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上朝时
顾惊鸿已经做好明日跟朝臣唇枪舌战的准备了,因为凤慕予实在是太年轻了,坐上刑部尚书的位置,肯定会让人眼红。其实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要得到顾惊鸿的赏识呢,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做上高官。
凤慕予不知道,她以为,大楚的气氛一直都是同其余两国不一样的,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风雨。
不一样,能不一样到哪里去?
上朝的时候到了。丞相因为一直在宫中,还是顾惊鸿想的周到,让人送了官服来,清早,就在御书房,两个人说着什么了。
后来丞相先走一步,同凤慕予一起去了大殿。
“殿下,你要任尚书了?”丞相也是刚刚听顾惊鸿说起。顾惊鸿晚上告诉凤慕予让她准备任刑部尚书的时候,丞相可不在场。
凤慕予无奈的笑着:“还不是母皇坚持,想要锻炼我,不然的话……”她也不想任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这个位置相当重要,凤慕予宁可去挖白国的墙角,把刑部尚书,刑尚书拉来。
那样难度还小点。
丞相哈哈一笑,融了冰冷:“说实话,太子殿下你对自己太没有信心了。”
“陛下向来识人清楚,若不是殿下你有这份能力,她说什么也不会将你提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上。”
凤慕予浅浅一笑,并没有接着丞相的话说下去。
凤慕予当然是知道,丞相说的话没错。顾惊鸿为帝王,怎么会任性?崇贤帝不顾一切,顾惊鸿都不会。
殿中,百官正在交头接耳,顾惊鸿还需要一点时间才会来。
凤慕予坐在阶上,淡定的看着下面百官。身为太子,不管什么职位,都是要在阶上的。当然,是已经做出了成绩,地位已经无法撼动的太子。
顾惊鸿来了。
神色有点疲惫,但是威严依旧。
行过大礼:“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丞相向前一步:“陛下,前刑部尚书因意图刺杀陛下一事入狱,现刑部尚书一职空缺若久怕是不妥。”
顾惊鸿想了想:“空缺若久,确实不妥。”
“顾慕予。”因为还没有给凤慕予改名,顾惊鸿就直接换了姓,一直这么喊了三年多,“何在。”
“臣在。”凤慕予知道顾惊鸿是想把自己放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上了,也没有紧张,从容应道。
“朕命你领刑部,为尚书,可有信心?”不出所料,顾惊鸿还是选择了让凤慕予做刑部尚书。
顾惊鸿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女儿做刑部尚书,是绰绰有余的。就算现在登上帝位,也只是有些许缺点罢了。
都是可以弥补的。
凤慕予躬身:“臣领命。”
“众爱卿可有异议?”顾惊鸿视线在百官脸上一一扫过,藏着锐利。
满朝忠贤,本是不大可能,因为总有那么几个居心叵测,一心祸乱天下的,但是在顾惊鸿数十年的努力下,距离满朝忠贤,已是不远了。
“臣反对。”吏部尚书站出来了,很是认真,“太子殿下年纪尚小,刑部尚书乃要职,望陛下三思后行。”
魏之文也在朝上,她是在凤慕予回到大楚以后就回京城任职了。顾惊鸿已经等了魏之文很长一段时间了。
魏之文现在人微言轻,虽得圣宠,但是也无法反驳吏部尚书的。
吏部尚书掌官吏,顾惊鸿不经过吏部尚书,就任命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是有权反对顾惊鸿的决定的。
谁让吏部尚书不太清楚凤慕予的能力,不知道她能否胜任。这也算一位足够称职的尚书了。
凤慕予淡淡的:“胡尚书是因我年纪尚小,年纪小自然是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才有异议?”
胡尚书怡然不惧:“臣是如此认为。”
顾惊鸿自然没有不悦,因为她知道自己说出来定然会有人反对,所以就问:“不知道胡爱卿认为谁可胜任?”
胡尚书恭敬说着:“刑部侍郎刑部任职已久,并且对刑部事务了然于胸,臣以为侍郎可胜任尚书一职。”
吏部对于平常其余官吏,都有记录,上有平常事情,从中可以看出来,哪位官员应该升或降。
半年一迁一贬,多数都要靠吏部的官员记录。因责任重大,吏部最为廉洁,胡尚书也是有名的两袖清风。
家产不过一万,从未因公谋私。
刑部侍郎立刻拒绝了:“臣能力不足以胜任尚书一职,甘愿为太子殿下做左右,助太子为尚书,请胡尚书收回前言。”
凤慕予无语。
怎么这世上还有把升迁机会推出去的?胡尚书也有点傻眼。她不知道刑部侍郎到底是发什么神经,居然自己把升迁机会往外推。
丞相拱手:“臣以为太子殿下可暂代尚书一职一年,后提拔侍郎至尚书位。”
丞相都发话了,胡尚书就沉默了。她总不能说,丞相识人不清,奉承太子吧?
丞相年不过三十出头,未来前程光明无忧,本人也是铁面无私,廉洁公正,并不会因为凤慕予是太子就鼎力相助。
大楚以贤选人,以德选人,再次才是以能。胡尚书心中清楚,自然不会再做反对。
也是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顾惊鸿才想到把太子殿下放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去。
此刻若是正常流程,怎么也应当是从军中开始,再到六部,这次怎的……
隐隐约约,在站的人都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氛。看向顾惊鸿,也感觉有点陌生。