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名胜古迹建筑(2)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 修铁主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章名胜古迹建筑(2)

第28章名胜古迹建筑(2)

上述论点的根据是最近在费拉菲勒绿洲发现多座酷似狮身人面雕像的岩石,但它们的“工艺”都十分粗劣。16.雄狮凯旋门

雄狮凯旋门是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凯旋门,它位于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上,它在法国人民心目中是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荣誉的象征。

1805年12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为庆祝胜利,他决定在星形广场修建凯旋门,以纪念自己凯旋。凯旋门由法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格林设计,整个设计按拿破仑的要求体现了帝国风格。凯旋门于1806年动工,1830年7月29日竣工。

后来,雄狮凯旋门成为法国纪念在世界大战中为国牺牲战士的场所,因而更为法国人敬重。

17.唐人街

华侨或外籍华人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往往聚居在一条街或一个区,这样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例如,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都有“唐人街”。

我国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其影响波及国外。据史料记载,海外各国对中国人早有“唐人”的称呼。华侨亦自称“唐人”,更有把其所穿服装也称做“唐装”者。

英语中的chinatown译成中文为“中国城”或“华埠”,但多数人习惯译为“唐人街”。

18.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心红场西侧的建筑群,是俄罗斯政府机关所在地,被称为俄国的白宫,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

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是原来俄国沙皇的寝宫。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以后,俄国更名为苏联,其党政首脑机关集中于克里姆林宫。久而久之,克里姆林宫便成为俄罗斯政府的代称。

19.红场

莫斯科红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东侧,占地73000平方米。路面用方石块砌成。红场的前身是15世纪末伊凡三世下令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当时叫“商业广场”。后来,广场又多次易名,直到17世纪下半叶,才称之为“红场”。

在俄语中,“红”字含有“美丽”的意思。因此“红场”直译应为“美丽的广场”。但是,许多国家在翻译时,都只取了“红色”这一层意思。1812年冬天,法国军队攻占了莫斯科城,拿破仑纵火焚烧了莫斯科。打败拿破仑后,莫斯科人民重新兴建了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红场被拓宽,沟壑被填平,广场四周栽种起花木,一座座纪念性设施和建筑物在附近纷纷落成。到20世纪20年代,莫斯科人又把红场与邻近的瓦西列斯夫广场合二为一,把红场扩建成现在的规模。

20.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兴建,1863年始成为英国历代君主的寝宫,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皇宫四周有栏杆,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若皇宫正上方飘扬着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

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迄今,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集办公与居家功能于一体。它是一座四层楼的正方形大建筑物,整体风格富丽堂皇,外部装饰精致华美,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每年4~9月上午11:30~12:00都会举行的换岗仪式,其他月份每两天11:30举行1次,在军乐和口令声中,做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举枪互致敬礼,一派王室气象,常常吸引路人和游客围观。

21.唐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的九峻山上。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像原来就放置在陵墓的北面。

李世民在南征北战、驰骋沙场时骑乘过6匹战马,它们的名字是飒露紫、拳毛驹、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李世民为了纪念曾对他开国建业有过巨大帮助的战马,特命人制作了6块战马的浮雕像,后称为“昭陵六骏”。雕像的设计者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他依据战马生前的姿态、性格特征,分别在6块高2.5米、宽3米的石板上,绘制雕刻出六骏的造像。马的体态矫健,造型逼真。

1914年,“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驹二石像被一美国人盗走,现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8年,盗徒又想将另四骏盗走,因被当地群众及时发现而未得逞。但白蹄乌、什伐赤、青骓、特勒骠因多次遭受劫难,身上已出现裂纹,建国后,经过修复,又复制了飒露紫、拳毛驹二幅石雕,收藏在陕西博物馆。

22.唐宁街

唐宁街英国伦敦白厅大街上一条短而窄的横街,由于“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官邸,内阁会议一般都在这里召开,于是,人们便把唐宁街作为英国首相府的代称。

唐宁街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是在17世纪中叶以英国外交官乔治·唐宁命名的。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此人骄横、卑鄙、贪财、善于谄媚和看风使舵,曾在克伦威尔和查理二世手下任职,并赚取了大量不义之财。他购置了大片地产,建造了很多房舍,连成一条街,便为“唐宁街”。

唐宁街10号和11号两幢三层楼18世纪时为皇室所有。从18世纪30年代起,唐宁街10号便成为首相官邸,11号是财政大臣官邸。

23.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是一座向一边倾斜的大理石塔。比萨大教堂钟楼的建造开始于1173年8月,工程曾间断了2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200年才完工。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

该塔开始建造时本是笔直向上的,但造到第三层时,由于建筑师对地质结构不太了解,土层强度很差,而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又重又高,加上基础仅3米深,故造成了塔的不均衡下沉而发生倾斜,工程因此而被停止。

后来施工时,为防止倾斜,施工时尽量设法将塔的重心转移。可是由于塔身底部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故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还是偏离了垂直中心线2.1米,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塔身还在不断地倾斜。

24.白宫

白宫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北面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包括建筑和园林在内,共占地约72844平方米,主楼是三层的白色楼房。

白宫是由建筑师詹姆士·贺朋设计的。据说贺朋受了一座爱尔兰宫殿的影响,把白宫也设计成类似宫殿的建筑。这项建筑工程在1792年开始动工。

1800年,美国第二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夫妇启用这座建筑。1814年,这座建筑不幸失火。火灾之后,为了消除火烧的痕迹,整个建筑被涂成白色。1901年,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给这座建筑命名为“whitehouse”,意即“白色的房屋”。后人根据这幢楼的颜色,称它为“白宫”。

25.华尔街

华尔街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南端,西起百老汇的三一教堂,东到东河码头,是一条不到半英里长的弯曲街道。街口右边第一幢大楼墙上嵌着一块铜匾,上面写着“纽约的里程碑”,记述了华尔街的来历。

1653年,这里是纽约市的北部边界。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北美时期,为了防止印第安人的袭击,从百老汇到东河码头一线,筑起一道木头栅栏的围墙。英国殖民者来到北美后,取代了荷兰的统治,拆除了围墙,建成一条宽约12米的街道,由于先前这里是一道墙,故称“墙街”,音译就是“华尔街”。

华尔街主要因它是美国甚至世界金融的神经中枢而闻名。如今的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亿万富豪的代名词。

26.天安门

天安门是北京和中国的象征。它始建于公元1417年,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

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旨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叫做承天门,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又请蒯祥出谋划策,又建成承天门。明末战乱中,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清政府重建承天门,新建城楼高33.7米,进深五阙,重楼九楹,象征“九五至尊”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27.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

我国钟的历史很久远,商朝时就已经出现,最初只有3~5枚,到周朝增到9~13枚,战国时发展成61枚。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65枚,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为8组,共分3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65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

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1个八度。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

28.汉代陶俑

中国古代有活人殉葬的习俗,到了汉代已经废除,但一些达官贵人还念念不忘,企望在阴间也能作威作福,因此就用陶土或木头做成人形,当做替身,随葬地下。这些陶、木制成的替身,叫做俑。1951年在成都天回山崖墓出土了一具击鼓说唱的汉代陶俑。

这具陶俑是一个说书艺人的形象。他坐在一个石台上,张着嘴巴,身体微微前倾,左臂环抱着一只鼓,右手高举鼓槌,一足翘起。似乎是说书到了精彩之处,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显得清新活泼。陶俑没有严格按照人体比例来塑造,头大、身子小、短臂、短腿、大肚子,体现了汉代艺术的独特风格。

29.素纱禅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