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看透了就那么回事
第二十二章看透了就那么回事
周五快下班时,时愿接到一通电话。
时女士哑着嗓子,呢喃呼唤她小名,却又佯装无事般照例询问:“晚上回家吃饭伐?”
电话那头的语调异常低落,夹杂着明显哭腔。时愿心跟着一揪,立马发了条信息给闫昱恒,简明扼要解释家里有急事,改天再约。
从城西到城东的晚高峰,堵到人彻底没脾气。
时愿寸寸位移,直至被卡死在隧道中间,进退两难。她放下车窗,伸出脑袋打探前方路况,差点没被浓烈的汽车尾气熏吐。
喇叭声此起彼伏,刺耳又尖锐,几乎完美复刻了爸妈吵架时的战火硝烟。
自记事时起,时愿便懵懵懂懂领悟到一件事:爸妈的恩爱有很多前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人近期没有遇上恶心同事或领导、彼此家里亲戚暂时没有作妖、以及方老太太忙到没时间冒泡。
她偶尔甚至会怀疑,爸妈是不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们相濡以沫近三十年,深知彼此的脾气和喜好,几乎能凭借一个眼神判断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和做什么,默契度堪称满分。
他们明明关心彼此,却依然会肆无忌惮挑衅对方红线,还常为了用什么牌子牙膏、电冰箱门没有及时掩好,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争到面红耳赤。
那今天又是为什么?
时愿轻踩油门,跟随车流缓缓驶出昏暗隧道,暗自祈祷千万别撞见二人急赤白脸的场景。进屋前,她耳朵贴着门偷听了一小会,松口气:里面安安静静。
时慧玲正窝在沙发上葛优躺,拇指快速上滑一个个短视频。
搞笑背景音和土味情歌交替回响,合奏出让人直皱眉头的音符。时愿坐到妈妈身侧,屁股拱了拱,“妈,怎么啦?不开心?”
时女士懒散地挪出一个空位,笑容做作又渗人:“为撒不开心?我不要太开心。”
时愿没法接话,目光掠到一旁擦灰的方卫荣身上:“爸,你在干嘛?”
“打扫卫生。”
好家伙,时愿心头一凛,自动将战事定义至最高级别。
爸妈都是典型的火象星座,大部分时候藏不住情绪,气来得快,散得也快,吵完便忘。可一旦二人改了心性,心如止水,轻言细语,多半是在酝酿下一场战争。若再严重些,说不定会来场动真格的冷战,期限不定。
时愿眨巴着眼,凑到时慧玲耳边:“到底怎么啦?”
“没事。”时女士目不转睛盯着霸总小短剧,“晚上想吃什么?”
“有什么吃什么。荠菜鲜肉大馄饨?”
“行。”时慧玲费力地支撑起身,大步朝厨房迈,途中朝方卫荣身后的水桶,狠踢了一脚。
水晃晃荡荡,溅了大半。
方卫荣蹲下身,语气不爽:“有话说话,别拿东西撒气。”
“我跟你没话说!”时慧玲突然提高音量,“姓方的,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嫁给了你!”
这声怒斥伴随着一截破音尾调,直击时愿耳膜,激起了她内心深处对争吵的恐惧。
她好像又变成了那个无助的小女孩,呆坐在角落,紧抱着她的泰迪熊取暖。她听不懂大人们究竟在吵什么,只好闭紧眼,用小手捂住耳朵。
那些疾声厉色的指责和谩骂如一柄柄利刃,径直剖开了她最心爱的泰迪熊玩偶的肚子。刹那间,棉絮纷飞,乱了一地。
她小小身躯跟着发颤,只觉棉絮透过她眼睛、耳道和鼻孔,钻入五脏六腑,渐渐成为难以摆脱、且神出鬼没的消极情绪。
“时慧玲,总说这话没意思。”方卫荣慢条斯理搓着抹布,“老为一件事吵也没意思。”
“是没意思!简直无聊透顶!”
“你们谁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时愿不耐烦地站起身,杵在二人中间。她两手叉腰,高声质问:“喊我回家干嘛?看你们俩人吵架?你们又在吵什么?”
方卫荣扔下抹布,背过手,走进书房,重重带上了门。
时慧玲面对女儿,委屈劲上来,泪光盈盈:“外婆忌日快到了。我找高人给她打了几个衣包,昨天顺手放在入室门厅的柜子上。你爸不乐意。”
时愿不理解:“为什么?”
“他嫌晦气。”
“诶,时慧玲,你别污蔑我啊!”方卫荣猛地拉开门,义正言辞:“我只是说一般人家都不拿这些东西进屋。”
“那该放哪?”时慧玲扭过脖子,怒气汹汹:“那是我妈!当年我被你妈赶出家门,要不是我妈在,我早带着女儿们跳江了!”她压根没给方卫荣反驳的机会,“怎么?嫌我妈东西晦气?你有良心吗?”
方卫荣脸色亦不太好看,“家里还有两位老人。你去问问别人,是不是得稍微避讳些?”他万般无奈地摊开手,“而且我没说绝对不能拿进门,只是提醒你一声。”
“提醒什么?”时慧玲狠狠抹了把泪,“需要避讳什么?我妈衣包怎么了?冲到老太太了?方卫荣你别太离谱!老太太现在有个头疼脑热,怪我头上?”
“没怪你。不过是告诉你老太太今天高血压犯了,我待会吃完饭得去看看。”
“少来!”时慧玲“呸”一声,“我不关心这些,她的死活跟我没关系!”
“你说话注意点。”方卫荣脸色愈发暗沉。
“怎么?你们方家是什么名门大户,进了你们家门,我连话都不能说?”时慧玲气咻咻地怼到书房门口,“你别太得寸进尺!”
“我怎么得寸进尺了?这些年,我事事依着你。你平时不愿见老太太,没问题。你只肯每年大年初一在饭店露个脸,也没问题。下个月方梨回家,老太太正好过寿打算办酒席,你总不能也不去吧?像话吗?”
“我对着你妈吃不下饭!”时慧玲早已蓄势待发:“她当年赶我出方家门的时候,没料到会有今天?”
方卫荣深叹口气,“这些年不是相安无事?过年不是也会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我一年只会给你一次面子,今年已经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