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寿昌侯府十二花神女婢
第71章寿昌侯府十二花神女婢
匠人每安装完一个院子的窗户。 后面就有几个女婢把抱着的窗帘挂好,然后对房间进行打扫,收拾干净杂物,恢复屋子的干净整洁。
直到所有住人的院子里的窗户更换完毕。
暖房也收尾了。
“侯爷所有窗户全都安装完毕,暖房的玻璃也已经封顶,这暖房不管是玻璃墙,还是屋顶的玻璃,嵌槽的里外边缘都用兽皮做了软包,还加了一层软木,涂抹了漆胶,这样既可以给玻璃做缓冲,也可以起到密封防雨的作用。”
吴大用站在暖房内,指着暖房木墙柱的边缘,已经用二指宽的木条封装好的地方,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玻璃和木条之间有一层兽皮和一层软木。
李怀安看了一眼,很满意,可以说,吴大用这些工匠真的是考虑周到。
“不错,老吴头你们用心了。”
“哈哈哈给侯爷干活,我们怎么敢马虎,那不是打我们的脸呢吗,外面那些普通主顾我们都不会随便糊弄,在侯爷这里,那更是要万分细心了。”
“再说了,侯爷弄的这些东西,也是新鲜物件,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以免出了差错,万一侯爷以后要是也在长安城卖这种玻璃,我们这也算是积攒工作经验了不是。”
能得到李怀安的认可,吴大用也很是高兴,就像是得到了师父的夸奖一样。
李怀安闻言,直接打消了吴大用对这些窗户用的玻璃的想法。
“这种玻璃,你就不要想了,至少我暂时还不会往外卖,最多以后要是有亲近之人想要,我也愿意,我自会吩咐你带着人给人家安装这么一个玻璃暖房。”
在长安城出售这种玻璃,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让‘琉璃阁’的生意一落千丈,卖这种玻璃,明显会拉低琉璃阁的格调。
这种事情,他才不会干。
哪怕是将玻璃暖房的价格定的奇高,一座玻璃暖房百万两黄金。
“那也行,能让侯爷愿意的,那一定都是贵人。”
吴大用对于能不能接到大量安装玻璃暖房的活计,倒也不纠结,反正没有玻璃暖房的活计,他手下的这些匠人队伍在长安城还有普通的建筑活计做。
除了这些建筑活计。
老吴记铺子还有家具。
更是在侯爷的授意下,老吴记铺子又扩展了新的业务,不仅在做家具,还新开了一家老吴记铁器铺子。
与老吴记家具铺子,共称老吴记铺子。
等寿昌侯府收工以后。
老吴记铁器铺子就要正式开炉,趁着冬天来临,他们这些匠人中的铁匠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打造铁炉子上,将提前储备的铁料做成一个个烧煤的铁炉子,烟筒,配合侯爷的煤业商会在冬天的暖炉计划。
所以即使没有玻璃暖房的活计。
吴大用他们这些匠人在整个冬天也会很忙,照样不得闲,木匠制作家具,铁匠更是在连轴转的打铁。
至于泥瓦匠?
更是不会闲着,全都在长安城走街串巷给人盘火炕。
这段时间因为天气越来越冷,长安城百姓从最初不是很认同火炕,到现在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始请老吴记铺子的泥瓦匠去家里盘火炕。
实在是,这火炕太方便了。
不仅能取暖,还能做饭。
最主要的是,今年的冬天,长安百姓睡觉的时候,再也不用挨冻,可以睡在暖烘烘的火炕上过冬。
其实。
对于长安百姓喜欢火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火炕烧的是木柴,不是木炭,这无形中就让长安城里那些穷苦百姓省了很多钱,冬天不用过多的为家里买取暖的木炭了。
只要多买一些比木炭更便宜的木柴就可以了。
省钱。
才是让长安城里的百姓如此喜欢火炕的原因。
还能过冬取暖,烧火做饭。
就让长安城里的百姓更喜欢了。
一时间,在大唐贞观六年的冬天,多了一样新的风景,让老吴记铺子的泥瓦匠成为了长安城最亮的仔,成为百姓们家里最欢迎的人。
很多老吴记铺子的泥瓦匠被请去盘炕,都会被主家热情款待,拿出家里最好的吃食招待。
然后长安城里的百姓,把火炕跟城外村子里的亲戚一炫耀。
这些长安城周边村子的百姓知道后,那就更不得了了。
长安城里的百姓还需要购买木柴烧,生活在城外村子的百姓,可不用花钱买木柴,木柴都是他们运到城里拿来换钱的东西,自己想要烧,随时可以上山,周围找树砍,木柴在村子里,随处可见,不值钱。
这样一来。
长安城周边的村子,开始全村出动,就是为了抢一个老吴记铺子的泥瓦匠去村子里盘火炕。
无形中,倒是让老吴记新开的铁器铺子在铁炉子没有开卖前,先多了一笔生意,那就是售卖给火炕搭配的铁锅。
总不能用了老吴记铺子的泥瓦匠,想要买铁锅,还跑去其他铺子买?
大唐百姓还没有这么不通情达理。
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