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觅瑜忽然生出一个猜想。
这猜想十分大胆,令她暗自心惊,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再行询问或试探。
毕竟,就像皇后说的,盛瞻和与盛隆和都是他,至于这名字是给九皇子的,还是给十皇子的,端看个人的想法如何。
而她的想法就是不在乎。
因为她嫁给的就是他这个人,他本身。
他的身份是什么,当年真相是什么,于她而言,都无关紧要。
她点点头,道:“母后说的是,儿臣受教。”
皇后微微笑了,神情略带复杂,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转移话题,和她谈论起了别的事。
谈完话,觅瑜行礼告退。
她往前走了没几步,忽闻皇后在身后唤道:“且慢。”
她有些疑惑地回过头:“母后有何吩咐?”
“你——”皇后的神情现出几分挣扎,“你可知,瞻儿身上有一处胎记?”
觅瑜知道,就在盛隆和的腰腹一侧,每每巫山云雨时,她都能看见。
思及相应情景,她面上一红,有些羞于在长辈面前承认此事,但很快,她的害羞就不见了,因为她意识到了皇后这话的含义。
依照盛隆和之言,这胎记不仅他有,他的兄长也有,与他一左一右,分在腰际两侧,互为对应。
这也是区分他们兄弟的唯一办法。
觅瑜的心跳有些加速。
难道,皇后是想告诉她——
“罢了。”就在她想要颔首,回答知晓胎记一事时,皇后忽然改了主意,道,“母后不过随口一问,你无需放在心上。”
“……母后?”
皇后情绪难辨地一笑:“没什么,你快回东宫吧,莫要让瞻儿等急了。”
这话说得没有道理,她是来长春殿请安的,盛隆和怎么会等得着急?说不定连想她的心思都没有,正在文华阁聆听太师讲学。
但觅瑜没有多言,恭谨地再度行了一礼,告退离开。
皇后既然不愿继续话题,那么她便不强求,左右她不在意这些。
不过,她的心思还是受到了一点影响,在傍晚与盛隆和共浴时,盯着他腰腹处的胎记,发了一会儿呆。
“怎么了?忽然对我的胎记起了兴趣。”盛隆和含笑拉过她的手,带着她亲热握住,“纱儿想看得更清楚点吗?”
她羞嗔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遂了他的意,纤指压出粉嫩,就是有些心不在焉,望着池水中若隐若现的胎记,询问:“这胎记……是夫君生来便t有的吗?”
从盛隆和带有笑意的回答来看,他很明显觉得她问了个傻问题:“若非生来便有,怎么能叫胎记?”
话毕,又似是觉得她这态度不端正,惩罚般握紧了她的手,带着她加重力道,直搅得水波盈盈,她的娇声笑吟塞然而止,被涌入的水流淹没。
过了半晌,觅瑜才重获自由。
她掩着樱唇,跪坐在浴池的石阶上,低低地呛咳了两声,清凉的池水没过她的脚踝,带走她指缝间流出的半缕水渍。
盛隆和搂过她的腰,让她坐到他的大腿上,环住他。
她的脸颊染上一抹嫣红,似三月里的桃花,随着他的动作逐渐加深。
他的笑容也加深了,发出一声舒适的喟叹,问她:“说说看,你盯着我的胎记做什么?”
觅瑜轻摇臻首,依偎在他的胸膛上,任由他占据着她,细声回答:“不做什么……就是看看……”
“只是看看?”
“嗯……”
“好吧,我相信你,不过你接下来可得专心点……”
池水潮起潮落,一时漫起,一时回退,交融在二人之间。
……
九月下旬,长安阴雨连绵。
雨势不算大,但圣上还是颇为烦心,特意询问钦天监正,何时能够放晴。
监正含糊回答,约莫在三五日内,至多不过七八日,定有放晴之时。
洪源先生偶然得知此问,随意算了一卦,禀道,六日后便是晴日,若圣上等不及,他可做法祈祷雨止,不日即可放晴。
圣上准了。洪源先生奉命开坛,一通做法下来,果真在第二日止了雨,求来了晴天。
圣上大喜,赏赐法器若干,又撤了原来监正的职,任命洪源先生掌管钦天监。
听闻这一消息,觅瑜又是好奇又是惊讶:“这位洪源先生,是真的有如此妙法,还是另有原因?这又是你们演的一场戏吗?”
盛隆和垂眸看着书,漫不经心地回答:“妙法有,原因也有。至于戏,半演不演吧。”
她没有听明白:“什么半演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