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成乞
夜深,风起,天儿凉,胖子蹲在墙角,自个抱着双肩瑟瑟发抖。以前胖子能到处蹭吃蹭喝,那是大伙都是一个地儿的人,街邻四坊的,自然就亲切些。现在可不一样啦,背井离乡的,人生地不熟,这一身穿着又着实寒碜,不受人待见,这可不~想进酒肆里蹭几口酒,都被店伙计挡了出来。
胖子身无分文的,也没法儿住店,唇干舌燥,又饿又渴,也无处可去,只能在街角旮旯受冷风吹。
到了夜里,气温降下来,墙壁都渐渐散尽了热量,也变得冰凉起来,胖子窝在墙角,只觉腰背渐寒,不禁浑身一激灵,打了个喷嚏。光是下半身裹着这一圈“超短裙”,实在是没有御寒的功效。
胖子一手揉着肚子,一手扶着墙站起来,空有一身脂肪,却无多余力量,一身肥肉反成累赘,只能忍饥挨饿,勉强缓步,往僻远之处去了。
既然此地有集市,那么附近就必有不少小镇村落。胖子要是有钱,就在热闹街市吃喝玩乐了,但是现在没钱,就只能往乡下去。
这么说您可能不大明白——胖子没钱,想讨一口吃的,不是正应该在热闹街市找有钱人么?怎么反而入乡去找穷人去啦?
这件事是这样的:越有钱的人,似乎戒备之心就越强。举个栗子,你看嚯,你开豪车,我拦你车,你可能会以为我想碰瓷;你住豪宅,你不认识我,你敢把我往家里请?不怕我偷东西?但如果你只是一位蹬三轮捡破烂的,那以上疑虑就全不须要了。
人性往往便是如此奇妙有趣,“钱财乃身外之物”,这话一般是在吹牛胡侃的时候用的,真正不在乎钱财的,只有穷人,因为他压根就没钱啊,有啥可在乎的?
所以你找一个穷人讨一碗水、一口饭,很容易,即便他身上没钱,他也可以直接领你去他家里吃个痛快——他除了一顿饭、一碗水,也实在没别的能给你的啦,他有什么好担忧的?反而越富贵的人家,越会拎着扫帚驱赶乞丐。
胖子还算是个明白人,想蹭吃蹭喝被店伙计赶出来后,就知道这闹市上混不得了,决计往乡下去觅食,顺便讨一件正经衣服。
所幸月朗星稀,还能看得清路,天气也不错,没有下雨,算是给足胖子面子了。胖子走了一会儿,到这个地方,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城乡交汇处——夜深了,进村容易被狗咬。
胖子便停留在城乡交汇之处,离开了闹市,可也没往村子里去。您想呀,三更半夜了,进村去敲人家的门讨饭吃?那不是欠揍么!还不如就等在此地,天蒙蒙亮,赶早市的农民必要由此路过,到时再向人讨一口吃食便是。
除了耐心等待天亮,现下也没别的办法了,趁着没人,胖子解开了“迷你裙”,铺开了,当个小被子盖着,就在树底下歇着。
有事则长,无事则短。一夜无事,天就泛白了。胖子饥渴难耐,单薄的轻纱小被子也完全不起作用,自是睡不了好觉,一直是半睡半醒。天刚蒙蒙亮,胖子就赶紧把小被子又改成了小裤衩,穿好了,缩着肩膀在这儿等着。
不多时,便有三五结伴进城赶集的农民路过。胖子如愿得了些吃的喝的。至于穿的,却还是没有。讨些吃的喝的倒是容易,但是不能叫人扒了身上的衣服给你呐!
还别说,赶早市的人还挺多,来一批人,胖子就吃一顿,来一批,又吃一顿,吃了这么几顿后,也就饱了。太阳跳上山后,天儿也暖和起来了,胖子伸懒腰打了个饱嗝,觉得舒坦了许多。
低头看看自己的“迷你裙”,还是犯愁……不仅如此,眼下令他更为烦恼之事是,怎么回家?没衣服穿也行,裸奔也行,关键是怎样才能回家呢?如此遥远的距离,靠自己双脚……那不可能,走到脚断了也走不到家呀!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真的是万万不能啊。有钱就好办啦,想买几匹马就买几匹马,想坐哪艘船就上哪艘船,想上哪儿去都行,巧了,胖子身无分文……
胖子想起自己离开时的身姿,哼,真特么潇洒,车上的钱散落一地,我竟然一分钱都没拿就跑了!我怕不是个大傻子吧?
世上总有好心人,逢人便讨一碗饭吃,总也饿不死。但胖子想回家呀,想回家呀!
胖子思来想去,讨饭吃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还要讨钱,起码攒够回家的路费。胖子拍拍胸膛,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目光长远,但是要从基层做起,决定了!我先当个小乞丐!
思量已定,趁着自己刚吃饱有劲儿,胖子远远跟在赶集的人们后边,往闹市去了。
北宋的乞丐,不入流,但也不丢脸。北宋为流浪乞讨者提供粮食以及居所,这是个相当神奇的朝代,其福利救济制度跟现代社会相比也并不落后。所以在北宋当乞丐,不容易挨打。
话不多说,胖子正式进入乞丐行业。乞丐他又不是没见过,更何况他现在穿这一身“超短裙”,还需要装作乞丐吗?他看起来就是个实打实的乞丐啊!
那会儿的客气话咱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反正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大爷您行行好,赏点碎银”,管人讨些零钱呗。没有说张口就叫人先拿个十万八万来的,那特么不是乞丐,是抢银行的!人家给五毛就五毛,八毛就八毛呗。
胖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东市走到西街,沿路乞讨,把热闹的地方都转了个遍。
一天下来,胖子吃得挺饱,也换上了一身正常的衣服。回家的路费……却还差得很多。他毕竟是当乞丐的,他不是抢劫的,当然是人家给什么他就收什么。
列位您就想吧,咱看见有人没饭吃、没衣穿,给盒饭、给衣服,咱还是很乐意的。结果那人说他还需要两百块钱路费,咱就很难不怀疑他是个骗子。
总的来说,胖子现在是不愁吃喝了,只是筹不到回家的路费。他真不是骗子,句句属实,但给不给钱,是人家说了算,不挨打就不错了,还能奢望管人家拿多少钱?
苦干一天下来,数了数,也不过三十四文钱,按这个进度,想回家,估计要干一年。而且这笔账不能这么算——今儿人家给你钱了,明儿你再去,人家就真认定你是骗子,就不肯再给钱了,讨到的钱不会多,只会越来越少。
胖子翻来摆去,瞅着这几十枚文钱,哎哟……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此刻方知何为“归心似箭”呐,有家不能回的滋味,谁试过谁知道,不必多言矣!
胖子当初的想法很美好:沿街挨家挨户去收钱,一人凑一点,就够他回家的路费了。只是他弄错了一点,他是乞丐,不是收保护费的。
有句话叫善财难舍。我有钱,我一顿饭吃三千块钱,我乐意;你又不认识我,你从这儿过,说你没钱打车,伸手就找我要十块钱,凭什么?老子就不给你!滚!
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人家腰缠万贯,那是人家的能耐,愿不愿意施舍,那还得看人家的心情。乞丐这一行,也不是那么好混的。胖子一天能讨来三十文钱,那还算是他嘴甜会说话了,说话令人不爱听的,便是一文钱也讨不到。
胖子思忖良久,决定转移战地,换下一个地方,继续向南,朝家乡的方向去。怎么也算有点儿心理安慰——我离家又近了一些。
而且胖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既然多次讨钱易被人当成骗子,那我便只讨一回!
胖子给自己立了规矩,这一路上,无论何人,不管多有钱,管人讨钱,仅一回,绝无二次,而且呢,每次只讨一文钱。
特别规定了一文钱是为什么呢?胖子当这一天乞丐,有所经历与体会——跟人家说“您看着给”、“您随意”,显得自己一个当乞丐的反而跟大爷似的,甚是不妥,不如就定下一个明确的小数目,显得更加诚恳些。
您各位没当过乞丐,可能也没什么体会。我举个栗子吧,比如我小时候找我妈拿钱买零食,我妈问“要多少钱”,我说“您看着给”、“您随意”,我妈就说吃零食不健康,一分钱都不给我,但如果我说“妈,我要一毛钱”,我妈就不管健不健康的问题,先把那一毛钱给我了。
明白了吧亲?关于金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预估的数目。你让她“看着给”、“随意”,她就想,哦,五十?还是一百?你一说“我只要一毛钱”,她就——嗨,一毛钱也叫钱?拿去拿去!给你给你!
一毛钱能干嘛?还不够买一包干脆面呢!不过,攒十天,就能买一包了呀!
我很庆幸,胖子的想法跟本文伟大的作者是一样的。
小胖子他拿一文钱够干嘛?买几粒花生米下酒?不过胖子只要一路上坚持,一文钱,又一文钱,攒起来,成了一吊钱,又一吊钱,他就能买票回家了呀!
易讨得的一文钱,和大概率讨不到钱,选哪个?当然是选一文钱,积少成多,总也有个盼头,怎么也比讨不到钱来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