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 景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章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

第3章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所有的奋斗努力,都有意义

刚工作不久,有朋友问我:“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梦想始终没有实现,你会不会觉得努力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了?”

我说:“不会啊。”

朋友紧接着说:“即使那些努力都没有回报,你也心甘情愿?”

“我努力过啊!”

说出这句话时,我自己都惊呆了。在当时,其实我还不知道怎么回答朋友,但答案就这么脱口而出了。想想也是,努力过,不就是付出努力的意义吗?换句话说,努力就是努力的回报,付出就是付出的回报,画画就是画画的回报,写作就是写作的回报。就像我闺蜜说的那样,当自己觉得累时,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心里立马觉得安慰,“我真的没有浪费时间啊。”

再后来,我就笃定地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了,那是本质问题。一个人之所以选择去努力,不就是为了不想在年华老去之后鄙视自己,不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曾经辉煌的过去,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答上一份满意的答案吗?

某年放假,我坐在回家乡的动车上,偶然听到邻座的姑娘边抽泣边打电话给家人:“妈,对不起,本来说好赚钱了才回家的……妈,我尽力了……我不后悔。”她尽量往窗户那边靠,身体一颤一颤的。我能感觉到,她在尽力压制着自己的哭声。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像这个姑娘一样的人存在。他们大多生活在小城市,甚至山区,考上大学是他们唯一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他们必须留在大城市,必须在这儿扎根,必须让父母扬眉吐气,让自己有崭新的未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h,我曾经的同事。

据他说,他家住在云南的某个山上,物资匮乏。他们很少下山,如果说要下山的话,一般都是为了采购年货或是生活必需品。他们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自己饲养的牲畜。到了初中的时候,h还在用洗衣粉洗头发,他说,他们那儿,洗衣粉洗头发很常见。

记得有一次,他家里只剩下3根火柴了,妈妈让他点燃柴火,准备做饭,没想到他笨手笨脚地浪费了2根火柴,为此,妈妈打了他。

他说这些的时候,我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后来,h离开了公司,找到了更好的平台,我在心底祝福他。不管怎么样,我见过他对努力的信念。他也告诉我,只有努力,只有坚持,才能走出自己的世界,迈向更好的未来。

我相信,一个人不管是什么职业,什么职位,只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一定是开心的,这就是努力的意义。相反,如果你的努力是为了你不想要的东西,那你会觉得不开心,生活也无望,从而怀疑努力的意义。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我的一个远房表亲,我叫他姨父。

姨父的命运比较坎坷,从小就被亲生父母丢弃,被小镇上的一对老夫妻抱回家当孙子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那对老夫妻出门要饭,拾破烂,家里说不上是家徒四壁,也算是四面漏风。不知道为什么,这对老夫妻一直跟他说:“娃娃,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上学,离开这个小镇子。只有你走出去了,你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虽然这对夫妻没有给他丰厚的物质生活,但在精神上给了他百分百的鼓励。果然,姨父很争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以县第1名的成绩考到市里读高中。高中3年后,姨父考入某大学的气象系。去上学时,人家都是大包小包带东西,他只跟邻居家借了一身衣服,拿着车费跟录取通知书就走了。

在学校里,他勤工俭学,再也没有花过老夫妻的钱。有时,他还会给他们寄些钱或特产之类的。

毕业后,姨父服从分配去了一线城市的某某气象局。如果要按照现在的说法,姨父就是标准的凤凰男,也许连凤凰都称不上,他没有任何资源,连爹妈都没有,却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现在的一切。

阿姨在嫁给他之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后来去了大城市,才开始学习,有不懂的就问姨父。现在,她已经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会计了。

同事h以及我的阿姨和姨夫,他们都书写了平凡人的努力。其实,不光是他们,在我身边还有不少人,都在用努力向生活,向命运,向嘲笑自己的人证明:只要努力,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努力奋斗的意义,也是努力奋斗的力量,比任何豪言壮语都让人感动!

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如果我问你,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你一定会打开话匣子,说上个几天几夜。你会后悔没有好好读书,后悔没有考上好的学校,后悔没有学个一技之长,后悔在机会来临时没有好好抓住,后悔被他人影响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悔……你还会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怎样,怎样。

可是,如果上天真的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真的会有所不同吗?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死后去上帝那里报到。上帝看了他的人生简历后,大吃一惊:“你在人间足足活了70多年,怎么一点儿作为都没有?”

这个人不服气地辩解道:“我之所以没有一丝作为,完全都是你的责任,你没有给我创造作为的机会。”

“哦?”上帝有些不明所以。

“比如说,如果你让苹果砸到我的头上,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就是我了,哪还有牛顿什么事啊!”

上帝摇了摇头说:“我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抓住机会。”

“怎么可能!如果你给我机会,那我一定会抓住的。”这个人信誓旦旦地说。

“好吧,那我就给你一次机会。”只见上帝把手一挥,把这个人送到了几百年前的那个苹果园。这个人此时正在睡觉,突然,一个苹果正好落在他的头上,把他砸醒了。这个人摸了摸头,然后捡起苹果往身上蹭了蹭,就开始大口吃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大苹果又落在他的头上,他又把它吃掉了。过了几分钟,一个苹果再次落下来砸到他的头上,这下,他有些不高兴了,大骂:“你这该死的苹果,搅了我的好梦!”

上帝在一旁笑着,把他带了回来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个人哀求道:“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上帝摇了摇头说:“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即便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是会错失机会……”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苹果”,可不是每个人都会把“苹果”当“苹果”,有的人把“苹果”当成意外的收获,而有的人把“苹果”当成千载难逢的机会。牛顿就是后者,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因此,不要再反复假设一个无聊的问题了:“怎么会,为什么……如果……我就……”当然了,人毕竟是人,怎么会不去假设,不去假如,别说我们了,就连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先生也不能免俗。

当杨澜采访崔琦先生时问,如果当年你没有离开河南,你今天会是什么样?换做一般人,一定会说,如果没有离开家乡,我就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依旧生活在农村,成为一个满脸沧桑的种地老农。

可崔琦没有按照常人的思路,而是说:“如果我不出去,我的父母就不会在自然灾害中被饿死。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宁肯陪在父母身边,也不去香港、到美国,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说罢,崔琦伏下头,痛苦地抽泣起来。

他的父母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不幸去世。父母的过早离世,对他是一个沉重打击。他认为,如果自己当时在父母身边,父母就不会饿死了,他会想方设法给父母弄点吃的,不会让父母过早去世。

可是,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换种思维方式,即便他真的能回到自然灾害时期,那世界上不就少了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少了一个国家栋梁吗?

还记得那头掉进枯井,然后踩着各种垃圾、泥土最终走出来的驴吗?其实,我们真应该学习它身上的那种精神。人生在世,会有各种各样的“泥土”倾倒在我们身上,时时都有将我们“活埋”的危险。如果只是痛哭或接受命运的安排,那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如果想要绝处逢生,就要想办法从“枯井”中“升”出来,而“升”出来的唯一方法,就是将那些“泥土”甩下去,踩在脚下,让它成为我们的垫脚石。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时,就会给自己一个警醒,不再去做令自己后悔的事情。或者,当做什么事情时,多了一分冷静,多了一分理智。

总之,我们要以沉着稳重的态度来面对困境,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就能像那头驴一样成功“升井”,不要忘记,逆境不等于绝境,更何况这世上,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说呢。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不仅是对自己的警醒,还是对自己的鼓励。在奋斗的路上,一定牢记这句话,才能让生活少一份遗憾,让自己多一份坦然。

不要辜负你的大好时光

在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中,有句经典的台词:“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其实,青春同样不可被辜负,因为有句话叫:“人不轻狂枉少年。”当青春正好,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牢牢抓住青春的尾巴,做自己想做,做自己能做的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可以毫无遗憾地说“想当年……”。

青春虽然充满了坎坷或心酸,但也最放肆张扬。但不管怎么样,经历过就不算辜负这大好时光。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在25岁时红透台湾,他创作的一系列漫画,如《双响炮》《涩女郎》等极受年轻人的追捧,有些作品还被拍成电视剧。可是,很少人知道在朱德庸小时候,学习成绩极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说他脑子笨。为此,朱德庸不得不选择转学。

朱德庸学关于文字类的东西非常困难,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他学一天也不一定能学会。该上中学时,没有一所学校愿意录取他,最后费了很大的功夫,他才能有学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