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 灰色韶华 - 冷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灰色韶华 >

第187章

第187章我们谁也没想到,醉不倒就这样走了,没有告别,也没有任何征兆,就一个探亲假,再也不回来了。

他和这片浑厚的土地,就这样分开,毫无留恋,甚至还带着一丝决绝。

谁都是这样来的,带着“壮士赴死”的心情,一路跋山涉水,心里憋着一腔泪,但谁都没想这样走,这么轻巧?不带走一片云彩?

“醉不倒走了?”平哥还是不相信,又问了张力一遍。

张力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蹲在地上,看着醉不倒的皮箱和炕上的几件旧衣服。他走得很急,连皮箱也没来得及收拾,不过皮箱里没啥,所有东西都被我们“吃”了填进肚子,变成罗石、归渊的身高,张力的婚宴贺礼,和我们窑洞里那一把把蔬菜。

“他不回来了?”我呆呆地问。

“都说了走了,还回什么来?!”张力突然站了起来,没好气地冲我吼了一句,起身出去了。

“那”我们三个互相看看,都想到了同一件事,有些无力。

天空本就高远,谁都愿意走得远些,为了飞得更高,总也得卸下一些重负,只是当初为什么要背上呢?

我们谁也不知道“纪小芬”对于醉不倒是不是负担,总之他走了,一连三月没有音信。

婚姻爱情这种事,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许不合适,或许

我没有资格和立场去评价何千杯,只是看着纪小芬的身影,我有些不忍。

平哥经历过很多,他对于何千杯这种做法也没什么评价,只是感慨“人心易变,那有什么山盟海誓,为了一个好工作,一个好前程,啥都得扔。”

平哥说得很“深奥”,一副看透了的样子,让归渊也跟着叹气伤感起来。

“人心易变,那有什么山盟海誓。”我小声重复着这句话,心里不是滋味,倒没有像他们两那样伤感,他们两人都是一副“人生须臾,过眼云烟”的消极样子。

只是我想着那双眼眸,又铺平了信纸,拿起了笔。

窑洞里只剩我们三个,空空的仿佛大了很多。我们三个都不是闹腾的人,窑洞里大多数时间都是默默无声的。

而平哥的唠叨声也越发像念经一样,“念”得归渊天天跟我说他见到平哥就头疼,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自罗石搬走以后,平哥就将“关心”转到归渊身上,天天一副操心样子,他总觉得归渊这也不注意,那也不注意。他怕归渊割麦子割着手,晚上穿着背心出去会冻感冒。他一天天跟在归渊后面唠叨。

就在平哥说归渊这样晾衣服干不了时,归渊回头笑着回了平哥一句“你就像我奶奶一样。”

平哥无奈地叹口气,还是帮归渊把衣服摊开了晾上。

天渐渐冷了,我们三个窑洞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看着大娘婶子们的目光,都有些抬不起头。

尤其是想想灶台上那些“凭空”出现的菜,我们就更不好意思。只是事实摆在那里,我们也不能解释。

最怕的不是乡亲们来质问,而是现在这样默默无语。

婶子大娘们眼里还是笑着,只是没人再跟我们开“娶媳妇”的玩笑了。

“都站了多少天了?”

“咋天天等呢?”

“找个人嫁了完了。”

“杀千刀的,勾搭完跑了,小白脸不是好人。”

“你们男人就是靠不住。”

“哎,我们爷们儿咋靠不住了,靠不住养了你这么多年?”

这些话在村里传开了,每家每户都说上那么几句。

站在我们窑洞门前几乎可以看见整个村子,看着每家每户微弱发黄的灯光,我默默无言。

何千杯就这样走了,一点消息也无,就像从没有过他这个人一样。人们再谈论起他来,只剩压低声音的一个“负心汉”的称呼。

村里言语越来越多,我和归渊站在门口高坡上看着大半个村子,漆黑中无数微微光亮,闪着跳着,在这里面有多少“隐秘和传言”,“憎恨和叹息”“无奈和同情”悄悄流着?就像我和归渊现在呼吸着的空气,它们冒出来飞快地流遍整个村子,变成一条隐秘的河,溺死脆弱的人。

“你说,他就这么走了。”

归渊感叹,他已经不提那个名字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想起村子里的流言,几个婶子们说纪小芬天天晚上在电线柱子那站着,不知道在等啥。

有的说“这孩子傻,心实,被骗了还等着呢!”

有的说“我看这孩子是魔怔了。”

不管纪小芬是怎么了,我们三人都知道,那个电线柱子,是她和何千杯每天晚上约会的地方。

那里离我们窑洞、离她家都近。所以两个往往谈到很晚,何千杯每次回来也是一副“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样子。

“是真的。”平哥从里面出来了,看看归渊又是皱眉数落,“又不穿外衣,这都啥时候了,说话都冒白气了,还穿着一件背心。”

“热。”归渊回他,不情愿地套上平哥递过来的外套。

“是真的?”我紧抓着平哥的话问了下去,想想纪小芬的样子。

一个小红底花棉袄,倚着柱子等他。

以前就这么天天等,以后还这么天天等。

她刘海上都是霜,心上不知道是不是也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