二。”
“那煤石乃天生地长,产量惊人,只需挖掘便是,根本无需成本,哪怕最穷苦的百姓家都用的起。”
“这根本就不是买卖,而是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
李二陛下浑身一颤,激动道。
“这岂不是说,我大唐从此再无冻死之人!好好好,好好好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二一阵狂笑。
在没遇到苏宇之前,大唐内忧外患,李二心中万分愁苦。
可才结识苏宇几天而已,这内忧就差不多解决了,他怎能不喜?
如此一来,大唐就能更加迅速的恢复元气。
只需一两年就能抽出手去灭了突厥,斩杀,不,生擒颉利可汗,为那些被那群畜生当成两脚羊宰杀吞食的可怜的大唐百姓报仇雪恨!
良久,李二赞叹道。
“苏宇之功,哪怕封个世袭罔替的侯爵他也当得!”
世袭罔替的侯爵?长孙皇后心中一惊,却没有反对。
以苏宇之功确是当得,但是~
长孙皇后皱了皱眉问道。
“可,陛下觉得苏宇是否愿意入朝为官?”
长孙皇后和李二陛下乃是少年夫妻,十几年间相濡以沫,对彼此都很了解。
李二是皇帝,哪怕是夫妻间的密谈,李二也有不好提出的疑问,但长孙皇后却可以提。
李二皱了皱眉说道。
“皇后何出此言?”
长孙皇后蹙着眉迈着小步一边走着一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陛下,这苏宇因救了程处默被程知节带回府中,明知程知节身份,却把那神奇的医术倾囊相授,且无所求,这是其一。”
“其二,苏宇之策如此周全,定然不是随口胡言,应是苦思已久,且以他之能,程家从程知节到程处默,人品德行如何一看便知,那苏宇为何不以此策通过程知节上达天听?反而借醉酒之言说于陛下!”
“以程知节的性格,怎会贪人之功,说不定还会和陛下保他个爵位!”
“其三就是这个买卖,皇室得之造福苍生,商人得之富甲天下!”
“若是他把此法通过程知节献给陛下,陛下会舍不得一个爵位?”
“苏宇又为何偏偏要做买卖?且机缘巧合之下将如此重要的买卖交给我皇室掌控?”
说着说着,长孙皇后也犹豫了,实在摸不透苏宇的心思。
而长孙皇后这些话,其实李二心中也早有疑虑,只是不好说出口而已。
李二眉头紧锁仔细思考长孙皇后提出的三点质疑。
半晌后,李二说道。
“或许是他孤身一人年纪尚幼,且刚入世,觉得朝堂险恶,有些忧虑,也属正常。”
“虽无心仕途,但看他这几策,哪一策不是为民争利,如此贤才,朕等等又何妨,况且他可还叫我一声大哥呢!”
长孙皇后笑道。
“陛下豁达开明,乃万民之福!”
李二笑而不语。
……
转眼间便已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夜幕来临,各个街道早已都挂满了灯笼,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这一夜是不宵禁的,人们可以尽情的狂欢到天亮。
各个商户们也纷纷挂出早就准备好的花灯,还会准备很多用作展示的空白书卷,如往年一般,等各个诗会出传出佳作便抄录下来供有人欣赏诵读。
虽然现在各个诗会还未开始,但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留有展示书卷的商户都高高挂着苏宇所作的《水调歌头》。
若是谁家不挂,路过的游人都会鄙视的说一句掌柜的没眼光,生意做不长!
而有些机敏的掌柜不仅挂出了苏宇的两首诗词,还会安排会唱曲的姑娘弹着琵琶唱上一段,甚至还有口才好的说书先生把苏宇的事迹润色后说给客人听,。
自古才子配佳人,而且装那啥打脸的桥段,不仅现代人喜欢,古人更爱听!
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捧场的游人围了好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