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曹氏内变 - 开局刷满天赋,我在三国横行无忌 - 南墙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0章曹氏内变

许都,大将军府。

二公子曹丕身穿大将军朝服,端坐于高堂之上,身旁府吏垂头俯身,双手捧着大将军印绶,静静聆听荀彧宣读天子诏。

“……今朕敕令曹丕继任大将军职,辅佐朕治理天下,剿灭群寇,护我大汉千秋之业……”

待到宣读完毕,荀彧将天子诏书收起,面色凝重。

阶下众曹操部将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吾等拜见大将军!”

曹丕面无表情扫了扫众人,双眼含有哀戚之色,却止不住心下紧张兴奋,赶紧将双臂托起,用着最沉稳的嗓音道:

“诸君免礼!”

“谢大将军!”

眼望众将眼巴巴望着自己,曹丕想着自己应该说两句。

遂以袖拭眼,哽咽道:“今父亲为国剿贼,却不幸被贼所掳。丕听闻消息后,几欲昏死,终日以泪洗面。”

“然荀尚书对我说,适此风雨飘摇之际,曹氏基业不可一日无主,大汉国祚亦不可为贼所辱。故我尽管年幼无德,却不得已承继高位。”

“丕奋父亲之余烈,不自量力欲扶大厦于将倾,救汉民于水火。”

说到此处,曹丕站起身,朝着阶下众将庄重拜了一礼,恳切说道:“今后之事,全赖诸君鼎力相助!”

这段表演,情感饱满,抑扬顿挫,曹丕不禁在心底里给自己打了九十分。

还有十分先留着,怕自己骄傲。

毕竟眼下形势确实很危险,他须戒骄戒躁,努力翻盘制胜,将曹氏基业更进一步,让父亲以及整个曹氏家族以自己为荣。

这可是他毕生的梦想啊!

将军府内,众将不出意外,全都被曹丕这番话深深打动,俱是抱拳高声:“吾等愿为大将军效死力!”

曹丕心底里露出了满意笑容,正欲开口,却听府门外突然传来阵阵吵闹声。

“大胆!”

“狗奴才,还不快让我进去!”

吵闹声隐隐绰绰,听不太清,曹丕顿时皱了皱眉,喝问道:“门外何人喧哗?”

很快,一士兵进入,禀告道:“启禀大将军,三公子与四公子在门外求见。”

“是彰弟与植弟?”

曹丕脸色变了变,心想他俩不是一直在陈留吗?怎么跑到许都来了?

心中隐隐猜到了两人来意,他不由有些忐忑起来,偷偷拿眼看了看荀彧,在后者轻轻点头中,随松了口气,收敛神色道:

“让他们进来!”

“诺。”

下一刻。

两道年轻且风尘仆仆的身影奔入府厅中,一人浓眉大眼,一人瘦弱矮小。

正是三公子曹彰与四公子曹植。

两人当下年纪都不大,曹彰只有十四岁,而曹植更是只有十一岁。

只不过曹彰发育的比较快,已是个头高大结实,不输在场众多将军。

两人刚奔入,曹彰就急不可耐问道:“二哥,你快告诉我,父亲真被擒了吗?”

瞧见两人,曹丕只感到有些头疼,但面对曹彰的质问,却不敢含糊,赶紧悲痛道:

“是的,父亲确实被贼兵所擒,至今生死不知……”

曹彰闻言差点昏厥,痛哭流涕呼喊道:“父亲啊!”

“呜呼父亲!哀哉父亲!”

被众将赶紧委婉制止,心说你父亲这还没死呢,乱喊个啥?

而身旁曹植则显得镇定许多,虽年纪不大,却也显得风流俊雅、文质彬彬。

曹植立于殿中,紧锁眉头,旋即开口问道:“我听说不光是父亲,就连奉孝先生、仲德老师以及几位叔叔均被贼兵所俘,请问二哥是也不是?”

在曹操诸多生子中,曹丕平日里最忌惮的就是这四弟曹植(曹冲还太小)。

因为曹植太聪明了!

自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特别是在诗词歌赋上更是了得,出口成章,小小年纪便已是才名远播。

而今他才刚继位,曹植就跑到许都来质问自己,这又如何能令他感到安心?

曹丕目光微转,神态变幻,须臾之后点头道:“不错。”

曹植顿时目含精光,声音中带起了一丝愤然之色:“既如此,二哥不立即派遣兵马前去讨贼,以期救出父亲,却为何急急于承继父亲之位?”

曹植这句话,在众将耳里听来或许还算是童言无忌,可在曹丕听来,却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这小子明摆着是在讽刺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