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大胆计划 - 大明皇太孙 - 双刀火鸡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皇太孙 >

第434章大胆计划

驻守在甘州五卫的第八军里可不止高迎祥、李自成俩人,还有一个陕西人也在这里厮混,相比与高、李二人如今的风光显赫,他的他运气就不太好了。这个人就是张献忠。

他跟高迎祥、李自成都是陕西人,跟高迎祥都是延安府同乡,跟李自成生日只差了三天,两人今年都是25岁。

他的运气是三个人里最差的,他从小聪明倔强,跟他爹做生意卖红枣小赚了一点,他爹用赚来的钱把他送进官府当捕快。

因犯了事被革职了,爷俩这些年卖枣的钱都没了,他爹惊闻噩耗,眼睛一闭过去了。

后来他在延安府晃悠了几年,他既没有高迎祥贩马的本钱,也不像李自成那样早早就成了家,做了几年社会闲散人员后,他参军了。

又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他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是,原本的死罪变成了100军棍除名。

军队的待遇提升后,他又想参军了,可陕西军队已经容不下他了,就来到了相对混乱的甘州五卫。

他来的比李自成还早,但他身边没有仰仗他的乡党,也没有觉得他面相奇特的大官,好几次与土默特人擦肩而过,都没能找机会立功,所以到现在他还是个小小的马倌。

要是继续发展,三大反王在军队里混个十年二十年,就能成为高级军官。

命运无常,他们敬爱的军长杨肇基杨老大人死了,来接替杨老大人的是一个叫何可纲的家伙,他刚来就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以第八军之军力,联合和硕特部,主动出击土默特,就算不能消灭土默特部,但至少能让他臣服。

和硕特部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和硕特人去跟沙俄当邻居了,一部分到了天山,还有一部分在青海这边。

何可纲要联合的就是青海这边的和硕特人,这部分人也是三部分里实力最强的,由拜巴噶斯统领的和硕特主力。

明军要消灭经常搞事的土默特部,和硕特人要得到一处驻牧地,双方的挡路石都是土默特人,存在合作的可能。

为此,何可纲制定了他一个计划,土默特部主力聚集在青海湖西南方,第八军团会尽量靠近土默特部主力,同一时间,和硕特骑兵对土默特人发动攻击。

双方一前一后的夹击土默特部。

一旦成功,土默特部族人必将四散逃窜,再无力骚扰大明,大明的实际控制区就能扩展到青海湖边,至于想取代土默特部的和硕特人,那就要看战后双方商量的怎么样,并且有没有人打算翻脸,再决定了。

何可纲的计划不可谓不大胆,土默特人卑鄙贪婪,和硕特人就是良善之辈么?这明显是与虎谋皮。

计划报到兵部,兵部自然驳回,但军长级的计划书即便是驳回,也要让皇上看一遍,朱由检看完一遍就同意了。

他既然把一个军交给何可纲,那就要相信他,何可纲出身辽东,此人是个“廉勇善抚士卒”的智将,他不太可能提出一个把握不大的计划。

况且要是真能打服土默特人,即便是只有三成把握,也是值得一试的。

计划通过,按照何可纲的部署,各部队分头行动了。

何可纲将部队分成了两个部分,作为主力的三个师连续几天乘着夜色分批从原先的营地秘密移动到了靠近青海湖附近的林中隐蔽驻扎。

这些部队一路上都与沙河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成功避免了被对岸的臀模特注意到自己的行动。

同时在原先的防区内留下了一个师,以全军6万人的规模生火做饭和点灯夜巡,麻痹和牵制附近的土默特人,自己带着剩下的一个师团居中随时策应。。计划是好的,可实施起来就出问题了。

刚转移了两个师,就被土默特人发现了,土默特人调集大军,结好阵型,还把重骑兵弄来了一些。

土默特人明显畏惧明军战力,发现明军主力集结后,也没主动发动进攻,而是也召集部众过来,在明军对面聚集防御。

他们甚至还把部落里数量不多的重骑兵都调来了,也就200多人,他们把重骑兵部署在最前面组成一道屏障,每个重骑兵之间相距30米,重骑兵后面是步兵阵线,每个方阵大约30米宽,排列在重骑兵之间的空隙位置。。

重骑兵和步兵阵线后面是骑兵,何可纲志在后发制人,可对面以重骑兵和步兵组成的一线俨然铁板一块,明显也是守势,那么要如何迫使对方先攻呢。

土默特人和大多数游牧民族一样,性格勇猛、好战,但士气不能持久;纪律差,缺乏全局观念,指挥系统控制力低下,易盲从。。

何可纲很快有了主意,不多时,土默特人们就看见西侧两千的明军轻骑兵中的一半突然前进。他们没看见的是处于步兵阵列后方的一千铁甲骑兵也向西侧移动,进入攻击位置。

这些骑兵按照何可纲的命令,下马牵着坐骑经过步兵和剩余的一千轻骑兵的阵列的后方,如林的人群完全遮挡了土默特人的视线。

明军轻骑兵冲到距离敌阵100多米的地方展开队形,向土默特人倾斜箭雨,土默特左翼的步兵短短几分钟之内遭到数万支箭的攒射,却因为他们那些简陋的自制猎弓的射程完全够不到对方而毫无还手之力,眼见自己的步兵伤亡渐增,阵形开始散乱。

土默特人的反应很快,后方的骑兵去驱散这些明军轻骑兵。然而这些骑着战马的土默特勇士们刚刚接近目标就被突然杀出的铁甲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很快溃败,慌乱地逃向重骑兵寻求保护,而为了接应他们,土默特部的重骑兵们驱使各自的座骑迎上去阻击追来的明军铁甲骑。

不多时,土默特人指挥系统控制力低下,易盲从的弱点显露无疑,随着侧翼重骑兵的动作,整个土默特阵列全部动了起来,一场局部的反冲锋竟一下子演变成了不受控制的全面进攻。

看着自己乱成一锅粥似的开始冲锋的军队,土默特部的汗王一时间竟完全束手无策了。

重骑兵战马体力消耗的很快,骑士们跑了一阵就不得不停下,他们一慢下来,随行的步兵们则蜂拥着冲上去。

迎接他们的则是明军弓箭手们射来了密集的箭雨。由于距离的原因,对于皮糙肉厚又披有装甲的重骑兵来说,这根本就和挠痒痒没区别,可对于那些衣甲简陋,甚至很多上身打着赤膊的土默特人来说却是苦不勘言。

随着一阵阵箭雨的袭来,不时有人惨叫着中箭倒地:或被命中要害很快断气,或身中数箭伤势严重淹淹一息,或带着不重的箭伤连滚带爬的寻找掩护。

明军强在武器装备与纪律,土默特人强在斗志。

这两种性格的军队碰撞在一起,孰强孰弱并不好说。

土默特人发现这点后,将己方骑兵化整为零,以小股骑兵绕到明军后放,明军骑兵的反应虽然也很快,但还是有小股土默特人冲过他们的封锁线,来到步兵后方。

后军多为辅兵,在战兵坚持不住的时候,辅兵才会上去分担压力,换而言之,也就是弱旅。

张献忠身为马倌也在后军中,当土默特人纵马杀到时,后军立刻出现混乱,张献忠弃了弓箭,从身边一个乱兵手里夺来一把长矛。

离他最近的土默特骑士,借着战马前冲的势头用马刀削下一个乱兵的头颅,张献忠瞅准机会就刺了过去,他这人从小就胆大,跟人打架时,经常一个打好几个。

天生的胆大性格让他面对野蛮的土默特人时,也毫无畏惧,一矛刺了过去。

锋利的金属矛头狠狠扎进战马脖颈中,战马疼的咴儿一声,不顾一切的往前冲去,马背上的骑士毫无防备,下意识抓住缰绳,战马肆意冲撞,马背上的人只有紧紧抓着缰绳才能不被甩下去。

可在乱军中乱跑,他的命运只会死路一条。

送走一个敌人,张献忠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到一个明军骑兵朝他冲来,对着他掷出长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