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物流基地动工
老何这人不讲究排场,就算是林墨池招待他蹲在路边吃饭都行。二人一路聊着各种生意经,车子徐徐接近长丰乡。
“老何,我们一路开过来,你感觉怎么样?”林墨池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老何手里拿着一份地图认真的端详,“你选的这个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北临中江,适合船运,能够有效辐射长三角,还能覆盖大江沿岸省份。西面就是金陵,南面通往平江和浙省,与粤省的道路畅通无阻。最让我开心的一点是,东面就是出海口,这对开拓北方市场很有帮助呀。卡车运输的成本太高了,还是海运要方便一些,就是时间慢了一点。”
“这个地方我早就看好了,如果把周转仓储中心设在这里,你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家电的销售周期很长,开拓北方市场不在乎海运那点时间。围绕这里也可以顺便招商,快速开拓长三角。大家提货方面,不用跑到粤省去。”
“没错,我一直很头疼江北和内地市场,可惜你这种经销商太少啦。要不然,你把长三角所有省份一起代理算啦?”老何眯着眼睛问道。
“老何,你不老实啊!我跟你推心置腹,你跟我玩试探?”林墨池笑骂一句。
“哈哈哈!开玩笑啦,不要放在心上。”老何脸色黝黑,看不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老何对林墨池在江南省的销售很满意,但是不等于把整个长三角拱手相让。
店大欺客,反过来也成立。
老何这么聪明,不可能受制于人。
谭乡长早就接到通知,带着焦学义等在公路边。
拉达轿车缓缓停在路边,谭乡长赶紧过来开车门。
“兄弟,路上耽搁了吧?让我们好等啊。”
“火车晚点,没办法,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林墨池笑着给几人相互引荐。
谭乡长倒是异常热情,焦学义反复打量着老何,总感觉这就是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农民啊。
老何低调惯了,也不在乎焦学义的目光,在谭乡长的引领下,几人登上侧面的山头。
谭乡长指着下方的山坳,“墨池,何老板,你们看!这就是我们选的地方。周边没有任何耕地和经济作物,方便后期扩建。门前就是一条土路,直接连到国道上,距离不超过1公里。”
老何手搭凉棚聚拢视线认真的看着,好半天才话说,“墨池啊,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你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啊。”
前期的两通一平已经完成,光秃秃地面看起来格外显眼。
“这可是我心中一块重要版图,何老板给点建议吧?”林墨池笑吟吟的问道。
“呵呵,你都已经安排好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这样吧,门前这条路归我啦,这里是我们共同的物流基地,不能让你一个人花钱啦,我也是股东来的。”
“跟你谈生意就是简单,走吧,下去认真看看我们的基地。要是没问题,咱们就把协议签了。”林墨池终于长出一口气。
焦学义跟在身后都听傻了。
这就完了?几十上百万的生意,看一眼就敲定了?
林墨池一直跟谭乡长保持沟通,知道内情,不算意外。
老何初次到访就拍板了,大生意都是在山头上谈的?
不怪焦学义感到吃惊,因为谭乡长也惊得合不拢嘴巴。
林墨池这段日子一直跟老何打电话,多次邀请他来江南考察市场,就是为了这个中转物流基地。
只要这个项目快速落地,所有东西都可以收一点过手钱,又是日进斗金,躺着赚钱的项目。
想要挤垮唐广瑞,必须积累足够的资金和人脉。
既然得罪了老袁和孙宏光,那就拉拢老何啊。
剩下的事情,变得很容易。
老何这人做事异常果决,很快签订协议。
股份方面,焦学义出任仓储物流基地的法人,占股1%,芸佳妍51%,老何48%。
顾和平出任总经理,老何派驻财务人员。
前期平整土地的资金是林墨池的,老何额外投了一笔钱用于修路,把物流基地直接连接国道。
长丰乡这边再次迎来了腾飞的机会,各种土石工程纷纷开动。
当天晚上,老何推脱不过只能在林墨池家里过夜,第二天早早的就赶往金陵回粤省。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畅,也多亏林墨池谨守做生意的底线——永远不欠别人钱。
信誉才是合作的基础。
老何走后,林墨池第一时间拿着协议书来到陆老家中。
“老爷子,您给把把关,看看我这事做的对不对?”林墨池毕恭毕敬的递过一沓协议书。
陆老翻起眼皮瞄了他一眼,“小林啊,协议你都签了,现在拿给我看是什么意思?”
“我就猜到瞒不过您的法眼。”林墨池也不吝啬恭维的话,“是这样的,这个项目对于搞活中江,乃至江南省经济很重要,我可是把全部身家都押上了。您也知道,副食品厂被人抄了后路,我心里”
林墨池露出一个苦涩的表情,陆老紧跟着就是一声冷哼。
“哼!这怪谁呀,还不是怪你自己!为什么不提前过来跟我说一声?小孙是小袁派过来的人,总要给我几分薄面吧?”
陆老是当兵出身,绝对正义感十足,略一思考就知道这件事是孙宏光的问题。
“我跟您实话说了吧,副食品厂利润不好,我自己也很难受,给就给了吧。在唐厂长手里,没准儿搞得更好。不过这个项目,您看”
林墨池越是说得满不在乎,陆老越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