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拿破仑(2)
锦衣卫对欧洲的恐怖袭击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但是有一点,从来没有对法国进行过恐怖袭击,不是因为不敢向法国贸然动手,是因为在法国才是最关键的重头戏,那就是对法国的恐怖行动是对拿破仑的刺杀,以前对欧洲各国的恐怖袭击虽然各种各样,但是还没有一次是对一个国家首脑进行刺杀的先例。要知道恐怖主义用什么方法进行恐怖主义袭击,在什么地方进行恐怖袭击,对谁进行恐怖袭击,这些事情的主动权,大多是在恐怖分子手中,这也是恐怖袭击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以前对欧洲的袭击没有进行过对首脑的刺杀,也就没有想到恐怖行动中还有一条是对国家首脑进行袭击,正所谓是第一次,所以对方就没有防备,成功的几率就最大。现在的法国人还不知道什么叫恐怖,因为没有一次袭击是对法国进行的,虽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皇帝拿破仑同志也担心大明朝的这种恐怖行动说不定哪天就落在自己的头上,但是拿破仑能想得到的是自己的军事目标和一些大型的民用设施,从来没有想到过他自己。而负责对欧洲进行恐怖行动的大明朝锦衣卫头子赵兴,则正在积极准备给拿破仑来一下狠得。­
通过各种渠道,锦衣卫的外围人员,联系上了法兰西的前统治者波旁家族,波旁家族在这一方面几乎是和赵兴一个想法,只不过赵兴是想通过暗杀拿破仑来解散欧洲同盟,而波旁家族是想通过暗杀拿破仑来复辟波旁王朝。两个方面的目标不一样,但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和对象是一样的,那就是拿破仑。两个方面的人在西班牙的马略卡岛进行了秘密的会晤,由大明锦衣卫和波旁家族联手对拿破仑进行刺杀,杀掉拿破仑之后,大明朝将帮助波旁王朝的复辟,不过波旁王朝要负责解散欧洲同盟,并放弃对大明朝的敌对行为,并要在外贸上给予大明朝优惠。其实这些都是废话,不光负责谈判的大明朝锦衣卫人员知道,就是波旁家族的人也对这些不屑一顾,因为波旁家族也不相信大明朝会放弃对欧洲的进攻,只不过现在大家是因为暂时的目标临时的走到了一起。商量好之后就确认了分工:由锦衣卫制定刺杀计划,由波旁家族的人进行刺杀,之所以要这样安排,是因为波旁家族对拿破仑进行过刺杀,但是不是夭折就是失败,损失了不少人手之后一无所得,所以这次波旁家族的人就想改锦衣卫的计划来换换手气。­
商量好之后,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和法国的没落的贵族中招募人手,并将其派往巴黎进行准备刺杀拿破仑的行动。为了能够做到一击成功,波旁家族的人在巴黎的爱尔舍宫外面蹲点儿,仔细观察拿破仑每天的出行时间和规律,然后再跟踪他要走的路线,再将拿破仑要经过的街道和地方画出来,把这些东西集中起来之后,再交给锦衣卫进行详尽的刺杀计划。锦衣卫根据这些波旁家族的人收集起来的情报,仔细制定了一个暗杀计划:根据波旁家族的人侦查,发现拿破仑有每天有两个行程:第一个地方时成立的秘密研究所,每天上午的时候,拿破仑都要亲自去看看,但是波旁家族的人却不知道这个研究所的具体地点,因为这个地点方圆五里之内就被法国的御林军封锁了,根本就进不去。对于这个事情锦衣卫异常恼火,因为锦衣卫实在是想知道这个研究所的事情了!拿破仑的第二的必有的行程是下午的时候,去巴黎的炮兵学院去打几炮,因为拿破仑是炮兵出身,对火炮情有独钟,曾经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虽然现在当上了皇帝,但是每天还会去打上几炮,指导一下炮兵学校的学生。去这两个地方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不管怎么说,波旁家族的人的画还是画得很详尽的,几乎每一个旮旯都画了出来。­
看了两条路线之后,波旁王朝的人马上就决定要在拿破仑出宫的时候进行武装突袭,理由是因为皇帝要出行,所以对拿破仑的保卫工作将由爱丽舍宫的内勤转交给外勤,这是一个交接的过程,容易有机可乘。锦衣卫对这样的计划则差点骂出娘来,再怎么说拿破仑是是一个皇帝,皇帝出行的时候,确实是内勤和外勤进行接班似地换班,但是绝对不可能有漏洞,因为内勤不愿意在自己即将交班的时候出错,接班的外勤则也不愿意自己一接过班就有事,所以这个时候,内外勤都比较小心,再说锦衣卫也不相信一个欧洲大国连对自己皇帝的保卫交换工作都做不好,再说了,爱丽舍宫周围全是人,拿破仑威望那么高,恐怕你刚掏出枪来,就被人踩死了,还有就是拿破仑出行的时候,肯定要戒严和清理街道,你的杀手哪有那么容易混进去,那么多的御林军,呼啦一下围住拿破仑,你的突击队能冲得过去吗?面对波旁家族白痴般的计划,锦衣卫心说难怪你们刺杀了几次都不成功,就这水平,再让你刺杀几百次也不行。不过毕竟是盟友,锦衣卫的人员也没有明言讽刺,只是摇了摇头,继续研究自己的计划。锦衣卫的人员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测算,最终决定了刺杀拿破仑的计划:在拿破仑去炮兵学校回来的时候,还是快要到爱丽舍宫的一个拐角出进行刺杀。­
锦衣卫将自己的计划说给波旁家族的人听:之所以要选在这个时候,是因为拿破仑去了炮兵学校的时候是下午,回来之后肯定有些疲乏了,在摇摇晃晃的车子上,拿破仑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打瞌睡。而一天绷紧了神经的御林军,在这个眼看就要回到宫中的时候,也是最放松的时候,正所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其最惰懒的时候发动袭击一定能使刺杀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至于刺杀的方式嘛,锦衣卫决定用火炮进行刺杀,理由是拿坡轮的士兵四下护卫,枪支的射击精度和距离也颇受影响,但是炮就可以了!这个炮要直瞄炮,口径要大,射程不用太远,但是威力要大,之所以要用炮是因为锦衣卫根据波旁家族的人拿回来的地形图发现,在最靠近爱丽舍宫的那个拐角处的对面有一座钟楼,钟楼的上面是完全可以容的下一门炮的,最难得的是这座钟楼在西面,也就是说是背光的,而拿破仑的御林军想要观察它的时候就要迎着刺眼的阳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掩护了炮手的攻击和撤退,是一个很好的狙击点。但是凡是这种刺杀行动,为了能够确保成功,大多会准备一个预备计划,这次也一样,锦衣卫的人员研究了地图之后,再一次选定了一所民宅作为预备狙击点,这个狙击点射界不好,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作为预备的一个狙击点还是可以的。但考虑是民宅,出于保密考虑,锦衣卫建议在行动前一天晚上再将火炮运进去,在这之前最好将这家人杀光!根据双方的协议,计划由锦衣卫制定,波旁家族负责实施,但是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这次刺杀行动所用的火炮由锦衣卫负责提供。计划定下来之后,锦衣卫紧急根据需要就近在埃及铸造,在大明工匠的努力之下,铸造了一门特殊的火炮:整个火炮极为简单,除了炮管只有驻退装置了,其实所谓的炮就是一个简单的炮筒子,用最简单的前装填火药发射,虽然明军有更先进的后装填发射装填技术,但是这种必须一击就中的行动,还是越简单的越可靠。在锦衣卫和工匠们的努力下,只用了两天就做好了。做好之后,就是按步就班的进行了,先把火炮从埃及运到西班牙,由波旁家族选出的人员将分解后的火炮运进巴黎,再运至行动地点,准备实施计划。波旁家族对这次刺杀报有很大希望,甚至派遣了一名家族成员到现场指挥,为了将火炮运进巴黎,波旁家族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两门火炮运进了巴黎,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炮安装在那座钟楼之上,调整好一切射击的需要之后,一个负责行刺的波旁家族成员就呆在了钟楼之上,等待着明天的刺杀。那个预备狙击点是一家私人诊所,波旁家族的刺杀人员在晚上悄悄的潜进了这家诊所,将这家诊所全家四口人全部杀掉,然后再将大炮以零件状态运进去,在晚上完成了组装,并安放在预定位置。一切就绪之后,就等着第二天那一击了。第二天拿破仑和往常一样去了炮兵学校之后,坐着自己的马车向爱舍丽宫走去,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前面会有两门大炮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