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0章一刀的事情 - 从大唐开始行走诸天 - 君王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91.第90章一刀的事情

第90章一刀的事情  李世民在忙着进行军事改革,对大唐的府兵进行重新调整规划。

不过,这种大规模的改革,重新规划,不可能一下子就向整个大唐的府兵全部展开,而是需要慢慢的来进行调整。

首先进行军事调整的大唐府兵。

就是堪称李世民嫡系的玄甲军。

紧接着就是驻扎在长安城的各卫军队的府兵。

同时。

大唐兵部也加大了对大唐钢铁商会的采购,新的军事改革,自然需要大量的钢铁来支撑,还有新的火炮,手榴弹

这种新的武器装备各卫军队的府兵。

不止如此。

在大唐各卫军队的府兵们在进行军事改革,重新调整规划。

大唐的城池也需要进行新的布置。

尤其是大唐的主要大城的城池,长安城,洛阳城.

这些城池上将配备用来守城的火炮。

为了安全。

这些城池上的火炮还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对火炮的攻击范围进行限制,让城墙上的火炮不能调转炮口攻击城内,只能攻击城外。

不加以限制。

长安城上的火炮要是被有心人利用,将火炮调转炮口,很可能就会对皇宫造成威胁,危及到皇帝的安危。

如果皇城上的火炮,不加以限制,将会更容易对皇宫造成破坏。

所以。

这就给大唐钢铁商会造成了一些困难,工匠们需要重新设计一种可以安装在长安城上,皇城长,还不会威胁到皇宫的火炮出来。

大唐世界的大唐在李怀安的影响下,悄然间发生着改变。

而李怀安仿佛置身事外一样,没有一点参与感,在答应李丽质帮助李雪雁处理和亲之事后,他并没有直接进宫想办法说服李世民收回这一想法。

更没有拿明朝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刺激李世民这个要跟吐蕃和亲的大唐皇帝。

反而以寿昌郡公府的名义,向居住在鸿胪寺的吐蕃使团递了一张名帖,请住在这里的吐蕃使团使者禄东赞前往鼎香楼喝酒。

“寿昌郡公府的名帖,寿昌郡公想邀请我这个番邦使臣去鼎香楼喝酒?”

禄东赞看着手下送进房间的名贴,有些摸不到头脑,来大唐的长安城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他也没少想要跟大唐在长安城的勋贵们接触,但是每一次都被拒之门外了。

今天这是长生天显灵,让大唐的勋贵主动上门来宴请他这个吐蕃使臣。

还是这位在大唐勋贵中被誉为最独,也最神秘的寿昌郡公。

作为吐蕃出使大唐的带队使臣,在出使大唐前,他就有通过吐蕃在大唐的密探,商人,对大唐的高层进行过调查和了解。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在大唐的寿昌郡公,更是没少做功课。

奈何。

这位寿昌郡公,就像在大唐勋贵中流传的那样,充满了神秘。

除了能看出来这位寿昌郡公很受大唐皇帝的恩宠,还是大唐皇帝最宠爱的公主的驸马外,打听到的消息,也只有一些关于寿昌郡公建立的商会上的消息。

长安城里有一家让大唐贵女们挥金如土的琉璃阁,就是属于寿昌郡公的产业。

在来到长安城后。

禄东赞还打听到,这位神秘的寿昌郡公不仅开了一家能让长安城贵女们挥金如土的琉璃阁,让波斯商人和胡商得意的琉璃成为无人问津的东西。

这位寿昌郡公还建立了好几家商会。

如今大唐很多变化,尽皆因为这位寿昌郡公而发生。

“大相,想来是这位大唐的郡公仰慕大相的才智,才给大相送来名贴,想要请大相去鼎香楼赴宴,小人听大唐人说,鼎香楼是长安城最有名的酒楼,在那里吃一顿酒,没有一百两银子都吃不起。”

送名贴的吐蕃使团护卫跟禄东赞说着自己的见解。

“我的才智,在吐蕃还能有所名,但是在大唐不值一提,像我这样聪明人大唐多如牛毛,这寿昌郡公就是一个及其厉害的人,不可能是因为我的才智才会请我赴宴喝酒。”

禄东赞看了一眼自以为智睿的护卫,解释道。

说完,让他不得不在心中感慨,什么时候,吐蕃也能够像大唐一样,可以做到可以随意浪费人才的地步。

“大相说的是。”

吐蕃护卫虽然内心不认同,在他的内心里,始终认为大相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才智的人,是吐蕃的雄鹰,是帮助吐蕃强大起来的智者,是他们吐蕃赞普最依仗的大相。

但是出于对大相的尊敬,让他不敢反对。

禄东赞对于吐蕃护卫的应声姿态,在已经习惯,也不指望一个仆人能够理解他,刚刚的解释,也不过是想对吐蕃护卫的一种教导,想让吐蕃多一些能和大唐人一样聪慧之人,看来是他想多了。

于是。

他便将思绪重新放在名帖上。

“如果吐蕃也有寿昌郡公这样一个人就好了,那样的话,我很愿意将吐蕃的大相之位让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