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对手明显有备而来,清黛只能放弃无谓的挣扎。
转而把卸下来的行装重新装上,把刚刚躺下去休息的莫坤重新拉起来,跟上孟煜两口子的马车,一溜儿回了威远侯府。
她这次回来,孟家虽不像那年跟父母一块回来似的,在门口就又挂鞭炮又置火盆,内里却也是归置一新,家里的人一个不少地等在正堂厅下。
时隔三年,准确的说三年不到,除了没有孟峒夫妇俩以外,孟家的每一个人、每一株草木都没什么变化。
见了清黛,彼此之间照例寒暄,孟岩宽和内敛依旧,孟岚斯文风雅依旧,江柳娘泼辣刁钻依旧。
还有朱若兰,仍然是那一副云淡风轻、不苟言笑却又病歪歪的形容姿态,对清黛也只是问了几句在柔夷过得如何这样的的场面话,便再不言语了。
眼看天色不早,清黛引着莫坤给侯府众人一一见过之后,一家子人便相邀着入了晚席。
侯府的规矩是食不言寝不语,又非年非节,一顿饭吃得十分安静,让头一回上京的莫坤很是不习惯,也让一直有话憋着要问的清黛内心倍感焦灼。
终于,好容易下了饭桌,素容身怀有孕,休息得也比旁人早,孟煜便先陪着她回了他们住的明华阁,孟岚担心江柳娘又乱说话煞风景,便也找了借口拽着她走了。
由此,堂下便只剩下孟岩夫妇和清黛莫坤姐弟俩一起饮过饭后茶。
“莫小少爷远道而来,一定累坏了吧?府中已经将西侧的别院收拾出来了,莫小少爷去看看还有什么缺的短的或者用不习惯的,尽管差人过来告诉我。”
朱若兰悠悠然放下手里的青花茶碗,下了一个非常委婉的逐客令。
莫坤本就不大习惯跟他们这些抬手规矩放手体统的中原人共处一室,闻得此言简直如蒙大赦,从清黛那里得到一个确定的眼神,便先行告退了。
待他的身影也消失在孟侯府幽静的回廊尽头,清黛方回头看向上座的孟岩与朱若兰,“二伯伯和伯娘,是有什么话要单独同我说么?”
朱若兰和孟岩默契地相顾一望,前者便转过眼眸,对上清黛求知的视线,“我们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要对你说,可你想必有一肚子话想要问吧?尤其是关于你那个表妹的事。”
“二伯伯和伯娘果然…神机妙算。”清黛缩了缩脖子,下意识又装起了憨直,“既然二位都猜到了,那我就直接问了?…天长节之后,黎王府那边可曾有过什么不寻常的动静?”
“阿宝是想说,老黎王妃意欲为小黎王聘一位柔夷贵女为侧妃的事吧?”孟岩慢条斯理地捋着下巴上不长不短的一撮小山羊胡,“此事你大可不必问得躲躲闪闪,毕竟这已经是京城里人尽皆知的了。”
清黛的嘴巴情不自禁地张大,小小地“啊”了一声,“怎、怎会如此?!”
朱若兰道:“天长节之前,老黎王妃便曾在一次贵眷聚会上提起,小黎王十分痴迷柔夷文化,对柔夷的一切心神驰往,老黎王妃爱子心切,便想为其聘一位柔夷贵女为侧妃。当时我也在,她还曾向我问起阿宝你。”
清黛眨了眨眼睛,表示自己有在认真听,让她继续往下说。
“你那时身归柔夷,终身大事已轮不到我孟侯府做主,我便如实将她挡回去了,幸而她也只是随口一提,过后就再没同我说起这茬儿了。”
人家为何不再提,朱若兰不必直说,清黛也心知肚明。
就她如今这破落名声,华都上下,就是个身无长处的白丁门户,都会怕娶她回去家宅不宁吧?
不过她也无所谓,他们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又焉知她同样看不上他们。
她只关心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后来呢?”
她的平静无谓让孟岩暗自讶异,顿了顿才道,“后来,莫大人携女进京,听闻他们刚到的时候,小黎王便曾亲往拜会。后来莫小姐见罪太后,被扣宫中,老黎王妃还去宫里替她向太后求过情,请过懿旨。”
清黛敏锐地嗅到了这其中夹杂着的一丝名为阴谋的意味,“莫府与黎王府素无来往,老王妃何必无事献殷勤?”
而且,之前莫况传递回柔夷的书信里不是说,黎王府是要他们答应联姻以后,才肯替他们向太后陈情救人么?
“请旨…请的什么旨?”
“自然是赐婚的懿旨。”孟岩道。
清黛:“!”
朱若兰随后接着跟她解释:“小黎王在太后跟前素得宠信,知他心慕柔夷,太后原本已经应允,并着人将赐婚的懿旨拟写好了。只不过在发出去的半道上,被圣上派人及时截了下来。”
给出的理由也十分合乎情理:柔夷虽早已归顺大干,但纵观大干百年史诗,历朝历代都依旧以番邦友邻之仪待之,到了本朝也没有例外。
即使友邻,又岂是一纸居高临下的赐婚懿旨就能逼着人家把女儿嫁过来的?
当然还是要人家也心甘情愿才行。
这话乍一听确实让人不住地松了一口气,可是清黛回过神来一再回味咀嚼,却是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抬眸时又好巧不巧地遇上了她二伯那双精明的老眼。
她不由暗暗惶恐,“圣上这是作壁上观,还是也想借此试探我柔夷的忠诚?”
她二伯无声地点了点头。
宋祈多疑,莫书岑在天长节国宴上那般言行狂悖、气焰嚣张,自然会让他怀疑柔夷和莫府是否心口如一。
对于权势盛大、野心勃勃的黎王府抛出的橄榄枝,莫府是接受并与其结成联盟,从此一脉相连,然后一起成为宋祈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他杀鸡儆猴的活靶子,被不久之后就要归来的沈猎一并连根拔起、血洗肃清……
还是断然拒绝,继续做南疆的无冕霸主、中原的友好邻邦,保住两族持续已久的和平宁静?
这个选择题在知晓后事的清黛看来非常好做。
对爱好和平的莫府也没什么难度。
但事无绝对,为防黎王府以后记仇报复,除了要向宋祈表明忠心,救出莫况莫书岑之外,清黛还得想好如何稳住黎王府,给他们一个台阶下,让两家不至于闹到成仇的地步。
“我此番入京,带来了不少柔夷珍宝,一是座嵌珠七重宝石金塔,一是对红珊瑚母子象,再有就是夷绣缀蜜蜡松石五彩锦数匹,个中价值以金塔为尊,红珊瑚次之,锦缎居末。”
清黛一边想一边缓缓地说,“所以我想,明日一早先让阿坤自己请奏入宫,向圣上献金塔代为请罪,陈诉忠心。我则带着那对红珊瑚母子象,去一趟黎王府,代莫府向老王妃和黎王殿下致歉,婉拒婚事。至于剩下的数匹锦缎,我便借口是给我那柯家姨母带的回乡礼,全数送去恩荣伯府,这样一来,想必太后那边就算有人存心挑唆,太后自个儿也不好说什么了。”
若这样还消不了宋祈的疑心、堵不住黎王府和太后的嘴,那她便再分别去沈猜和易令舟帮忙想办法了。
如果到了连她们也无计可施的地步,她就豁出这张小脸去南家求南老太君,去慎王府跪慎王妃,总之一句话,哪怕是要她这条命,她也绝不会让莫府、让柔夷被莫书岑那个死丫头推进火坑。
孟岩和朱若兰一时间也都并未觉得她的考虑有何不妥,夜色渐深,体谅她也是辛苦奔波了一路,便都劝着她先回去休息。
出门时外面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唯有廊下还亮着几盏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