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大河咆哮 - 寻秦后传 - 迷失的豆子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寻秦后传 >

第453章:大河咆哮

韩淮楚彻夜难眠,军师蒯通也是睡不着觉。一年的工夫韩师弟用他那大智大勇以摧朽拉枯之势席卷河北,而今又将平定齐国。他的人生道路已到了分水岭。

是继续抗着汉王的旗号辅佐那刘邦击败项羽做一个开国勋臣,还是自立门户,打出一片自家田地?

蒯通与刘邦的接触只有那么一次,就是在修武军营。就是那一次接触,蒯通已看出刘邦绝对不是个好鸟。

韩师弟若平定齐国,功劳之大震古烁今已到了无可封赏的地步。“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多少名将功臣都因功劳太大最后为国君所忌,最后借机干掉。刘邦既然能做出偷兵符的勾当,说明他已经对韩师弟心生芥蒂,早晚要对韩师弟下手。

与其被刘邦动手做掉,不如自己抢先下手,就凭这三千里海岱,以韩师弟用兵如神,足能自立为王与那刘邦项羽分庭抗礼甚至拼掉刘项成为一代开国帝王。

关键是韩师弟有没有这个决心?直到现在蒯通还一点把握都没有。

蒯通信步走到韩淮楚的中军帐,只见那小师弟还未入睡。一灯如豆,那案桌上摆了一堆小石,旗帜,韩淮楚正用那些旗帜小石头在推演明日的战场。

韩淮楚抬起眼来,望见那蒯通,诧问:“夜已深,为何师兄还未入眠?”

蒯通轻笑一声:“吾想起明日一战之后,齐国便在师弟手中。不知今后师弟有何打算?”

韩淮楚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巩固齐地,收纳齐国之士,与汉王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锄灭暴楚,消弭战火,而让天下百姓得而生息。”

蒯通长笑一声:“刘邦假仁假意,早已对师弟心怀戒心。自古忠臣良将无善果。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文种范蠡披肝沥胆竭忠尽智,使越国崛起于频临灭亡之中最后称霸诸侯,可是勾践功成之时,就逼使文种自杀,幸而范蠡见机得早,保全一命。殷鉴不远,只怕那西楚一破项王一死,师弟也难逃一诛。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未见得要依靠他汉王。师弟之才略冠绝天下,何不自立为王,先傲立于东海之滨,等一年半载之后齐国大定羽翼丰满,便挥师西进,吞楚灭汉,问鼎九五至尊乎?”

吞楚灭汉,那不是要造老板刘邦的反?反言,简直是反动到底。

反言要是被别人听到,可是要掉脑袋的。韩淮楚紧张地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帐外,见无甚动静,这才放心。遂正色道:“师兄这大逆不道之言今日就当师弟我未听到,今后休再提起。”

蒯通好生失望,说道:“师弟莫非还感念汉王拜将之恩?”

“汉王拜将之恩,韩某攻灭三秦平定河北,早已还了。楚汉之争已过三年,农夫释耒,工女下机,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若依师兄之言,势必战火不休,天下太平之日又不知几时也。”韩淮楚感慨地说道。

“无有大破,何来大立。只要师弟日后你做上天子,修仁政爱万民而让天下安康,又何必顾忌今日路有遗骨乎?”

蒯通说的这些道理韩淮楚又何尝不知?

若非他是一个穿人早就知道历史该何去何从,若非他早就为自己安排了一个替身,以韩淮楚的性格,攻灭魏国之时就已自立为王了,何必要等到今日。

还是那个原因,担心时空大乱成为千古罪人。韩淮楚不仅不会造刘邦的反,还要稳稳当但把刘邦扶上皇帝宝座。

但他这心思,怎好对蒯通解释?

韩淮楚悠悠一声长叹:“明日还要与楚军决战。夜已深,师兄且早点安歇养足精神。”

蒯通拱手一败:“师兄我今日之言,望师弟深思。”说罢转身离去。

韩淮楚望着那蒯通离去的背影,又是连声叹息。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位小校直奔入帐。

“禀告大将军,上游果然下起大雨。大雨倾盆,山洪爆发,潍水水势猛涨。”那小校兴奋地说道。

“回去告诉陈濞将军,留下少数人马等候狼烟一起,便炸毁大坝。其余人马迅速撤回,参与明日一战。”韩淮楚冷静地下令。

二更时分,汉军造饭。三更时分,汉军已在潍水西岸列好一个大阵。

这是一个什么阵?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用来防守的圆阵。

圆是最原始的几何形状,没有任何棱角。拙朴自然,一点也不花哨,抗击打力最强。

这圆阵本是纵横家前辈孙膑创出。秦末以来,纵横家弟子出仕各国,圆阵已广为人知,并不是汉军一家所有。

地处平原,面对人数多于自己的楚军,汉军一开始不能进攻,只能防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再求克敌制胜。

想那西楚司马龙且率六七万大军跨过潍水,突然身后哗的一声响,一场猛浪吞吃了他三分之一的部下,一定盛怒至极,必要对汉军猛烈进攻以为兄弟们报仇。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与他较劲,横竖那东岸楚军过不了河只能望水兴叹,把自己守得稳稳当当再说。

等到龙且损兵折将强攻不下,军心大乱士气受挫,必要引军向上游或下游撤退。这个时候,汉军就可追杀,就是汉军将士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还是在“平原”二字。在平原无法设置障碍断后的楚军,只要想退兵,阵势就乱,这一战必败无疑。

给那龙且开的处方只有唯一一条:保持镇定,原地不动,坐等对岸楚军找来船只渡河。要是龙且能想到这点,韩淮楚也只有兴叹棋逢对手,就像那诸葛亮遇到司马懿一般。

可那平素刚愎自用,遇事心浮气躁的龙且会是司马懿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彼中的一条便是要了解对方将帅的性格。在楚营混了好久对龙且性格了解甚深的韩淮楚,已经把那龙且吃定。

密切注视着河对岸的楚军探子,早把汉军动静告诉给那西楚大司马龙且。

“要决战也不用在三更半夜,那韩信要搞什么鬼?”龙且满是疑惑。

决战来临,龙且不敢怠慢,忙通知那高密田广领军来助战,自个尽起营中兵马往那潍水而来。

夜光昏黑,却见一路汉军点起火把,涉水来战,已在滩头列好阵势。一杆大旗,绣着几个大字,上写:破齐大先锋利。一员小将立马旗下。而军马人数,只在一万左右。

一万人就想来战我堂堂名将龙且,还派出一个小毛孩!龙且不由嗤笑道:“这是哪里的娃娃,也堪做汉军先锋?”

副将刑霸道:“大帅休要小看这娃娃,他便是汉军名将利苍之子利豨。昔日后将军季布曾与他交手,尚且不敌。”

龙且不信道:“季布乃我西楚有数的勇将,看这娃娃也只十岁出头,就算他学得利苍家传武功,如何能胜过季布?”

便有知情者道:“那娃娃手中有柄宝剑削铁如泥,乃是已故雍王章邯手中的太阿剑。季将军与他对阵厮杀,一不小心被那削去刀头,故而败北。”

龙且冷笑道:“徒仗神兵之利,逞何英雄。待本帅去会会那娃娃。”刑霸道:“那娃娃手握宝剑,大帅切不可轻心。”龙且笑道:“本帅的火龙枪乃是用赤铁炼成,无惧任何神兵。”

一声炮响,门旗下驰出楚军上将龙且。胯下黑鬃卷毛嘶风马,手中家传赤铁火龙枪,身罩玄色战袍,唇如敷漆,端的是酷毙。

“乳臭未干的小娃娃,也敢领军上阵?放马过来受死!”龙且一声大喝,威风凛凛。

这一边小将利豨全身贯束,抖擞精神拍马出阵。两马一错,二将杀将起来。

两军鼓声中,只见一个是百战悍将掌中枪红焰如火,一个是初生牛犊手中剑寒光似雪;一个身负“哼哈二炁”枪舞得风诡云谲招数又刁又狠,一个身具“浩然真炁”剑施得堂堂正正无一丝破绽。

战及数合,那龙且心中暗赞:“这小娃娃如此年纪,身手就已不凡,怪不得季布会败在他手下。若是等他数年之后长大成人,恐怕龙某非他敌手。”不由手中暗暗加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