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胎象不稳
宫内上下忙碌,一切如常。
然而,就在避暑动身的前两日,何才人的胎,突发不适,皇后看过之后,向皇帝自请留宫照看。
谢瑾眉头微蹙,当即就道:“既然何才人孕胎不稳,贞儿你留宫,避暑一行,就让太后去,朕跟其他人都留下。”
皇后失笑,赶紧拦下他:“天气炎热起来,陛下留在宫内处理政务,心烦气躁,伤身劳神,有损龙体。何才人孕胎不稳,臣妾身为皇后留下照看,是应尽之责,陛下若因臣妾一人,而抛却陛下自身不顾,这可就是臣妾的过错了。到那时,陛下若有不适之处,臣妾愧疚内责,也对陛下龙体安康无用,耽误朝政。”
皇后与谢瑾十几年夫妻,最明白他受不得热,心中顾忌他的身体安危,也为何才人的安稳着想。
她是因何才人身体不适才决意留下,这本没什么,可谢瑾若因她照顾何才人孕胎,连带着后宫其他人也无法去清台行宫避暑,必然惹众人心中不满,平生事端。
她是皇后,其他人或有几分顾忌,而何才人,却不是。
谢瑾也明白皇后的良苦用心,起身走到她身后,松月识趣的退到一边,他亲自为皇后卸取钗环:“贞儿姐姐总是如此为他人着想,把自己放在一边。”
一支支华美精致的钗环步摇放到妆台上,皇后微微垂眼便可看见上面纂刻的凤凰,卸去唇脂的浅色唇瓣勾起一抹温和的弧度:“臣妾为他人着想,也正是为自己着想。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陛下待臣妾天恩厚重,臣妾不忍陛下忙于朝政之余,还要为后宫事务分心。”
“这也算是……臣妾对陛下的情意。”
她说着抬手,自己欲取下耳垂上的白玉耳坠,谢瑾的手也恰巧碰上金钩,皇后笑了一下,放下了手,由谢瑾来。
谢瑾小心地取下那枚金钩玉坠,最后却未放下,而是拿在手中,柔声道:“既然贞儿姐姐不能随朕同行,就把这玉耳坠送给朕吧,好让朕睹物思人。”
钗环尽褪,高绾的乌云发髻也都散落下来,青丝三千如墨瀑,柔和了皇后的眉眼,“礼尚往来,陛下拿了臣妾的耳坠,也该给臣妾一件好物吧?”
谢瑾将玉耳坠仔细收好放进随身的荷包里,干脆利落的将自己左手上的白玉扳指给取了下来,微微俯身圈住皇后,伸手抬起皇后白皙柔软的左手,将扳指套进她的拇指:“这枚扳指,是你我订婚那年,你亲自送给我的,如今我把它留在姐姐身边。”
“俗话有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贞儿姐姐戴着它,日日瞧着摸着,你我虽隔着宫墙长道,或许也能于梦中相见。”
男人的白玉扳指比她的手指大了一圈,戴上去,松松垮垮的圈着,昏黄烛火下,冷玉也隐隐生温。
皇后微微握紧了手,“陛下近日又看了什么才子佳人的书,这说出去要是给御史们听见,必然是要说陛下您没规矩了。”
谢瑾紧紧抱着她,闻言薄唇一勾,凤眼温柔坦然,“随他们如何说。这话,朕只对贞儿姐姐说,旁的人,朕可没这个心思。”
凤央宫一夜龙凤和鸣。
皇后留宫的事就这么定了下。
自打上回找了袁贤妃支招后,薛苓瑶不顾袁贤妃的推脱,认定了她们是一派,这些日子,常往袁贤妃宫里去。
这日也是同样,反正皇帝没召她,她无事可做,干脆往袁贤妃身边跑得勤些,拉近关系。
在她未得宠升位之前,袁贤妃这个靠山,还是要紧紧维护抓住的。
“太医不是说何才人身子健康,这胎怀得没什么问题,怎么好好得突然腹痛起来?”薛苓瑶坐在袁贤妃对面,心中好奇,瞧了眼屋里没什么人,她把身子往袁贤妃那边歪了些,压低了声音道:“贤妃娘娘,嫔妾觉得,这其中必然是有问题的。”
袁贤妃并不喜欢跟人亲近,前头的林昭仪自来熟的往她这跑,如今又多了一个薛苓瑶。
一开始,袁贤妃还说两句,后面见没什么用,没办法,也只好随她去了。
不过,比起林昭仪总是跟她各种诉苦,薛苓瑶倒是安静许多,没什么事,袁贤妃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她也不多话,安静的在一旁看着。
而且,在这些日子的相处中,薛苓瑶还表露出了一些独特之处。
袁贤妃对她便稍微亲近了一点。
此刻,薛苓瑶这样跟她谈论何才人的事,袁贤妃也没冷了她的话,细声道:“薛妹妹心中既有猜测,也不要说出来,以免落人口舌。”
“后宫水深,纵然有皇后娘娘严加管教,也总会有那么些人愿意去赌。帝王盛宠,于妃嫔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何才人她这胎……”
袁贤妃谨慎小心,顾虑重重,话未言尽,只是眉眼间对何才人这胎的安稳,露出些许怜悯不忍。
看过许多宫斗剧的薛苓瑶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非常赞同她的话:“贤妃娘娘说得极是,枪打出头鸟,何才人在一众新人中,第一个晋封,第一个有孕,看着是好运连连,却也太过招人眼热。”
“她这胎,才怀了三个月不到,就出现了腹痛,依嫔妾看,她怕是难以保全。”
她说这话时,面上难掩不屑和得意,眼底偏又浮上一些同情,它们融合在一起,怪异得让人实在难以忽视。
袁贤妃轻轻从她脸上扫过,不多看,垂下眼继续手中的绣品,“都是可怜人,薛妹妹莫要如此说这些话。有皇后娘娘在,希望何才人平安生产吧。”
薛苓瑶见她不喜欢听,也不多说了,只是对她最后那句话,有些不赞同。
后宫生孩子,九死一生,能平安生下来又如何,能不能好好养大,才是最难的。
薛苓瑶眼睛落到她的绣品上,想起了她的儿子,问道:“贤妃姐姐,三皇子可喜欢嫔妾做得那些拼图玩具?”
提起这个,袁贤妃抬头看她,唇角轻轻地弯了一下,“我还没多谢薛妹妹你的奇思妙想呢。那些拼图玩具,徽儿他很喜欢,还送给了其他几位皇子公主。”
“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有几件金饰样式算得新颖,特意留给了薛妹妹,待会儿薛妹妹带回去吧。”
她说着,吩咐翠珠把东西拿来给薛苓瑶。
薛苓瑶接过看了一眼,也没多在意,“三皇子喜欢就好。我做这些,也是为了感谢贤妃娘娘您之前对嫔妾的提点,不然,这次去行宫避暑,嫔妾怕是也要被陛下忘记,留在宫中了。”
袁贤妃笑了笑,“我也没说什么,还是薛妹妹自己愿意下苦功夫,这事才成,我哪里好意思占这个功劳。”
薛苓瑶往袁贤妃宫里跑的这些日子,也差不多摸清了一些袁贤妃的性格,知道她不怎么喜欢别人夸她,也就略过了这个话题,跳到三皇子身上:“贤妃娘娘您心善,三皇子也养得聪敏好学,孝顺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克制私欲,控制住自己,不玩物丧志。将来三皇子长大了,不知道陛下会多欢喜三皇子这样的好孩子。”
袁贤妃抿嘴笑了笑,矜持内敛,并未因薛苓瑶对儿子的夸赞而感到高兴得意:“你言重了,他还小,论聪慧学识,他还远远比不得他兄长,还有得学呢。”
薛苓瑶暗暗咋舌,她的娘啊!三皇子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古文古诗毛笔字绘画都如此出众了,贤妃还觉得不够!
皇子的生活可真不是人能过的。
薛苓瑶见袁贤妃对说儿子的事兴趣也不高,坐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离去行宫避暑的时间越近,薛苓瑶这心里就越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