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111章五年 - 在那遥远的西北 - 鸩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1章第111章五年

第111章第111章五年

韩欣悦三人没料到乔希瑶打完她们就跑,气得七窍生烟,一个个跟过去追她。

邹乐安连忙挡着她们,好言相劝,“你们别闹了,你们背着人家说那么过分的话,她打你们一巴掌,这事儿就这么扯平了。”

韩欣悦气得胸口一窒,“什么扯平,我们说得就是事实,她还敢动手打人,这事儿永远都不可能扯平!”

可她话音刚落,就看见对面的单间小窑洞里冲出来一个人,没等她看清是谁呢,啪啪啪,她和鲍思洁、蒋丽三人,脸上又是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

三人都被打懵了,待看清楚是谁打她们之时,一同尖叫着,失去理智的朝那人冲过去。

舒曼将乔希瑶护在身后,冷笑着看着韩欣悦三个人冲过来,来一个她就擡起自己的右手,狠狠打她们的脸,只把她们打得翻到在地,捂着脸痛哭不止。

她是这个世界的女主,自带主角光环,又天天喝着灵泉,身体长期洗涤,力大无穷,这么一巴掌一巴掌地扇过去,只把韩欣悦三人脸扇得红肿得老高,趴在地上头晕眼花,嘤嘤直哭。

舒曼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们三个人,面对知青点闻声而来围观的知青们,冷声道:“为了一个老师的名额,你们屡次三番在瑶瑶背后散播恶毒谣言,人家上门来理论,你们不但不道歉,还变本加厉的造谣构陷,你们真以为瑶瑶平时性格好,不轻易跟人置气,她就是软柿子,任由你们来拿捏?!我告诉你们,泥人都有三分脾气,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你们被她打,是活该!她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们还清楚,别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我今天话放到这里了,你们要不给她道歉,去大队部的喇叭公开认错,说明你们乱传谣言,我舒曼头一个不饶你们!就你们这么恶毒心思的人,没资格去当老师,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今后村里开了厂,你们也没资格到厂里做事。”

她顿了顿又说:“另外,我要提醒你们,解堰可不是个好惹的,你们以为你们做得事情他不知道?想想宋向荣、沈梦雪那些人的后果吧,他只是在给瑶瑶的面子,等着你们主动认错,你们要不识趣,后果自负。”

韩欣悦三人被她当着诸多知青的面儿又打又骂的,一阵羞愤交加,眼泪水哗哗掉。

舒曼如今在石水村里的地位无人可敌,县里、公社、村里都把她当成不可多得的技术型人才,好吃好喝的供着她,期望她能想出好的点子,和着有人脉有背景的付凯旋,在村里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大事,带领全村走上致富道路。

目前石水村在舒曼的带领下,已经修好沟渠和到公社的公路,还建好了学校,这在村民眼里是功不可没的,是要被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写在村中日志石碑上的!

因为前两项在这个科技并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里,算是完成两个大项目。

现在舒曼听取了乔希瑶的意见,正准备结合诸多资料、图纸,和村干部们商量着,以村里集体的名义,要在村里开一个酒厂,用村里种得高粱,酿高粱酒。

另外她还打算再开一个小的果汁点心厂,用石水村漫山遍野生长的沙棘果来制作,最后还打算向县里申请,把石水村一些偏远的山坡地划分出来种苹果树,因为黄土高原天然缺水,日晒又足的气候,种出来的苹果十分脆甜,用苹果来增加村里的副增产,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韩欣悦三人深知如今的舒曼今非昔比,她说得话举足轻重,要舒曼真在村里放了话,她们不但当不上老师,建了厂,她们也没有机会入厂。

她们都是从城里下乡来的知青,就算在村里种了好几年的地,可有轻松点的活计,谁愿意一直在地里干活。

而解堰刨除他的为人性格不说,这人护短是众所周知的,亏她们之前还在乔希瑶背后说坏话,觉得不会传到解堰的耳朵里,现在被舒曼一提醒,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解堰是退伍军人出身,又在村里有很好的人缘,还是土生土长的石水村人,她们说过的话,村里人听到,不可能不跟他说,他之所以到现在没对她们出手,大概是真顾念着乔希瑶的想法和面子。

她们三人打不过舒曼,骂不过乔希瑶,更得罪不起解堰和村里的干部,一个个只能认栽得捂着脸,嘤嘤嘤哭个不停。

乔希瑶站在舒曼身后,不得不感叹,舒曼作为这个爽文世界的大女主,把她搬出来是个明智的选择,有她在,韩欣悦再怎么对自己不服气,也不敢再作妖。

不过乔希瑶还是站了出来,对着韩欣悦三个人意味不明地笑道:“韩知青、鲍知青、蒋知青,你们是亲眼看见我跟哪个男人暧昧不清,或者我主动勾引哪个男人了吗?请你们当着大家的面儿,说个清楚,我好拉着我对象去你们说得人家当面对峙,问个清楚,我到底做没做过这些事。”

韩欣悦三人一顿吃瘪,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

其他知青一看到她们的表情,哪里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一个个开始指指点点。

乔希瑶嗤笑:“因为一个老师的名额,你们张嘴就对我乱造谣,往我身上泼脏水,以为赶走了我,你们就能得到那个当老师的名额,我告诉你们,你们别白日做梦了!正如曼曼姐所说,你们心思恶毒,作风不正,毫无底线,就算你们本来有机会去学校当老师,经过这件事,你们再也没有那个机会。我会找到村里的干部,告知他们事情起末,让村里开个大会,让村里人和知青点所有知青进行投票,挑选他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去学校教孩子。”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接着道:“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告诉你们,我压根就不稀罕去当什么老师,我也不会跟任何人争抢当老师的名额,我觉得我目前的状况很好,哪怕在地里干活,我凭借自己的劳动赚取工分养活自己,我很光荣,我也很乐意。当然了,就目前来说,我最想做得工作就是支持曼曼姐的工作,将来我们村里开起了厂子,我会成为曼曼姐的左膀右臂,带领我们村儿的男女老少,集体走上致富道路。”

“乔知青说得好!工作不分贵贱,投机取巧不可取,有些人一天到黑想着拒绝劳动,脱离无产阶级群众,为了一个老师岗位,竟然造谣污蔑身边的革命战友同志,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村里的老师!”一个男t知青义愤填膺的说。

“对,韩欣悦她们三个的思想有很大的问题,已经被□□主义严重腐化,尽说些破坏咱们知青团结的话,影响咱们同志之间的革命感情,我提议,让她们写一封检讨,到大队部开个批判大会,将她们狠狠批判一番,再说让村里的社员们投票谁去当老师的事情。”

“对,我赞同,她们必须写检讨,要好好的批判改正思想,不然就开除我们的知青队伍,以后她们是死是活与我们知青无关。”

......

其他知青附和着,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乔希瑶一番嚣张至极的话语,还有知青们三三两两的话,说得韩欣悦三人脸上火辣辣的,她们想张嘴辩解什么,可面对群情愤怒的知青们,她们只能保持沉默,因为她们心里也明白,她们这次干下的事情,是大罗神仙也难保。

她们以为乔希瑶就是那种父母娇养宠大的孩子,脾气性格都很软糯,是个软柿子,很好被拿捏,要依靠别人的庇佑才能活。

因为自打乔希瑶下乡到现在快三年的时间,除了第一年的时间,她靠自己在地里拼命劳动外,之后的两年,她住进罗寡妇家,又跟解堰处上了对象,她地里的活儿,罗寡妇母子三人和解堰都在帮她做。

在别的知青都被地里繁重的活计弄得双手粗糙开裂,一张脸被毒辣的日头晒得黢黑时,她戴着一个自己编的草帽,在地里闲闲散散的劳动着,一点没被晒黑不说,那双手嫩的跟白葱似的,看着就叫人妒忌。

在她们三个人的眼里,乔希瑶就是个菟丝子,没有别的本事,就只会傍着男人,傍着别人过活,没一点生存的能力。

她们以为自己说乔希瑶一些闲言碎语,那些跟她们一样不喜欢乔希瑶的人会相信她们的话,她们拿到老师的名额就很容易,却没想到这个菟丝子也会咬人的,且咬得她们很疼,咬得她们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她们总算意识到,乔希瑶顶着那样一张漂亮的脸,能在石水村安安生生的呆三年,不是她运气好,而是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很好惹的人。

她不是菟丝子,她就是她自己,一个看似单纯好脾气,实际很有心机,且脾气不输于舒曼的人,就算没有别人来保护她,她也能保护她自己。

韩欣悦三人最终接受了村里诸多人的批判,三人在村里大队部的台子上,各拿一个检讨,边当着村里人的面做自我检讨,边被村里人丢烂菜叶和土疙瘩,哭得不能自已。

学校老师的名额由村干部和村民们集体决定,让有想当老师的知青做一个文化考试,再结合知青们平时的为人处世和性格,最终决定让文文静静,性格温柔的余静,和一副书呆子气,但文化专业过硬,曾在全国某数学大赛拿过二等奖的一个姓许的男知青上任老师。

学校开学的头一天,乔希瑶特意去石头和小娟的家里,说服两家长辈,让两个孩子去读书。

石头爷爷倒没费太多的口舌,这小老头儿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大方便,可思想开明着呢。

石老爹从小就知道,读书认字的文化人,赚得钱会比目不识丁的文盲多,当他一听说乔希瑶愿意给石头交学费,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让石头去上学。

倒是石头自己不愿意去,他怕自己去上学了,爷爷一个人去山上放养,还要干自留地的活儿,没人帮他忙,他会累着,又或者出了事,没人帮他忙,死活都不愿意去。

乔希瑶和石老爹劝说了老半天,他也不听。

最后还是石老爹发火了,说石头要是不去读书,他就从村子后面的北山跳下去,直接摔死一了百了,省得石头整天担忧这,担忧那,拖石头的后腿。

石头知道他爷爷是那种说到做到的人,也知道他爷爷是真的想让他去读书,从前是因为家里穷,没有那个多余的钱让他去读书,现在乔希瑶愿意资助他是读书,他爷爷不愿意让他放弃这个读书认字的机会,他哭了一阵后,答应去读书了。

小娟家里就比较难劝说,小娟的父亲是个缺一条腿的残疾人,自尊心很强,还很重男轻女,就算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也拒绝乔希瑶的资助,宁愿让女儿在家里帮着他干活,带着家里唯一的正常人小娟的弟弟,也不愿意让她去读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